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核磁共振应用于术前诊断直肠癌淋巴结转移中的临床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13
/ 2

CT核磁共振应用于术前诊断直肠癌淋巴结转移中的临床效果

李建平

天水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741020

摘要】目的评价CT与核磁共振应用于术前诊断直肠癌淋巴结转移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搜集时间为2021年1月~2022年7月,选择40例直肠癌患者均在术前接受CT与核磁共振(MRI)检查,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对比两种诊断结果。结果40例直肠癌患者经手术病理检查发生淋巴结转移(恶性)者28例,未发生转移(良性)者12例,其转移发生率为70.00%;经CT检查恶性病灶大小、数量和短长经比等结果均高于良性者,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经MRI检查恶性者的静脉包绕征、浆膜面浸润和肠周脂肪混杂信号明显高于良性者,结果P<0.05;不同检查方式的诊断效果对比,MRI的结果略高于CT,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术前诊断直肠癌淋巴结转移选择CT和MRI具有良好的诊断效果,能准确反映出淋巴结转移的特征和表现,值得临床采纳。

【关键词】CT;核磁共振;术前诊断;直肠癌淋巴结转移

    直肠癌是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较为高发的一种,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占据恶性肿瘤第四,临床针对早期直肠癌多主张手术切除,但对于晚期癌症手术效果不佳,还需在术前进行综合辅助治疗[1]。淋巴结转移是直肠癌病灶发生转移的主要途径,转移病灶癌的患者五年内的生存率明显下降,患者生命风险大,因此要尽早采取有效的诊断方式及早术前诊断,对临床科学、规范根治直肠癌淋巴结转移具有积极效果[2]。鉴于此,本研究收集40例直肠癌患者展开研究,重点分析CT和MRI在术前的诊断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病例选取于2021年1月~2022年7月,研究对象为直肠癌患者,统计出40例均接受CT、核磁共振检查,其中男性22例,女18例,年龄38~74岁,平均(51.26±4.44)岁,TNM分期:I期6例,II期16例,III期13例,IV期5例,BMI为19~29kg/m2,平均(24.33±1.26)kg/m2,病变位置:直肠中上段19例,中段11例,中下段10例。

    纳入标准:经手术病理学检查和纤维结肠镜活检等已证实;均表现为腹痛、腹泻、便血及排便障碍等症状;符合手术指征;患者已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其他恶性肿瘤、凝血功能障碍;心肝肾脏器功能不全者;精神疾病史;影像学检查禁忌;认知、交流障碍。

1.2 方法

   40例患者检查前禁食6h,保持仰卧位,行CT检查:使用仪器为荷兰公司的飞利浦16层螺旋CT,对患者进行全腹部容积扫描,先采取平扫,设置电流200mA,管电压120kV,层厚和层间距为5mm,螺距为45,扫描范围自膈肌至耻骨联合下缘,平扫后进行增强扫描,于患者肘静脉位置注射造影剂碘海醇70ml,以3ml/s的速度,扫描完成后将数据上传至工作站进行系统的分析和重建图像。MRI检查:扫描仪器为1.5T超导磁共振扫描仪(MAGNETOM ESSENZA),配用8条通道相控阵线圈,扫描范围自耻骨下缘至骼血管分叉处,患者取仰卧位,选用快速绕相位梯度回波序列定位扫描位置,然后采取冠状位、横轴位和矢状位等扫描,层厚为5mm,成像T1加权:TR593ms,TE14ms;T2加权:TR4600ms,TE102ms,最大病灶以垂直病变肠管扫描。

1.3观察指标

    以手术病理学为金标准,对比分析CT和MRI对淋巴结转移的阳性诊断情况,诊断标准:增强扫描出现强化、信号不均匀表现,直肠周围脂肪间隙有结节影,直径>5mm,边缘不规则,边界不清晰;发生淋巴结转移为恶性,未发生转移为良性。

1.4统计学方法

以软件SPSS23.0统计,计数资料用率(%),检验用X2,计量资料用(±s),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意义。

2结果

2.1 CT指标对比

CT检查恶性淋巴结的数量、大小和短长经比均高于良性,统计差异P<0.05,见表1。

表1 CT指标对比(±s)

组别

例数

淋巴结大小(cm)

数量(个)

短长经比

良性

12

0.51±0.15

3.26±1.11

0.66±0.17

恶性

28

0.67±0.22

7.88±1.44

0.85±0.24

t

-

2.293

9.898

2.480

P

-

0.027

0.000

0.018

2.2 MRI特征比较

MRI检查的恶性淋巴结的浆膜面浸润、静脉包绕征和肠周脂肪混杂信号明显高于良性,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见表2。

表2 MRI特征比较(n,%)

组别

例数(n)

浆膜面浸润

静脉包绕征

肠周脂肪混杂信号

良性

12

4

1

0

恶性

28

20

23

21

X2

-

5.079

19.067

18.947

P

-

0.024

0.000

0.000

 2.3 CT和MRI术前诊断效果比较

MRI的诊断效果略高于CT,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见表3。

表3 CT和MRI术前诊断效果比较(n,%)

手术病理

CT

MRI

恶性

良性

恶性

良性

恶性

28

0

28

0

良性

1

11

0

12

合计

29

11

28

12

 3讨论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饮食结构等各方面的改变,直肠癌的患病率逐年增加,对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提高直肠癌生存率的关键在于早期明确诊断,准确的影像学鉴定能为治疗提供有利参考,降低术后复发率,改善预后效果[3]

    本文推荐CT和MRI检查,结果显示,CT检出恶性淋巴结转移的大小、数量和短长经比高于良性,MRI检出恶性淋巴结转者的浆膜面浸润、静脉包绕征和肠周脂肪混杂信号均比良性高,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效果差异无意义,由此证实CT和MRI用于直肠癌淋巴结转移诊断中效果相当,均有一定可信度和可靠性,能清晰的显示病灶结构和特征,在术前尽早诊断能为后期治疗提供有价值的借鉴[4-5]

综合上述,直肠癌淋巴结转移诊断中选择CT和MRI的诊断效果显著,有助于协助临床术前鉴别,获得良好的诊治效果,值得借鉴、应用。

参考文献:

[1]杨晓召.CT核磁共振应用于术前诊断直肠癌淋巴结转移中的临床效果比较[J].实用医学影像杂志,2021,22(4):401-403.

[2]修建.比较CT、MRI应用于术前诊断直肠癌淋巴结转移中的临床应用效果[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0,4(3):107-108.

[3]张伟标,黄晓红,智生芳,等.PET/CT与MRI融合图像诊断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的临床价值及影像学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22,43(7):657-661.

[4]印群,孙海林,胡康.CT,MRI影像联合运用对直肠癌临床术前分期及淋巴结阳性诊断准确率的价值分析[J].吉林医学,2020,41(10):2320-2322.

[5]王溪根,李奕钊.PET-CT和MRI诊断直肠癌区域淋巴结转移的准确率分析[J].黑龙江医药,2021,34(4):940-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