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体位分娩配合无保护接生技术对分娩结局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13
/ 2

自由体位分娩配合无保护接生技术对分娩结局的影响

梅丽

远安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444200

摘要:随着医学的发展,分娩作为育龄女性一种自然的生理过程,产妇和胎儿均具有主动参与完成此过程的潜力,但目前存在医疗干预过度的现象,比如无指征剖宫产、会阴切开等,且无有力证据证明相关干预对母婴分娩结局产生积极作用。随着围产医学不断发展和临床经验总结,人们逐渐意识到回归自然分娩、快乐分娩是产科发展的新趋势,无保护会阴接生技术应运而生。同时自然分娩过程是否顺利不仅和产力、产道、胎儿以及产妇精神心理因素等有关,和产妇产时体位选择也紧密相关。

关键词:自由体位分娩;无保护接生技术;分娩结局;影响

引言

分娩持续时间较长,产妇在分娩期间所遭受的痛苦较大,临床为适应不同类型产妇的分娩需求,对产妇开展自由体位分娩,以改善产妇分娩时的体验,提高阴道分娩的成功率。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9年1-5月在某医院产科分娩的160例产妇,纳入标准:足月妊娠、单胎、头位,无阴道分娩禁忌证;无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综合评估胎儿出生体质量<4000g;有经阴道自然分娩的意愿。排除标准:伴有精神疾病,或有交流障碍不能配合研究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0例。对照组:年龄19~40岁,平均年龄(29.45±5.67)岁,其中初产妇41例,经产妇39例;孕周37~41周,平均(38.75±1.75)周。观察组:年龄19~43岁,平均年龄(3102±7.18)岁;初产妇44例,经产妇36例;孕周37~41周,平均(39.15±2.42)周。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获取产妇及家属知情同意,并签署研究知情同意书。

1.2研究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助产方法,即产妇宫口扩张3cm后进入产房,助产士指导产妇取常规卧位休息进行待产,可选择平卧、侧卧及俯卧,待宫口开全进入第二产程后仰卧于分娩床上,取膀胱截石位,助产士指导产妇通过子宫收缩、屏气促进分娩,在子宫收缩时,助产士右手拇指与其余四指分开,利用两指或手掌大鱼际托住会阴,同时左手控制胎头枕部,两手协调,共同控制胎头娩出速度,如有需要适时行会阴侧切,协助胎儿顺利娩出。

观察组采用自由体位分娩联合无保护会阴接生技术。第一产程中,胎膜未破时,助产士指导产妇选择自我感觉舒适的体位活动,包括直立位、蹲位、半坐位、仰卧位、侧卧位、手膝位等,一般每30min变换1次体位,同时可辅以分娩球、曼舞、骨盆摇摆等做一些有节律的活动,待产过程中发生破水后予以胎心监护,若胎心好,胎头下降良好,可继续自由活动;若胎头位置较高,与宫颈贴合不良,及胎膜早破的产妇,均指导其在床上翻身活动,待胎头下降良好贴合宫颈后再下地活动。第二产程中在胎头拨露3cm前,产妇仍可以自由活动,胎儿头部拨露3cm达到会阴处后,产妇依据自己的意愿选择一种舒适的体位,包括仰卧位、侧卧位、手膝位、胸膝卧位、坐位、蹲位、直立位,分娩时依据胎儿的娩出情况对产妇的体位进行指导调整,助产士指导产妇自主用力,待胎头着冠会阴后联合紧张时,减少子宫收缩引起的不适,胎头在每次宫缩用力时娩出不超过1cm,指导产妇均匀用力,协助胎头均匀、缓慢的娩出,让胎头自然复位、完成外旋转,直至胎儿顺利娩出。第三产程常规断脐,直至胎盘、胎膜完全娩出,检查会阴、宫颈有无裂伤,必要时及时缝合。2组产妇在分娩过程中,严密观察产妇及胎儿情况,若出现胎儿窘迫等情况及时采取胎头吸引、产钳助产等阴道助产措施,必要时及时转剖宫产。

1.3观察指标

比较2组分娩方式、产程时间、会阴侧切率、会阴裂伤情况、会阴完整率、产后出血发生率及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等分娩结局。会阴裂伤程度评定标准为:Ⅰ度裂伤,会阴部皮肤和(或)阴道黏膜损伤;Ⅱ度裂伤,伴有会阴部肌肉损伤、但无肛门括约肌损伤;Ⅲ度裂伤,累及肛门括约肌复合体的损伤;Ⅳ度裂伤,内外括约肌及肛门直肠黏膜均发生损伤;会阴完整,指会阴部皮肤阴道黏膜完整无裂伤。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h内,阴道分娩者出血量超过500mL。新生儿并发症包括新生儿窒息、新生儿颅内出血及新生儿产伤等。

2结果

2.1两组产妇自然分娩率比较

研究组自然分娩率为95.24%(60/63),对照组为82.54%(52/63)。研究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总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产后疼痛评分、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

研究组和对照组总产程时间分别为(581.27±14.55)、(741.26±19.54)min,产后出血量分别为(165.26±24.77)、(361.16±19.26)ml,产后疼痛评分分别为(3.27±1.02)、(5.28±2.19)分,新生儿Apgar评分分别为(8.29±1.02)、(7.16±0.55)分。研究组总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产后疼痛评分、新生儿Apgar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2.3两组分娩不良结局发生率比较

研究组:产后出血1例,不良结局发生率为1.59%;对照组:产后出血2例、新生儿窒息2例、胎粪吸入3例,不良结局发生率为11.11%。研究组分娩不良结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近些年临床剖宫产率迅速升高,我国剖宫产率已达46.2%,而其中无指征剖宫产率高达13.4%,引起产科工作者的关注和担忧。虽然剖宫产在一定情况下有助于改善妊娠结局,但过度使用的弊端如近远期并发症风险提高等也逐渐凸显,促进自然分娩、提高产科质量是围产医学的重要发展方向。第二产程是产妇自然分娩的关键时期,临床中因宫缩、疼痛等所致产程延长的案例较多,不仅增加产妇生理疼痛,而且提高新生儿窘迫窒息风险,严重时可导致自然分娩失败。

选择理想的分娩体位选择对顺利分娩有积极作用,世界卫生组织(WHO)也建议产妇选择舒适、有益分娩的生理体位。传统仰卧截石位优点在于视野开阔和便于助产操作,但近些年越来越多研究指出,该体位也存在诸多不足,分娩时胎儿的纵轴和产道并不在一条直线上,造成宫颈不能充分舒张和第一产程延长。同时该体位易引起骨盆空间趋窄,加剧产妇分娩疼痛和增加宫缩乏力发生风险,不利于胎头正常娩出和第二产程延长。而产妇根据意愿选择自由体位可有效解决上述不足,还有助于情绪放松,促进胎头的顺利下降,缩短产程时间。比如产妇第二产程选择站立、坐位或蹲位等体位时,子宫会向腹壁靠近,此时胎儿纵轴和产道基本在同一条直线上,骨产道空间较为宽阔,受胎儿重力作用,胎头对产妇宫颈的压力增加,促进产妇持续性、更频繁的宫缩反应,从而加快分娩进程。

以往分娩过程中为避免会阴裂伤,常采取会阴保护措施如托肛会阴保护接生技术,部分产妇受会阴条件差、产程时间延长、胎儿窘迫等影响需行会阴侧切,虽然可以缩短产程时间,但也易引起会阴疼痛和产后性交痛,产科应规范性限制会阴切开。传统托肛会阴保护接生技术也可能人为引起会阴口紧缩,阻碍胎头顺利下降,增加第二产程时间和产妇疼痛。此外长时间按压会阴部操作有违胎儿正常娩出的生理过程,影响会阴部正常血液循环和弹性下降,增加缺血、水肿风险和会阴损伤程度。

结语

在未来的孕期教育中,医务工作者应加大对自由体位分娩知识的宣传教育,增加助产士门诊开展,强化助产士主导地位,耐心解答孕妇提出问题,规范实行自由体位分娩管理,加大对自由体位分娩推广,提升孕妇对自由体位分娩认知度,增添其分娩信心,促进顺产,降低剖宫产率,改善分娩结果。

参考文献

[1]张静.自由体位分娩的研究进展[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8,24(5):617-620.

[2]张远惠,谢婧,李玲玲,等.自由待产体位及改良产程体位在经阴道自然分娩中的应用[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8,15(6):864-866.

[3]胡静,肖红,邹颖,等.无保护会阴分娩技术用于初产妇会阴分娩效果的Meta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16,51(4):413-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