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方式的改革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13
/ 2

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方式的改革分析

黄正伟

陇川县麻栗坝水库管理局 云南 陇川 678700

摘要:虽然我国整体水资源相对丰富,但是因为人口基数大,导致人均水资源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为了满足社会经济发展要求,很多地区水资源的过度开发问题严重,存在超载运行等情况,因此资源问题持续恶化,对区域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不利影响。为了改善这一现状,应积极加快水利工程建设,实现水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和谐、稳定发展。但是目前水利工程在运行管理方面仍存在一定的不足,本文以云南地区某工程为实例,探讨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的改革对策。

关键词: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改革策略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水利工程项目的数量明显增多,规模越来越大,但是水利工程的运行管理仍存在诸多问题,如管理体制不完善、资金补偿、管理粗放等,因此仍需要结合实际,探索更为全面、有效的运行管理方法,进一步加快工程建设,提高工程管理水平,保证工程整体质量,为我国水利工程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保障。

  1. 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概述

水利工程是一类除水害、兴水利而建设的控制与调配自然水的工程,工程运行管理的目的在于趋利避害,充分发挥工程的功能作用,对工程加以引导和管理的过程。水利工程具有防洪、减灾、合理调配水资源等作用,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保障。运行管理能够保障工程排水、过水、调水及蓄水能力,通过改善工程调节,提高管理水平,严格按照工程管理相关政策法规及行业技术标准,保障工程质量,确保工程的功能效用得到充分发挥[1]

目前水利工程管理机构包括直属单位和职能部门,机构设置全面但是复杂,分工相对细致,权责存在一定的交叉。同时目前水利工程的发展存在“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主要原因在于管理粗放、投资经费欠缺、机制不完善等。为了进一步加强水利事业建设,推动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的改革创新十分必要。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在工程施工周期及使用年限方面,使用年限比施工周期更长,因此需要投入更多资源,通过开展先进、全面的运行管理工作,能够保障水利工程的顺利开展。(2)在工程实际功能方面,工程投入后方可发挥其实际效益,运行期间的质量对工程效用有直接影响,因此通过加强工程运行管理,有助于提高工程的运行质量。(3)在工程效益实现情况方面,水利工程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环境效益均在运行阶段实现,科学的运行管理模式有助于提高工程的综合效益。

  1. 工程概况

德宏州陇川县麻栗坝灌区项目是国务院确定的172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之一。其开发任务为农业灌溉、城乡供水,建设国家商品粮基地,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脱贫致富创造条件。麻栗坝灌区工程设计灌溉面积35.09万亩(新增22.71万亩、改善12.38万亩),工程总体布局以麻栗坝水库为骨干水源、周边支流小型水库为补充水源形成统一的联合调度水资源灌排系统。通过灌区建设,解决灌区适时适量供水,充分发挥灌区的潜力,将资源和区位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充分发挥水库工程灌溉供水效益,增强灌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目前灌区及配套设施的建设趋于完善,但是仍然难以满足开发及进程要求,难以充分发挥工程实效,提高灌区经济效益,具体问题包括:(1)灌区水利工程的必要工作高效完成,骨干引水系统形成,但是与具体规划目标和承担任务仍有一定的差距。由于灌区节水灌溉的发展,引用水的含泥沙量较大,灌溉采用喷灌的水质难以满足要求。(2)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流域内城市人口数量明显增加,导致工业及城镇生活用水增加,流域水资源供需矛盾加剧。(3)生态环境相对脆弱,灌区上游土层的厚度较大,农作物种植需要耗费大量能源,结构有待优化,需要逐步实现退耕还林。4麻栗坝灌区水源麻栗坝水库周边处于全开放状态,库区紧邻清平乡广林村、广外村、新山村、清平村4个村委会,范围内居住人口5338人,群众大量种植水稻、玉米、甘蔗、蚕桑等,养殖猪、牛、羊等牲畜,雨污未分离,无垃圾收集处理设施,农业面源污染大。5库区周边有四条河流(全年不断流)汇入水库,雨水充沛年份汇入水库的大小沟渠有数十条,来水情况复杂,管控难度大。另外,河道渠系中生活污水直接或间接排入严重,因此水质污染严重。林区采伐问题严重,更新缓慢,对水源滋养造成一定的影响。且上游地区超载放牧现象严重,影响产草量,水土流失问题严重,生态环境脆弱。

  1. 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方式的改革对策

为了进一步促进水利工程的发展,提高管理工作质量,结合现存相关问题推动运行管理工作的改革创新十分必要,具体可从下述几个方面着手:

3.1更新管理理念

目前水利工程普遍存在“轻管重建”的理念。水利工程实际运行期间,相关部门及机构过于关注工程项目的投入建设,尚未充分认识到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具体管理阶段,以粗放式管理模式为主,不但导致管理成本增加,同时对工程效益造成不利影响。所以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方式改革的首要环节便是摒弃传统管理模式的不足,在现代化层面重新分析管理工作,更新管理理念。对工程管理人员而言,应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充分认识到工程运行管理的重要性,管理单位由传统单一服务性角色转化为企业角色。在这一背景下,推动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方式的改革十分必要。管理部门应全面了解市场动态变化情况,实现对水土资源、人力资源等资源的优化配置,确保其满足市场发展规律。通过扩大经营规模,强化成本控制,提高经济效益,同时提高社会效益,进一步促进水利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3.2全面落实分级管理机制

分级管理是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方式的改革重点,通过实施分级管理,能够帮助各部门明确职责,落实到个人,进一步提高管理效率。流域性水利枢纽及跨流域调水工程主要由省级部门统一管理,地方部门则需要积极响应,配合省级管理部门积极开展相关工作。针对流域性河道、湖泊等水资源,采用统一管理模式。其中省级管理单位负责审查工作,同时加强对重点流域的资金管控,确保重点流域水利工程的稳定运行。同时,水利工程的运行管理应遵循归属地原则,由当地水利管理部门对具体水域、流域等分段管理[2]。湖泊、河道堤防等流域性工程,采用分级和统一管理融合的模式,省级管理部门负责对项目的审查工作,明确管理重点,加大补助力度。县级、市级管理部门实施分段管理模式,明确管理目标,满足省级管理工作基本要求。另外要细化权责,影响或受益在一个市以内2个县以上的工程,由市级管理部门进行管理;一个县以内2个镇以上的工程由县级管理部门管理。明确职责和分级管理的基础上,水管单位构建上下联通、沟通无阻的管理机制,明确各级管理单位的内容、职责及联系,便于后续管理方式的优化改进,提高管理改革实效。

3.3进一步促进灌区改水改造

陇川县麻栗坝灌区的水土、光热资源较为丰富,在农业发展方面具有明显的自然优势和区位优势,因此灌区发展经济作物等具有广阔的前景。麻栗坝灌区建成后,灌区设计灌溉面积35.09万亩,灌区内人均灌溉面积增加2.53亩,现状灌区内粮食产量9.3万吨,灌区建成后粮食产量增加9.5万吨,较现状翻一番,现状甘蔗产量119.1万吨,灌区建成后甘蔗产量增加75.9万吨,甘蔗产量较现状增加63.7%,灌区建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非常显著。但是灌区资源矛盾较为严重,因为径流分配不均匀,水库调节性能较差,所以农作物用水高峰期的调节难度大,需要开采地下水补充,过度开采严重影响整体生态环境。为了确保灌区水资源的供求平衡,工程运行管理还需要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积极引进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如管道输水、喷灌技术等,推动工程发展。另外,严抓灌区骨干水利工程建设的同时,还需要兼具挖潜和改造,注重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提高水土资源开发率,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加强对先进信息化技术、监控技术的利用,做好水库水位和雨水量监测工作,及时识别和排除风险隐患。

3.4实施管养分离

管养分离的实施有助于降低工程运行成本,提高养护质量。在人员管理方面,可将养护人员从管理单位独立出来,建立专门的养护部门,实现管养分离,为工程养护提供保障。同时管理部门需要不断完善现行养护资质标准,地方政府主管部门注重宏观调控,规范养护市场。具体实施过程中,维修在职责与职能方面有效分离,剥离出承担养护、维修的工作人员,建立专业化、现代化的养护工作队伍,保证运行管理的专业性。同时注重对养护市场的支持或培训,通过建立完善的准入机制,建立专门的管理部门,通过招投标等形式合理选择养护单位,进一步降低工程养护成本,提高维护水平,避免管养不分。

  1. 结语

综上所述,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方式的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管理人员充分结合工程实际,全面分析相关问题,不断更新管理理念,创新管理方法,实现资源的合理分配,以提高工程运行管理水平,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 张宁,宁晓静. 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方式改革探究[J]. 四川水泥,2018(5):202.

[2] 孙悦. 探究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方式的改革路径[J]. 河北农机,2021(18):8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