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背景下电气新产品新技术的应用实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12
/ 2

“双碳”背景下电气新产品新技术的应用实施

周志敏

哈尔滨市建筑设计院,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150010

摘要: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电气新技术的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其有助于推动电气行业得以稳定、健康以及快速的发展,因此一定要对其予以足够的重视。随着人们生活质量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电气工程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建筑企业为了能够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需要向市场中提供更多高质量的建筑产品,这就需要在电气工程中引进更多的新技术,从而在不断降低工程成本的技术上使得工程质量水平不断的提升,给建筑企业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双碳”背景下电气新产品新技术的应用实施

关键词:“双碳”;电气新产品新技术;应用实施

中图分类号:TU85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在当前电气设备的实际运行过程中,存在较为明显的能耗过大问题,如果相关人员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对其加以解决,会对整个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产生不良影响。行业的发展需要基于节能理念的指导并从技术层面作出相应的创新,在综合运用高性能电机、运行控制节能技术、能耗管理理念以及新能源的基础上,持续优化与完善电气设备管理方案。

1电气新技术应用基本原则

在开展电气工程设计以及施工的时候,要想切实保证工程的质量水平,通常要严格根据有关要求以及规定来合理运用电气新技术,进而符合设计的相关要求。为推动工程逐渐走向现代化和智能化,设计工作者在开展电气技术安装于设计的时候,一定要切实遵循实用性以及经济性的相关原则,运用一些新技术手段,进而有效保证工程的质量水平,使得工程的经济性得以有效的保证。在开展电气工程实际设计施工中,应该严格根据智能的相关发展要求设计出能够满足这些要求的方案,掌握各种新技术的实用性与性能,在进行电气安装施工时,工作人员一定要对各种新产品开展相应的检验工作,在产品合格后再应用科学的技术开展电气工程的安装工作,唯有如此才可以有效的确保工程设计的经济性以及科学性,切实提升工程的社会效益水平[1]

2“双碳”背景下电气新产品新技术的应用实施

2.1微电网系统

微网系统,是指由分布式电源、能量转换装置、储能装置、监控和保护装置、负荷等组成的小型发配电系统。随着光伏一体化技术的发展,光伏发电系统在民用中大量应用。光伏发电系统作为分布式新能源系统,在一定形式上即为直流微电网系统。它可以作为可控单元与电网并网运行,也可离网独立运行。巨大的用电峰谷差是民用的用电特点,而庞大的用电高峰又迫使电网及电厂装机容量大、投资增加,而用电低谷期时,电网及电厂的低负载运行又使能源利用率低。基于内的大量直流用电设备的使用、储能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通信技术的不断突破,可考虑直流供电系统和储能装置的电力系统建立,能够使民用设备用电就地充分消纳可再生能源电力,对电网取电实现移峰填谷,降低峰谷差,为城市、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2.2智慧物联充电系统

在政策的推动下,目前新能源汽车在我国呈井喷式发展。其配套设施充电站(桩)的规划建设也在政策规定下不断兴建。它能实现主要功能有:(1)集合多区域充电信息,实施可视化,精准定位;(2)利用智能充电桩的功率调节功能,为配电提供灵活性;(3)结合微电网以及柔性用电技术,促进光伏的就地高效利用,采取削峰填谷,改变负荷运行规律;(4)通过有序充电技术,避开用电高峰,在保障电力安全的同时还可以让用户享受低电价;(5)当有大型用电设备或大功率用电时,采用有计划地报备工作制等技术或管理,使之能满足自身的用电使用需求,又能提高供电的可靠性和经济性;(6)通过双向充放电技术,电动汽车还可以在用车需求之余,利用富余的电池容量为微电网存储剩余电力或反向输出电力,充当可移动的蓄电池设备。

3电气新产品新技术发展趋势

3.1自动化

电气自动化技术主要是指将电气技术、电力自动化技术以及各种电气设备、自动化设备相结合,用科学的手段和方法将各类电气设备以及电气控制自动化系统进行结合、安装、设计、调试、维护,以此来促进电气设备平稳运行。首先,电气自动化融合技术在控制过程中的主要目标是对电气工程的远程控制。因为在电气工程建设的过程中,涉及远程控制的项目较为复杂,对相关元器件、配套设备等条件的要求较高,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所以为了保证电气融合技术能够充分发挥效果,需要采用远程传感设备对电气工程进行实时监控,并根据传感器反馈的数据发出警报或者进行控制。这种方式可以远程访问电气设备的运行,有效降低电气工程在运行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风险,从而有效提升电气工程的运行质量和效率。利用控制中心收集电气工程各个设备、重要元件的工作状态,并使用计算机处理器分析对应的信息、数据,然后结合分析结果,向远程控制设备发出管理、控制指令,从而达到自动收集电气工程运行数据、自动发出控制的效果。这种集中的控制手段有助于展开信息的集中处理,相较于分布式的远程控制,更节省系统资源,也能有效提升管理效率,有助于电气工程自动控制系统建设成本的降低

[2]

3.2节能化

经济社会的发展也使得能源消耗状况进一步加剧,这就导致了较为严重的能源污染与浪费问题,建筑物能耗占据能源消耗的很大比例,大约占据25%的比例,这主要是因为在传统的建筑电气工程施工中,没有充分的应用节能措施与节能技术,而且传统建筑之中很少应用先进的电气控制系统来对电气设备进行有效的控制。比如说:在传统办公楼之中,空调、暖气片、风机管道等,应用的是传统的电气控制方式,这就导致了较大程度的能源浪费问题。近年来节能环保电气新技术在现代化大型建筑中的运用,目前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该技术对推动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节省电力能源,保证电力能源政策平稳供应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电气新技术较之于传统的技术具有较大程度的改进,特别是在节能措施与节能技术方面,大胆创新、思维革新方面能够达到较好的节能效果。比如说:对光线感应进行有效的利用,在室内光线亮度较高时,开启光控开关,将一些开关给闭合上,从而做到电能的节约,可以将这一技术科学的应用到空调的自动控制之上,使得室温调节能够较为科学,从而切实做到能源的有效节约。

3.3智能化

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属于一项艰巨的任务,应该顺应时代的发展,大力研究智能化技术,强化电气工程企业的竞争力。在具体的智能化技术应用中,需要考虑的是成本的控制,并改善电气产品的质量,确保产品生产过程的安全性和智能性。只有根据时代的发展,对智能化技术进行分析,制定全新的应用方案,才能获得经济上的提升,才能推动电气行业的发展。随着智能化技术的引入,电气工程中的产品生产过程更加便捷,尤其是减少了人力资源的使用。正是由于智能化技术的发展,设备控制人员的压力得到了缓解,强化了设备的稳定性。例如,引入智能化技术后,设备的响应速度更加快速,部分核心设备实现了远程遥控,设备控制人员在网络技术的协助下,可在远处对生产车间进行全方位的控制。如此一来,产品生产过程的安全性得到了保障,产品的生产效率不断提高,对应的产品质量有效改善,满足了时代的发展需求。另外,5G技术的研发为电气工程智能化发展插上了翅膀,将从本质上打破空间对产品生产的约束,这将是未来电气工程自动化的发展主流[3]

结束语

在全球化石能源紧缺以及生态环境日益严峻的形势下,中国提出“双碳”战略,推进能源结构调整,推动绿色技术创新,倡导绿色、节能、环保、低碳的生活方式。可再生能源、新能源汽车、智慧能源管理等技术广受关注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当“绿色建筑”撞上“智慧建筑”,以绿色能源应用为基础、以节能减排为目标、以能源监管为手段的绿色发展才是可持续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李烈,王立安.节能环保电气新技术在现代化大型建筑中的应用[J].电工文摘,2019,25(1):35-36

[2]赵娟芳,李央.试论建筑电气新技术的运用分析[J].科技传播,2016(22):144~145.

[3]闫宏丽.试论建筑电气新技术的运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21):129~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