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磁共振技术在膝关节损伤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点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13
/ 2

核磁共振技术在膝关节损伤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点研究

王文静,王军

和田地区人民医院  新疆 和田 848000

【摘要】目的:探究分析核磁共振技术在膝关节损伤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点。方法:从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膝关节损伤患者中抽选10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取核磁共振技术以及CT技术诊断,金标准选择关节镜检查,对比不同检查方式的诊断结果,同时分析核磁共振技术的影像学特点。结果:核磁共振技术检查膝关节损伤总检出率为98.00%,CT检查膝关节损伤总检出率为91.00%,核磁共振技术检查膝关节损伤总检出率与关节镜检查(金标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核磁共振技术检查膝关节损伤总检出率明显高于CT检查,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关节腔内积液、半月板损伤、骨损伤、韧带损伤等核磁共振技术检查的影像学特点有明显的不同。结论:核磁共振技术在膝关节损伤中诊断准确率高,还可以很好的鉴别膝关节损伤程度与类型,为后续疾病治疗提供有效参考依据,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核磁共振技术;膝关节损伤;影像学特点

    膝关节损伤属于骨科常见病,大多发生在膝关节中,患者出现膝关节损伤后,关节功能、下肢功能等都会受到影响,从而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1]。而造成膝关节损伤的原因不同、膝关节损伤的部位不同、损伤程度不同均会影响治疗方案的选择,所以为了更好的保证治疗效果,还需要选择科学有效的诊断方式进行诊断和鉴别,从而更好的制定治疗方案。核磁共振技术是常见诊断技术,将其运用于膝关节损伤诊断中效果显著。因此,本文主要探究分析核磁共振技术在膝关节损伤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点,具体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从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膝关节损伤患者中抽选10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例数为56例,女性患者例数为44例,患者最大年龄65岁,最小年龄25岁,平均年龄(40.36±1.78)岁,其中运动损伤患者11例、撞击伤患者19例、高处坠落伤患者31例、交通事故伤患者39例。所有患者对本次研究知情,且签署知情同意书,研究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

纳入标准:(1)本次研究所选患者均已经成年;(2)本次研究所选的患者均具备完整的临床资料;(3)本次研究所选的患者均具备正常的认知功能。排除标准:(1)排除处于哺乳期、妊娠期的女性;(2)排除存在严重肝肾功能障碍的患者;(3)存在对本次使用的造影剂过敏的患者

1.2方法

    患者均分别采取核磁共振技术以及CT技术诊断,其中核磁共振技术诊断选择核磁共振扫描仪,患者取仰卧位,固定双膝,扫描部位主要为损伤部位,分别采取矢状面、冠状面、横断面扫描,扫描序列分别选择T1WI序列、T2WI序列、PD序列,其中层距设置为1毫米,层厚设置为4毫米,扫描过程中可以根据患者的体位适当调整参数。CT诊断选择GE公司的螺旋CT诊断仪,取仰卧位,固定双膝,先对患者进行CT平扫,扫描范围从胫骨近端开始到股骨远端,然后对病变部位进行增强扫描。然后由两名以上的专业医师阅片,保证诊断结果的准确性,对比不同检查方式的诊断结果。

1.3观察指标

    将不同检查方式检出率以及核磁共振技术检查膝关节损伤的影像学特点作为观察指标[2]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7.0软件处理,用x2检验,当p小于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不同检查方式检出率对比

    核磁共振技术检查膝关节损伤总检出率与关节镜检查(金标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核磁共振技术检查膝关节损伤总检出率明显高于CT检查,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表1不同检查方式检出率对比[n(%),例]

检查方式

例数

关节腔内积液

半月板损伤

骨损伤

韧带损伤

膝关节损伤总检出率

核磁共振技术检查

100

22(100.00)

29(96.67)

24(96.00)

23(100.00)

98(98.00)

CT检查

100

20(90.91)

27(90.00)

23(92.00)

21(91.30)

91(100.00)

关节镜检查

100

22(100.00)

30(100.00)

25(100.00)

23(100.00)

100(100.00)

X2(与关节镜检查比)

-

-

-

-

-

2.020/9.424

P(与关节镜检查比)

-

-

-

-

-

0.155/0.002

X2(MRI与CT比)

-

-

-

-

-

4.714

P(MRI与CT比)

-

-

-

-

-

0.030

2.2核磁共振技术检查膝关节损伤的影像学特点分析

    患者经过核磁共振技术检查影像学特点分别为:关节腔内积液患者膝关节结构清晰显示,T2WI序列检查图像中患者关节间隙内有高信号液体影,T1WI序列检查中患者透明软骨的图像模糊,影像学特点与关节造影检查的结果相似;骨损伤患者T2WI序列检查图像中的信号强度明显高于脂肪信号,T1WI序列检查图像中骨损伤的部位呈现出不规律的低信号区;韧带损伤患者韧带部位图像会有明显的信号升高情况,且韧带存在增厚、变形症状,韧带信号部分中段,且边缘不规则、呈现出波浪状,部分存在卷曲感;半月板损伤患者影像学型号呈现球状高信号区域或者线状高信号区域。

3讨论

膝关节是人体重要的关节,其关节结构复杂、关节面大,需要程度很大的运动量和负荷[3]。当膝关节出现损伤后,患者的关节功能会受到明显的影响,从而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相关研究表示,不同的膝关节损伤类型表现没有明显的特异性,但是治疗方法存在一定的差异性[4]。所以为了更好的保证膝关节损伤治疗效果,临床上还需要选择科学有效的诊断方式进行诊断,更好的了解膝关节损伤的类型和损伤程度,保证治疗方案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核磁共振技术是当前运用比较广泛的一类诊断技术,通过身体内不同组织对核磁信号的反射不同来观察体内的情况,从而确定损伤的部位和损伤类型[5]。因此,在膝关节损伤中,核磁共振技术检查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且通过观察影像学特点,可以很好的鉴别不同类型的膝关节损伤,准确率高。

本次研究选择近一年来100例膝关节损伤患者进行研究,研究结果显示,核磁共振技术检查膝关节损伤总检出率与关节镜检查(金标准)差异不大,但明显高于CT诊断。同时,关节腔内积液、半月板损伤、骨损伤、韧带损伤等核磁共振技术检查的影像学特点有明显的不同,可以作为鉴别区分的依据。该研究结果与胡卫,刘良进[6]在核磁共振技术诊断膝关节损伤的应用及影像学特点分析中相关研究结果相似度高。

综上所述,核磁共振技术在膝关节损伤中诊断准确率高,还可以很好的鉴别膝关节损伤程度与类型,为后续疾病治疗提供有效参考依据,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翟桂娟,蒋高民,赵绘萍,等.临床应用磁共振技术诊断膝关节损伤的价值分析[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2,6(24):176-178.

[2]李海军,胡友珍,冯世波.核磁共振在评价超短波治疗对兔膝关节损伤模型关节功能恢复中的价值[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21,20(10):1058-1061.

[3]姜辉,朱浩文,杨颜硕,等.磁共振技术在诊断膝关节损伤中的应用意义评估分析[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2,6(10):167-169.

[4]崔树凯,曹卫星,王雪娇.膝关节损伤诊断中行核磁共振(MRI)检查的临床价值[J].影像技术,2022,34(02):44-48.

[5]邱光朴.1.5T核磁共振对膝关节损伤进行诊断的效果及确诊率研究[J].现代医用影像学,2021,30(12):2260-2262.

[6]胡卫,刘良进.核磁共振技术诊断膝关节损伤的应用及影像学特点分析[J].现代医用影像学,2020,29(08):1497-14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