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后疼痛护理的应用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09
/ 2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后疼痛护理的应用研究

刘颖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摘要目的:探讨将疼痛护理应用于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后的效用价值。方法:此次研究共选取200例患儿进行对比实验,经诊断均为先天性心脏病且行手术治疗,采取盲抽方式进行分组,沿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与实施疼痛护理的观察组各100例患者,对两组实际应用效果进行比较。结果:经实验数据表明,观察组患儿术后各时间段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与此同时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患儿术后6、12、24h心率、呼吸频率、平均动脉压等指标相对较优,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而言,疼痛护理的应用不仅能够有效减轻患儿术后疼痛感,更可降低各并发症的发生,保持生命体征的稳定性,为患儿的生命健康提供一定保障。

关键词: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疼痛护理;应用

引言:疼痛是先心病手术后常见反应,其会给患者造成生理不适感,并会使得心理发生较大变化,尤其是小儿,其本身有着较强的敏感性,耐受力较弱,若未能及时展开护理干预,可能会诱发各种并发症,给患儿造成各种不良影响。本文主要探讨了不同护理模式在小儿先心病术后的应用差异表现,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纳入对象均为院内2021年5月~2022年4月收治的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的患儿,研究中需对相关数据展开全面对比,因此为保证数据的真实性与可靠性,还应当随机进行分组,人数保持均等。对照组与观察组男女人数、平均年龄分别为57、43例(6.32±1.95)岁与59、41例(5.97±1.77)岁。所有患儿经诊断均符合手术指征,患者自愿配合此项实验的观察研究;排除交流不畅、具有其他器质性疾病、精神障碍患者。两组患者的临床线性资料相比具有同质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沿用常规护理模式,主要是密切关注患者各指标数据情况,并做好详细记录工作,同时在用药、饮食方面给予指导,对其展开情绪安抚,询问患儿主观感受,在符合标准前提下尽量满足,可采取静脉给药的方式来起到镇静、镇痛的效果,而后为其制定科学合理的饮食结构方案。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疼痛护理干预手段,以此来提高护理的针对性与全面性,切实满足患儿身心发展需求,主要可从以下几方面展开:①疼痛评估,因每位患儿的病情、个人身体素质有着较大差异,对此为保证护理工作的相符性与可行性,还需提前收集患儿各项资料,包括临床症状、既往病史、手术方式等方面,并对患儿的疼痛程度进行评估,将评估所得分值进行整合,以此为基础制定护理方案,确保其能够在保质保量前提下有序开展[1]。②健康宣教,根据临床经验来看,多数患儿及其家属本身对自身病情了解甚微,因处于担忧常会有焦躁不安等负性兴趣,这也会直接降低其依从性,对此护理人员还应当及时为患儿及其家属讲解与病情相关的知识,如手术方式、常见不良反应、相关注意及配合事项,告知术后会有不同程度的疼痛感,以此来提高其认知,但因患儿年龄较小,思维能力相对较为薄弱,以至于可能无法理解,对此来采取故事形式进行讲解,使其能够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各项操作。③环境调整,为减少外界刺激对患儿所造成的影响,还需做好环境干预工作,调整病房温湿度,使其处于较为适宜状态,并定期开窗通风消毒清洁,保持空气流通性,降低感染等问题的发生,同时还需在不影响治疗及各项护理操作前提下将光线调整为较为柔和状态,为患儿提供舒适、安静的环境[2]。④注意力转移及催眠,因疼痛会导致患儿的睡眠质量受到影响,并且还会有抗拒等一系列表现,对于该情况,护理人员可以通过播放动画片、轻音乐、讲故事等方式来帮助其转移注意力,以此来减轻疼痛对患儿所造成的影响。同时还需引导患儿进行呼吸调节,采取催眠的方式来帮助患儿睡眠,根据经验所得,患儿身体的疼痛感不仅仅是由于手术所致,其根本原因还在于环境的干扰,所以还需对其进行安抚,可通过轻拍肢体、抚慰、陪同玩游戏的方式来使其身心放松,年龄较小的幼儿,可以使用安抚奶嘴,从而给予患儿安全感,缓解疼痛。⑤药物干预,疼痛药物的应用还需结合患儿的疼痛情况而定,为其制定科学合理的镇痛方案,对于疼痛难忍的患儿,可在早期给予止痛剂与抗焦虑药物,在ICU时可采取泵入的方式输入镇静剂或麻醉剂,通常转入普通病房时可应用一些对乙酰氨基酚、非类固醇药物,具体结合患儿的年龄情况作出合理选择。在此需注意的是,还需时刻秉承着镇痛药物的使用原则,做好用药时间、剂量的控制工作,避免产生不良反应[3-4]

1.3 观察指标

在患儿手术后在不同时间段对其疼痛程度进行评估,可应用VAS量表,分值在0~10分区间,得分越低说明患儿疼痛程度越轻,反之为重。同时密切监测患儿术后6、12、24小时心率、呼吸频率、平均动脉压等指标变化情况,并做好详细记录工作,以数据表示方便后期对比工作的开展。其次关注患儿临床症状表现,一旦发现异常需及时反馈给医生展开处理,最大程度降低对患儿的影响,而后计算并发症总占比。

1.4 统计学处理

此次研究在统计中所使用的软件为SPSS20.0,其中计量与计数资料分别用(x±s)、[n,(%)]表示,检验时用t、X2,若在对比后,各指标数值有明显的差异,可表示为(P<0.05)。

2 结果

2.1通过评估所得,观察组患儿在术后24h、3d、6d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经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如表格1所示。

1两组患儿术后不同时间段疼痛情况比较n/%),x±s)

组别

n

术后24h

术后3d

术后6d

对照组

100

5.99±1.31

4.48±1.04

3.56±1.28

观察组

100

4.01±1.16

3.12±1.19

2.39±1.02

t

11.593

8.762

5.178

P值

<0.05

<0.05

<0.05

2.2在将两组患儿生命体征指标水平进行整合后可见,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患儿在手6、12、24h心率、呼吸频率、平均动脉压均较优,且处于较为平稳状态,数据之间有一定差异表现(P<0.05)。具体数值见表2。

2两组患儿术后生命体征对比n=100),x±s)

组别

n

对照组

观察组

t

P值

心率(次/分)

术后6h

155.17±14.23

131.43±5.76

7.812

<0.05

术后12h

152.37±12.64

128.55±7.82

10.559

<0.05

术后24h

149.88±9.51

126.01±6.24

6.341

<0.05

呼吸频率(次/分)

术后6h

11.36±1.84

9.58±0.93

9.532

<0.05

术后12h

10.62±1.55

9.31±0.85

7.012

<0.05

术后24h

10.21±1.37

9.02±0.72

4.343

<0.05

平均动脉压(mmHg)

术后6h

28.57±5.31

22.59±2.16

12.716

<0.05

术后12h

30.41±4.88

23.14±2.57

9.322

<0.05

术后24h

31.68±5.19

23.91±2.65

7.359

<0.05

2.3整体来看,两组患儿均发生不同程度并发症,观察组总发生率为5%低于对照组的16%,将其对比后可见差异(P<0.05)。见表3。

3两组患儿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x±s)

组别

n

肺不张

非计划性拔管

感染

总发生率(%)

对照组

100

8

5

3

16(16.00)

观察组

100

2

2

1

5(5.00)

X2

9.953

6.329

4.006

11.789

P值

<0.05

<0.05

<0.05

<0.05

3 讨论

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是常见的一种先天性畸形,是由于心脏及大血管在胎儿时期发育异常引起,出生时就存在的一类心血管畸形,若未能及时展开治疗,可能会导致患儿死亡,当前对于该疾病的病因并未明晰,一般常因遗传或环境因素等综合所致。手术作为先心病的主要治疗方式,预后较好,但由于该疾病有着外侵性特点,常会导致患儿在手术期间出现各种不良临床症状,如心动过速、血压升高、胃肠道反应、疼痛等,而疼痛是最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会直接影响手术效果,对此还需及时展开疼痛护理,以此来减轻患者疼痛感,提高其居住舒适度,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疼痛护理又分为非药物与药物两种方式,基本为健康宣教、情绪安抚、环境干预以及镇痛药物给予等方面,具体实施对策需结合患儿情况而定。

综上所述,对先心病手术患儿展开术后疼痛护理可有效降低疼痛感,保持各指标稳定性,减少并发症发生。具有一定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张雅宁,袁展望.家属参与式护理干预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围术期中的应用观察[J].贵州医药,2023,47(04):655-656.

[2]艾秀玲.可视音乐引导式护理模式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J].当代护士(上旬刊),2022,29(11):138-140.

[3]陈华燕.早期护理干预对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效果及并发症的影响[J].医学理论与实践,2022,35(08):1407-1408.

[4]孙倩,杨巧芳,张媛媛.基于小儿危重病例评分法的预警护理在先心病患儿中的应用[J].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1,43(06):464-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