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急诊预检分诊流程对脑卒中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12
/ 2

优化急诊预检分诊流程对脑卒中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

李亚萍

陕西省人民医院 急诊内科,陕西西安,710068

摘要:目的:探究优化急诊预检分诊流程对脑卒中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21年1月-2022年12月急诊救治的脑卒中患者300例,并按照奇偶数随机抽取原则将其均分为2组,一组为常规急诊预检分诊的对照组,另一组则为优化急诊预检分诊流程的研究组,观察两组抢救效果,并调查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分诊准确率为99.33%(149/150),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分诊用时、挂号用时、CT检查用时、DNT用时各为(58.52±3.47)s、(12.15±1.36)min、(27.45±3.28)min,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脑卒中患者急诊抢救中,应用优化急诊预检分诊流程可有效提高患者分诊准确率,并缩短患者分诊用时与患者的抢救时间,从而提高患者抢救效果,值得推广。

关键词:脑卒中;优化急诊预检分诊流程;抢救效果

脑卒中作为临床脑血管高发疾病之一,其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给社会和家庭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和精神压力,已成为世界上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1]。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关键是尽快疏通梗死血管,尽早进行静脉溶栓。循证医学已经证实,在发病4.5小时内进行静脉溶栓治疗可以降低中风患者的致残率,并且静脉溶栓治疗高度依赖时间。治疗越早,预期效益越大[2]。因此,如何确保患者能够尽早得到有效的救治,成为了急诊医护人员研究的重要议题。本次研究就选择我院2021年1月-2022年12月急诊救治的脑卒中患者300例,分析了优化急诊预检分诊流程对脑卒中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21年1月-2022年12月急诊救治的脑卒中患者300例。将其按照奇偶数随机抽取原则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150例。对照组中男性、女性各82例、68例,年龄27~78(52.57±7.62)岁;缺血性与出血性各118例、32例。研究组男性、女性各86例、64例,年龄26~79(52.83±7.44)岁;缺血性与出血性各121例、29例。两组基础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常规急诊预检分诊,主要有急诊护理人员对患者的病情病史、症状体征表现等进行评估,再指导患者进行专科分诊治疗。研究组优化急诊预检分诊流程,内容有下:(1)组建急诊分诊小组,建立包含急诊科主任、主治医师、护士长、护士护士等成员组成的急诊护理小组,并且为了确保护理人员分诊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在优化急诊分诊之前,对组员进行统一培训,培训方式包括观看视频、小组讨论、专题教学等,直到所有组员通过考核方可进入分诊工作。(2)优化预检分诊流程。待患者入院后,结合患者病情针对性的开展急诊分诊工作,比如Ⅰ类危险患者。患者的病情危及生命,无脉搏、呼吸和意识障碍,需要气管插管、心肺复苏等紧急措施。SpO2<85%,收缩压<75mmHg,无舒张压。此类患者处于红色区域,应立即送往急诊室进行治疗。Ⅱ类危重患者,危重患者类别。患者容易受到威胁或严重残疾。这些患者处于红色区域,需要在15分钟内进行治疗。Ⅲ类急诊患者,患者在短时间内没有残疾迹象,或没有生命危险,有明确的病史和稳定的生命体征。心率为120至150次/分,呼吸频率>25次/分、SpO2>92%,收缩压为90至180 mmHg。此类患者处于黄色区域,应在30分钟内进行治疗。Ⅳ类急诊患者。患者无急性表现,主诉较少,生命体征正常。此类患者处于绿色区域,在60分钟内接受治疗。

1.3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患者分诊准确率,并观察患者急救时间。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处理数据,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 结果

2.1两组患者分诊准确率

研究组分诊准确率为99.33%(149/150),对照组分诊准确率为95.33%(143/150),两组比较存在差异意义(P=0.0315<0.05,X2=4.6233)。

2.2两组各急救时间比较

研究组患者分诊用时、挂号用时、CT检查用时、DNT用时各为(58.52±3.47)s、(12.15±1.36)min、(27.45±3.28)min,均短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各急救时间比较 (

组别

例数

分诊用时(s)

CT检查用时(min)

DNT用时(min)

研究组

150

58.52±3.47

12.15±1.36

27.45±3.28

对照组

150

149.82±6.89

17.35±2.11

45.84±5.32

t

-

144.9474

25.3700

36.0377

P

-

0.0000

0.0000

0.0000

  1. 讨论

急诊脑卒中患者通常发病迅速,病情严重,风险高。如果分诊错误,将影响患者的后续治疗,并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威胁[3

]。传统的急诊预检和分诊通常由预检护理人员根据经验评估患者是否可以优先治疗。没有明确的分诊标准和完整的分诊工具,因此容易误诊和漏诊,延误严重脑卒中患者的治疗时间[4]。而对急诊预检分诊的优化,可以有效地对患者进行分类,有效改善候诊无序现象[5]。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分诊准确率为99.33%(149/150),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分诊用时、挂号用时、CT检查用时、DNT用时各为(58.52±3.47)s、(12.15±1.36)min、(27.45±3.28)min,均短于对照组(P<0.05)。考虑原因在于,在优化了急诊预分诊后,避免了护士分诊的盲目性,让分诊有依据,提高了护士分分诊的准确性,在短时间内获得有效分流,减少了患者等待时间,使其得到有效治疗,优化后的急诊预诊分诊可以根据科室的实际情况进行安排,避免排队引起的投诉,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6]

综上,在脑卒中患者急诊抢救中,应用优化急诊预检分诊流程可有效提高患者分诊准确率,并缩短患者分诊用时与患者的抢救时间,从而提高患者抢救效果,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李虹.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脑卒中患者抢救效果及满意度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7,(13):1813-1816,1842.

[2]叶虹.人工智能预检分诊系统在急性脑卒中绿色通道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卫生产业,2020,(31):29-31.

[3]杨晓燕.急诊绿色通道管理策略在卒中中心建设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中国卫生产业,2018,(31):33-34.

[4]魏玉辉.预检分诊信息系统结合预挂号新模式在急性脑卒中绿色通道构建中的应用[J].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2018,(3):356-357.

[5]冯雪连.优化急诊预检分诊在患者分诊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民康医学,2020,(3):139-140.

[6]陈卓莲.急性脑卒中在急诊救治中急诊分级分区分诊的应用效果[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9,(11):1727-1730.

作者简介:李亚萍,女,主管护师,研究方向:急诊内科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