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技术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13
/ 2

试论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技术应用

1张超 2刘同华 3王佳 4王绍文
1西安益秦环保科技有限公司710032;2陕西博润检测服务有限公司 710100;3西安云开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710048;4西安市生态环境局阎良分局 710089

摘要:水和土是天然资源的主要成分,它们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环境,也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石。在现代化的都市发展过程中,河水不仅是都市发展的主要动力,也是都市发展的一个重要的生态载体。同时,对城区内河道的整治状况也影响着城区的整体面貌。所以,在城市中,河流的角色不应该仅仅限于排涝减灾、调水引清、蓄水灌溉、内陆航运等方面。除此之外,还要将水土资源对生态系统产生的影响纳入到我们的考虑当中,我们还应该注重在平衡区域生态系统上做出更大的贡献。

关键词: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生态系统

1生态修复的内涵

从宏观角度来看,生态修复主要是由自然生态系统自身的恢复作用来完成的。但是,在实施生态修复时,往往需要采取人为的措施,以达到更好的效果和更好的效果。值得强调的一点是,虽然该过程中存在着人为技术的介入,但其介入行为一定要以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为依据,生态修复的过程以其本身的自我修复为核心,人为技术仅仅作为一种辅助性的手段,只有通过这种手段,才可以真正地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在开展森林植被恢复工作时,采取的人为措施有:一是实施了森林植被恢复。禁止入山以及严禁家畜食用山中的植物,一方面可以为生态系统提供充足的自我修复的时间,另一方面也可以直接降低由于人们的活动而对生态系统所造成的损害。要因地制宜实行人工绿化;第三,做好土地复垦工作。实施有目标的退耕还林工程,可以降低人为活动对森林生态环境的影响。通过集中调度、集中调度,可极大地提升恢复工作的效能;第五是对工业进行了科学地调整,并有重点地进行了搬迁。进行人口迁移,为自然恢复提供了更多的空间。在治理土壤侵蚀方面,开展生态修复工作,是解决土壤侵蚀问题的一个重要环节。

2生态修复技术

2.1沿河生态修复技术分析

要想利用生态修复来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在开展生态修复与土壤保护工作的同时,对河道两岸的沿江区域进行生态修复。在开展沿河区段的生态修复工作时,还需注意到,人类的行为同样容易对河道的生态环境产生损害,为此,要结合具体条件,适当地调整水利设施的行为模式,最大限度地减少由于人类行为而引起的损害。此外,生态单一性是河流生态系统的一项重要特点,单一的生态环境会导致一些昆虫失去了它们的天敌,进而对生态系统的修复带来负面的影响。所以,在进行生态修复工作的时候,工作人员应该基于生态多样性的思想,在确保河流连通效果、连续效果的前提下,进行生态修复。在进行护堤地和主河床等区域的植被恢复时,要充分发挥地形上的有利条件。此外,当建设条件具备时,有关工作人员还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合理的建设,并利用季节性河道进行施工。

2.2过度垦殖生态系统修复技术分析

在对研究资料进行统计和统计的基础上,得出:人类活动对天然资源的过度开采是导致生态环境质量恶化的主要原因之一。为此,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合理的对策,使其效果更好。例如,有关工作人员应当在遵守国家有关规定的前提下,根据各区域的具体情况,对退耕还林工作方案进行科学地制定,并积极实施工作方案,以达到生态修复的目的。

针对区域特征,在实施退耕还林工程时,必须先测定坡面的斜率,然后才能做出最优的布局。例如,25度的斜坡,15度的斜坡。对于25度以上的坡度,必须按照退耕还林的规定,进行相应的坡度生态修复和退耕还草工作;对于坡度小于15度的区域,有关人员应根据当地的具体条件,对村镇、公路等区域进行合理的改造、重建。通过实际操作,工作人员可以在保证周围居民的生存需求的前提下,进行全方位的水土保持作业,从而保证了生态修复工作的进行。所以,在进行各区域的生态修复时,有关部门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恢复方案,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2.3自然退化生态系统修复技术分析

在对生态修复的众多实践工作进行了深入地研究之后,我们可以看出,只要将生态修复地的现实状况加以考虑,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的生态修复工作,都可以获得很大的效果,不仅可以对生态问题进行直接的治理,还可以为后续的生态修复技术的高效应用奠定坚实的基础。例如,当在一个水源充足的地区进行水利工程建设工作时,要将其地理位置的有利条件进行适当地利用,这样不仅可以保证水利工程建设的效果,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该区域的植被进行恢复。

所以,在一些由于自然衰退而产生了严重的生态问题的地方,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制订一套针对自然衰退的工作方案,并根据本地区的实际状况来实施。例如,当遇到由于自然而恶化的生态系统时,工作人员可以合理地制定生态修复标准,并以此开展分级、分块修复工作,从而保证当地的生态修复效果。同时,还可以将天然衰退的生态修复技术运用于以上研究中。

3生态修复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中的优化作用

3.1提高植被覆盖率

从生态修复的案例来看,经过生态修复工作,修复地的植被覆盖率得到了显著地提高,很大一部分都比原来提高了30%~50%,这对于一个城市来说都是一个重大的突破。增加植物覆盖率,一方面可以增加城市的美学价值,另一方面也可以改善土壤侵蚀问题,减少农业生产对生态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促进农业的发展。另外,提高城市的植物覆盖度,可以有效地减轻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增强其自身的调整能力,从而使其更加完善,从而减轻土壤侵蚀问题的发生。

3.2解决水土流失问题

通过对该地区土壤侵蚀进行控制,可以使该地区的生态环境得到明显的改善,从而推动该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活水平。由于土壤侵蚀的加剧,导致该区域植被稀疏,生态环境更加脆弱,从而给该区域的经济发展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但是,通过使用生态修复技术,可以极大地缓解水土流失问题,可以有效地提升生态系统的自我调整能力,还可以对周围的生态环境进行有效地改善,进而为地方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推动区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3.3增加区域的储水能力

通过采取科学、行之有效的修复措施,能够极大地改善流域的蓄水量和抵御洪水灾害的能力。在湿地修复过程中,湿地植物与土壤产生了强烈的“储水”效应,从而增强了湿地的水分保持性能,对湿地植物和湿地植物起到了重要的保护作用。

3.4推动生态修复领域的发展

随着对其进行深入地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其所采用的多种先进技术方法,从而达到对其进行技术革新的目的。因此,有关工作人员必须要加强对生态修复技术的研究,加强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与学习,从而有效地提升我国的生态修复技术手段。

结语

总之,在开展生态修复工作的基础上,开展水土保持工作,可以有效地解决自然灾害频发、土地资源贫乏等问题。但是,目前这两项工作在实施过程中仍存在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地制约了其作用的发挥。所以,要让水土保持和生态修复工作获得更好的结果,一方面,要用大量的宣传让人们具有生态修复的观念,另一方面,要完善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管理机制,保证不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树立生态与经济共同发展的现代观念,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郑伟武.水利工程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技术的应用分析[J].居舍,2022(12):67-70.

[2]芮茂刚.探讨水利施工对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技术的有效运用[J].居舍,2021(31):88-90.

[3]吕波,余凡,付健.生态修复技术在水土保持工程的应用探析[J].河北农机,2021(10):155-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