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护理风险管理在胃肠外科护理管理中应用价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09
/ 2

外科护理风险管理在胃肠外科护理管理中应用价值

雷江艳

绵阳富临医院 621000

摘要:目的:本文探究护理风险管理在胃肠外科护理管理中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本次医学研究的样本数量为40例,研究时间从2021年1月开始,结束于2022年6月。随机将20例患者划分至对照组,其余20例患者则划分至观察组。结果:比较两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比较两组护理质量,比较指标是护理质量,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指标是护理满意度,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护理风险管理应用于胃肠外科护理的管理中,可以有效提升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因此患者的满意度较高,护理效果确切。

关键词:护理风险管理胃肠外科;管理应用

引言

胃肠道肿瘤手术是目前临床首选的治疗方式。患者术后常伴随较多并发症,如吻合口漏、术后出血以及肠梗阻等。为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尽早改善其预后效果还需于围术期执行积极、有效的护理管理措施。常规管理措施因实际工作期间结构层次模糊、护理人员不足、人员工作稳定性较差等,还需不断完善。层级护理管理是新型护理模式,通过仔细辨别管理对象的发展层级,将工作经验有限、工作能力参差不齐的护理人员进行等级分配,制订层级管理措施,实现优化管理。风险管理则不断对护理管理措施分析改进,可保障护理管理内容的有效性、针对性。本研究于胃肠外科护理管理期间落实循环管理、层级护理管理联合干预,评估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本次医学研究的样本数量为40例,研究时间从2021年1月开始,结束于2022年6月。随机将20例患者划分至对照组,其余20例患者则划分至观察组。两组一般资料差异不大(P>0.05),详见表1。

将上述信息录入SPSS26.0软件中,结果为P>0.05,表示数据平衡。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风险管理,具体内容如下:(1)术前主动与患者和家属沟通,充分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压力源,给予针对性安抚和疏导,减轻患者心理压力,并向患者讲解给手术具体流程、注意事项,消除患者的顾虑,使其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积极配合手术;(2)术中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依据手术需要摆放合适体位,并询问患者舒适度,同时严格监测手术室温度和湿度,并准备相关保暖物品,并严格执行医嘱;(3)术后管理。1)环境干预:定时开窗通风并使用空气消毒机,早晚各20~30min,保证病室整洁,为患者提供空气清新、安静舒适的休息环境。2)病情观察:密切观察患者病情、生命体征变化,按医嘱每30~60min测量1次血压、脉搏、呼吸、血氧饱和度,并做好记录;正确统计输液量、引流量、情绪状态等。3)安全管理:于病床上使用护栏,各个引流管妥善固定,以免发生非计划拔管;保持地板清洁干燥,卫生间等区域铺防滑地毯,避免患者因摔倒导致机体创伤加剧。4)沟通交流:积极落实健康教育,指导患者于护理期间保持乐观、积极心态。采取换位思考等方式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从而缓解患者负性情绪,提高依从性,促进自身疾病术后康复。5)鼓励患者术后多运动,指导患者在术后2h进行抬臀练习,每2h练习1次,5~10组/次,在患者可耐受的情况下,可循序渐进的指导其进行背部伸屈、伸展运动,指导其术后24h进行下床活动,进一步促进其胃肠功能恢复。6)镇痛照护。通过采取镇痛泵等恰当镇痛措施进行镇痛照护,使患者能正常进食、运动,镇痛泵使用过程中注意观察管路连接情况、药物输注情况等,在患者反馈镇痛效果欠佳情况下,予以详细分析并作出相应处理。7)饮食照护。在患者意识恢复情况下,取少量温开水,以浸润口腔,1次/h。由主治医生负责,于术后6h行腹部听诊,进食是否恢复需要依据是否闻及肠鸣音,不必等到肛门排气。按照“清流质食物(5%葡萄糖氯化钠溶液,约50mL/次)—流质食物(在进食清流质食物无任何不适情况下改为流质食物,约1000mL/次)—半流质食物—普通饮食”的次序循序渐进恢复饮食,家属与护士共同负责患者饮食情况(进食种类、量等)。

1.3观察指标

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对研究对象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数据采用(±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表示,使用χ2对数据进行校检;P>0.05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比较指标是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见表2。

2.2比较两组护理质量

比较指标是护理质量,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见表3。

2.3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

比较指标是护理满意度,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见表4。

3讨论

胃肠道手术作为一种创伤性手术,可加速患者的蛋白分解,使营养不良情况加重,从而影响患者身体康复,合理有效的营养护理有助于胃肠术后患者肠道形态及功能的早期恢复,对缓解因术后创伤而造成的影响具有积极作用。近年来,随着医学模式的不断更新,大量研究已经证实,护理干预在疾病转归和预后改善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而循证医学的提出也使其不仅在临床治疗方面得到广泛应用,同样在护理方面也取得了不错效果,其以临床实践作为出发点,用于护理工作中,在查阅和搜集的文献资料后,结合专业技能、实际情况及临床经验,总结出可能遇到的重点问题,并制定合理、有效且具有针对性的循证护理方案,以获得最佳护理效果。

有研究指出,胃肠道手术会暂时抑制患者的分泌、蠕动及吸收等生理功能,吻合口周围的肠管也会存在供血不良等情况,因此患者需要经历一段禁食期,这就造成其肠道黏膜细胞的营养不良和代谢障碍,最终致使黏膜细胞出现不同程度的萎缩,加上术前的肠道准备及抗生素的应用,易使肠道菌群失衡、黏膜通透性增加,从而导致肠道生物屏障受损。术后早期进行对患者施以肠内营养护理可为营养供给提供保证,当营养液与肠道黏膜细胞接触后,黏膜血供可得到迅速增加,进一步促进细胞增殖及胃肠功能恢复。D-乳酸作为肠内细菌代谢产物,可在患者胃肠道黏膜通透性增加时趁机进入外周血,但由于人体内无可分解D-乳酸的酶系统,因此检测D-乳酸能够反映肠黏膜的损伤程度。总而言之,风险护理干预可促进对肝胆患者外科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缩短肠鸣、首次排气、排便以及正常进食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降低疼痛评分,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水平,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结束语

综上所述,于胃肠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护理管理期间联合应用层级护理管理、循环管理模式,有利于提升整体护理管理效果,改善患者自我效能感,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对患者后期康复具有理想的促进作用,可提升护理满意度。

参考文献

[1]李华.护理风险管理在普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体会[J].中国卫生产业,2019,16(18):66-67.

[2]栾慧.护理风险管理在普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卫生产业,2019,16(17):37-38.

[3]赵敏芬.风险管理在胃肠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9,27(11):82-83.

[4]李文阳.风险管理在胃肠外科护理管理工作中的应用价值[J].饮食科学,2019(06):49.

[5]臧红英.浅析护理风险管理在普外科护理管理中应用价值[J].家庭医药.就医选药,2018(10):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