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应对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09
/ 2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应对策略

黄玉婷

  云浮市食品药品检验所   广东省云浮市  527300

摘要:我国当前药品种类呈现多样化发展态势,市场中的药品种类繁多、规模庞大,必须要保证药品在临床使用中的安全。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作为负责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重点机构,必须要展现出较强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能力,巩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成果,进一步提高监测报告质量、降低报告漏报率,高质量完成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和上报工作任务,形成信息网,为药品的安全使用打下坚实的基础。基于此,文章简要分析了当前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存在的问题,探究了几点应对上述监测工作问题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监测质量;问题应对

引言

  做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是保障用药安全的重要措施,为此,我国各地市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正承担着较为繁重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压力,也对药品不良反应监测能力提出了诸多新要求。尽管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已经针对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管理体系,在具体的药品不良反应工作中也已经做出了较多成绩,但需要注意的是,当前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仍然存在较多不合理的问题,这会严重影响到药品不良反应监测质量。为此,必须要逐步优化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问题,旨在保障人民群众的用药安全。

一、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中存在问题

目前,我国临床医学上应用的药品安全性很高,通常情况下不会出现药品安全性事故,但并非绝对不会出现药品不良反应,由于每个人对于药物的耐受性不同,再加上病情的差异性以及用药方式的不合理,有可能在临床上引起药品不良反应。虽然,在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中明确要求医疗机构应当及时上报相关情况,但由于不少民众对于药品不良反应的相关了解不够多,往往在用药过程中明明已经出现了药品不良反应却不知晓,没有及时进行相关报告。此外,部分医疗机构认为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流程过于繁杂,后续涉及的问题也比较多,因此,大多会采取不上报的处理措施。

(二)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宣传力度有待提高

从当前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实际情况来看,广大民众、医疗机构对于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相关知识掌握不够全面。很多民众在使用药物后出现了药品不良反应却不重视,没有掌握安全用药的方式方法,即使遇到了药品不良反应也不知道应该如何进行报告。此外,医疗机构对于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和报告也不够重视,尤其是在面临一些程度较轻的药品不良反应,更是选择不上报的处理方式。

(三)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人员业务能力不够突出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具有常态化、复杂化的工作特征,对于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但目前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量较大、工作难度较高,再加上高水平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人员数量不足,监测人员队伍组成不稳定,使得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正在面临较大困境和挑战。此外,很多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不足,研究分析能力有待加强,难以适应高强度的工作环境,难以对药品不良反应的相关数据信息进行深度分析,这样便有可能影响到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质量。

(四)存在瞒报、漏报、重复申报的情况

不少医疗机构并未严格遵守药品不良反应监测规章制度,尤其是很多落后偏远地区的医疗机构,以及部分民营医疗机构,在临床上出现药品不良反应后为了避免引起医疗纠纷,往往会采取瞒报的处理方式,这样便会对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造成诸多不利影响。

漏报问题也是目前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中比较突出的问题。由于目前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信息化建设程度不够高,在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中经常会由于人为主观因素带来的不利影响,比如,药品不良反应数据信息记录不及时、不完整。再加上很多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人员由于疏忽大意,导致药品不良反应情况未能及时进行申报,这样也有可能引起不必要的漏报、重复申报等情况[1]

(五)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存在“表象化”问题

目前,绝大多数的药品应用于临床治疗,医疗机构会用到大量的药品,因此,如果药品在实际的疾病治疗中如果出现了不良反应情况,那么,医疗机构便能够很快识别并发现。但不少医疗机构并未主动挖掘药品风险信号,尤其对于新投入临床上的药品、常见药或者使用量较大的药品,没有对这些药品在日常使用中出现异常情况提起重视,未及时主动向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报告情况。简单来说,医疗机构在药品不良反应病例报告、横断面研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药品不良反应病例对照研究等方面存在监测深度不足的情况,如果某些常用药物发生不良反应病例,某些医师认为已经报告过,便不愿意再进行重复申报。而且,医疗机构在落实“院内药品安全性监测”工作方面存在“表面化”现象,没有充分发挥出药品不良反应联合评价和预警机制的作用。

二、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问题的应对策略

(一)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的法律意识薄弱

尽管有关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的法律法规已相当完善,但是由于缺少科普宣传,使得很多医疗机构并不会选择主动完整地报告药品不良反应,这样非常不利于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相关数据信息收集与整理。因此,针对当前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应当逐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的科普宣传,明确任何医疗机构应当及时、主动报告临床医学上的药品不良反应事件,并且提供相关数据信息。如果医疗机构、零售药店或药品制造企业未能及时报告药品不良反应情况,便应当对其采取相应的处罚措施,这样便可以确保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顺利推进。

(二)优化相关单位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制度

很多社会民众、医疗机构、零售药店以及制药企业不主动报告药品不良反应事件,一部分原因是相关法律法规意识淡薄,另一部分原因在于当前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制度不够完善,很多民众和机构单位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意识缺失,对于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不够了解。因此,必须要构建完善合理便捷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制度,确保社会民众可以了解如何正确报告药品不良反应,提高社会民众的安全用药、正确用药知识与技巧。此外,医疗机构、零售药店和药品企业也应当及时报告药品不良反应,市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在收集这些报告数据信息后,便可以展开相应的分析工作,从而在提高药品不良反应上报率的同时,推动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高质量开展[2]

(三)做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信息化建设

当前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创新调整,应当突出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价值。在做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信息化建设时,需要研究开发高效便利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系统,减轻上报人员的工作负担。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数据的信息化传输渠道,确保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等机构能够第一时间获取相关数据信息资料,避免人工记录、传输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数据信息时出现内容错误的情况。而且针对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存在的瞒报、漏报、误报、重复申报等问题,也可以通过信息化建设的方式有效解决,进一步增强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等机构的监测工作能力与质量。

(四)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队伍能力建设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是一项长期性工作,需要长时间保持较高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强度,这就对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队伍的综合能力提出了诸多新要求。为此,应当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队伍的能力建设,提高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与职业素养,严格按照相关规章制度和业务流程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而且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人员的能力建设,还应当突出药理知识、药学知识的教育培训力度,这对于提高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质量有着重要意义。另外,为了提高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质量,还需要定期对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抽检,着重检查监测工作人员是否存在漏报、瞒报等情况[3]

三、结语

在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时,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应当与当地的医疗机构保持比较高的合作与信息交互能力,确保可以及时、准确得到医疗机构药品不良反应数据信息,让医疗机构能够主动完成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从而完成对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此外,还应当做好药品不良反应的信息化监测,逐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内容,明确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重心,更要做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队伍的能力建设,这样才能稳步提升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质量与成效。

参考文献:
[1]杨冬玉.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与预防对策探讨[J]. 养生保健指南,2021(13):59.

[2]汪晓琴.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方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问题及应对策略分析[J].西藏医药,2022,43(01):6-8.

[3]司徒淑贤.分析药剂科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实用医药,2022,17(09):17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