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更新中建筑设计对公共空间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12
/ 3

城市更新中建筑设计对公共空间的影响

李岩

身份证号码:640202198503050034

摘要:城市更新作为一种重要的城市发展策略,在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居民生活质量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而建筑设计作为城市更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公共空间的影响不可忽视。本论文通过对城市更新中建筑设计对公共空间的影响进行深入研究,探讨了建筑设计在城市更新中的作用,包括其对公共空间形态、功能、可持续性以及社会互动等方面的影响。研究发现,合理的建筑设计能够积极推动公共空间的优化,提升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城市形象。因此,在城市更新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建筑设计对公共空间的影响,以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人居环境的改善。[l1]

关键词:城市更新;建筑设计;公共空间

引言:城市更新作为一种城市发展策略,旨在通过对城市中老旧、滞后、功能不合理的区域进行改造和升级,提升城市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在城市更新中,建筑设计作为一种重要的手段,对公共空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公共空间是城市中供市民休闲、社交、互动的场所,其质量直接关系到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城市形象。因此,研究建筑设计在城市更新中对公共空间的影响,对于推动城市更新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核心概念

1.1城市更新

城市是一个极其复杂的体系,经常受到社会、环境、物质和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等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而公共空间就是其中的一个有机成分。若将城市看成是一个在成长中的有机整体,公共空间就是一个活着的细胞。如果将公共空间作为一个有机的载体,各种建筑物就组成了公共空间中的组织细胞,它们也是依靠着不断的新陈代谢来促进自己的发展和变化的。所以,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既不能割裂滋生成长空间,而是以以一种更加稳健的步伐来进行发展。

1.2城市公共空间

哈贝马斯是德国思想家,他首先提出了“公共空间”这一概念:“公共空间是一种可以影响公众意见的社会生活区域”[1]。但是,现在的公共空间,已经超越了这个概念。公共空间指的是一座城市或者是一座城市,它存在于各种建筑实体之间,是一种开放的空间,它是一种开放的空间,也是一种人们与自然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的主要场所,它强调的是公众的可进入性,并且对城市的内部结构也有一定的影响。它包含了诸如广场,街道,公园和绿地等人造环境,同时也包含了建筑物内部的各种公共空间。城市公共空间是城市的一种重要的公共空间,是城市的一种重要的公共空间。大部分的公共空间,都是为了满足某种功能,而以空间体系的形式存在的。是由城市中多种要素共同构成,这些要素之间可以相互制约,相互包络,最终形成了肌理和结构状,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会呈现出多层次的组织模式,因此构成城市物质形态——城市公共空间:城市意识形态——精神文化、历史传统、意识特征等。因此,在城市建设进程中,城市公共空间被认为是最具价值的待开发空间,其既能加速城市的“再生”,又能为市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同时还具有防灾、美化等多重作用。在现代化的城市里,公共空间是一种蕴含着被大众所认可的、被大众所认可的、具有公共价值的场所。公众在公共场所发表意见、发表意见、发表诉求、进行其他有利于自身利益的行为。因而,公共空间成为一种具有深刻意义的公共财产。

2城市更新需求

2.1城市更新与城市发展

事实上,在城市诞生与发展的整个过程中,都有一个与之相伴的过程。但由于所处于的历史发展阶段以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的差异,其所呈现出的形式、特征以及所采取的更新方式都会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它最基本的目标从来没有改变过,那就是努力克服在都市发展中产生的地方性衰落,尤其是在都市发展中,尤其是在都市衰落、生态退化等方面,希望借此促进都市及区域的总体经济与社会振兴。因此,在对其进行调整的过程中,城市更新始终是一种对其进行调整的方式。

2.2城市更新的外在表象与本质内涵

城市更新是一种综合的城市活动,它的产生是一个由城市空间物质形式的改变,以及社会、经济、文化、城市功能等基础因素的发展变化,两者之间存在着一种表象与实质的关系。对于城市更新来说,物质形式的更新是最直接的经验,当人们进入一个被改造过的社区时,第一个感觉到的就是物质形式的更新,这种更新主要体现在建筑、空间和景观等要素特点上。然而,在“物质”形式的“表面”下,其实质需要是社区内部多层面、多层次的综合价值的实现。在此基础上,以适应社会、经济、文化、生态等各方面的需要,使其成为一种具有可持续发展活力的物质环境。所以,对于城市更新的理解,我们要通过表面现象来观察其实质,并且要在改造的过程中,既要处理好物质环境的更新,又要处理好整体的价值的实现[2]

2.3城市更新的目标体系

通过前文分析可知,城市更新的目标并非一个,它包含了经济发展、环境发展、社会发展、历史文化保护等多子目标系统,各子系统分别对应着不同的更新目标,并且在城市可持续发展这一总体目标下,在此基础上,对各项指标进行有效整合,实现各指标的最优协同效应,是确保城市旧城改造实现既定规划构想的关键。

3建筑设计对城市公共空间的影响

3.1建筑设计对城市公共空间整合的影响

结构主义是一种“构造的理性”,它强调对严谨的总体次序和逻辑性的几何形态的表达,使城市空间具有强大的整体性。结构主义的观点是:在城市空间结构中,建筑既要作为一个有机的构成单位,又要有自己的结构,以符合自己的内在生命逻辑。这说明,建筑结构主义不仅仅是一种形式上的操纵,它的真实目的是要在建筑设计中,使形式的含义和人的自我表现相一致,也就是要使人的感情和建筑表现相一致。当今城市与建筑面临的两难境地,就是因为过多的样式与形式,在表述上产生了混淆,从而导致了对人文与环境的漠视。在这种情况下,城市设计要注意到建筑,注意到城市设计中整体和局部的二元对立,让城市空间拥有一种秩序化、简洁化的整体性公共空间形式,让我们的城市设计朝着合理的方向发展[3]。因此,在城市公共空间一体化设计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在规划中构建出一个总体的社会秩序。也就是从总体上进行研究,挖掘出最符合土地利用特点和内在规律的总体结构特征,并将其有机地组织起来,具体地体现出来。再通过整体结构的确定,来确定建筑和外部空间形态的网络分级,使每一级的建筑和空间形态都受上一级形态的控制。因此,虽然每个个体各不相同,但是由于他们都受同一个系统的支配,所以才能构成一个有机体。从而对各个层次的建筑形态以及室外空间的创造进行了控制。这样,规划就会呈现出明确的规律性和可识别性,给目标地区带来独特的个性[4]

除此之外,城市公共空间是一个公共活动的地方,它的发展的核心应该是充分的支持和配合公共活动的进行和开展,它与公共活动之间的相互配合和配合,才是让城市公共空间系统充满活力的基础。而在步行区的上方,则是公共汽车、小汽车停靠层和通道层,而下方则是一个地下商业中心,三个区域之间相互独立,同时也便于人们换乘、休闲、购买等,给人们带来了很大的便利[5]。因此,城市交通流线系统的组织重点应该是加强区域的行走活动,充分考虑为人所利用的持续空间,连接各主要活动地点,在总体上形成一个由道路、公共空间和建筑物组成、具有逻辑性的行走系统。以行人为主体的现代城市公共空间的交通流线体系正在出现一种新的发展态势:第一,城市公共空间与建筑物内的空间互相渗透、交错,边界变得模糊不清,公共区域向建筑物深处延伸,使得关键的建筑物变成了整个交通流线互相串联的节点。其次,实现了对城市公共空间的三维布局。地表行人步道(商业街)与楼层步道、过街天桥、地下步道(商业街、地铁站等)、城市广场(含沉陷广场、顶棚广场)以及公共建筑内部空间互联互通,形成一个完整的、持续的、完整的城市道路系统。以提升人的行为效能为主要目的,构建了一种基于人的行为模式和行为模式。要对道路上的道路、道路上的道路、道路、道路等方面进行深入地探讨,在道路上构建起道路上的各种道路、道路、道路等重要道路。可以采取的具体措施有:开辟大型设施之间的连接通道,减少无谓的上下往返交通,降低地面层的交通密度,提升公共设施之间的连接效率,提升其利用率,增加其容量,在人群密度大的地区构建行人系统,从而提升其流量效率和行人的舒适度。

3.2建筑设计对公共空间形态的影响

建筑设计对于公共空间的尺度和布局有着重要的影响。通过重新规划和组织空间,建筑设计可以创造更加开放、通透的公共空间。因此,合理的建筑设计可以使公共空间更加美观、舒适,提升整体城市形象。建筑外观、材料选择、色彩搭配等方面的设计,也能够赋予公共空间更加美观、舒适的外观形象。建筑外观的设计可以为公共空间营造出独特的氛围和特色,材料选择和色彩搭配则可以增强空间的质感和视觉效果。这些设计细节的呈现能够让公共空间更加有品位和美感。同时,随着现代、绿色、可持续的建筑设计理念的不断发展,公共空间的设计也越来越注重环保特色和现代感。现代化的建筑设计可以为公共空间带来时尚的气息,吸引更多的居民和游客前来参与互动和活动。同时,绿色、可持续的建筑设计理念也可以为公共空间带来更加环保的特色,让公共空间更加具有社会责任感。建筑设计对于公共空间的影响不可忽视。通过合理的建筑设计,可以使公共空间更加美观、舒适、现代化和环保,提升城市的形象和吸引力,为居民和游客带来更加愉悦和舒适的体验。

3.3建设设计对公共空间功能的影响

在城市规划和设计中,可持续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目标。这个目标包括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社会包容性以及经济可持续发展。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建筑设计需要考虑公共空间的能源效率、环境保护、社会包容性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等因素。为了降低公共空间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绿色建筑、passivhaus设计以及可再生能源系统是非常重要的。这些设计可以帮助减少公共空间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提高可持续性。在公共空间的设计中,采用环保材料、雨水管理和绿化设计等方式可以保护环境,减少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这些措施可以帮助公共空间与周围环境融合,提高可持续性。为了提高公共空间的社会包容性,无障碍设施的设计是非常重要的。这些设计可以方便所有人的使用,促进社会的包容性和平等。为了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商业模式和经济活动可以被引入到公共空间中。这些活动可以吸引投资和创造就业机会,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最后,社区参与和居民参与是建筑设计对城市更新中可持续性的关键要素。这些参与可以帮助设计师了解社区的需求,从而制定更好的设计方案,实现公共空间的可持续发展

[6]

结语:

综上所述,从价值关系的角度出发,可以看到,客体公共空间对于主体城市更新发展的价值具有多样性和多层面的意义,它不仅持续着长期被大家所公认的视觉美感、大众游憩和生态环境等固有的价值,同时,建筑设计也逐步发展成为促进城市经济、协调社会利益和保证城市安全等城市更新过程当中的关键要素。因此,在实现城市更新过程中,应应将建筑设计视作为其中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侯泽华,陈蕾,唐飚,林涛.城市更新背景下小景空间活化提升策略分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3(05):7-9.

[2]于泓.城市更新中的城市设计策略探讨[J].中国住宅设施,2023(02):70-72.

[3]刘荃.公共空间建设引导的城市更新——以丹佛天际线公园为例[J].中国建筑装饰装修,2023(04):149-151.

[4]李庆红,种培芳.城市更新视角下老旧社区公共空间微更新策略研究——以兰州市七里河区良安小区为例[J].中国勘察设计,2023(02):83-87.

[5]费佳靓.当代城市更新下的公共空间重塑[J].美与时代(城市版),2023(01):61-63.

[6]梁靖羚.艺术事件驱动的城市公共空间更新初探——以广州市东山口新河浦历史街区为例[J].未来城市设计与运营,2022(12):54-56.


[l1]摘要: 城市更新作为一种重要的城市发展策略,在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居民生活质量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而建筑设计作为城市更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公共空间的影响不可忽视。本论文通过对城市更新中建筑设计对公共空间的影响进行深入研究,探讨了建筑设计在城市更新中的作用,包括其对公共空间形态、功能、可持续性以及社会互动等方面的影响。研究发现,合理的建筑设计能够积极推动公共空间的优化,提升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城市形象。因此,在城市更新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建筑设计对公共空间的影响,以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人居环境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