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在雾化吸入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13
/ 2

儿童在雾化吸入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王清华

四川省阆中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四川阆中  637400

雾化吸入治疗措施在临床上主要运用在呼吸道患者的治疗工作中,运用雾化器针对药液实施分解处理,使其成为雾化气体状态,再以鼻、口的方式将经过处理后的药液完全吸入至呼吸道,以此将药效完全作用在患者肺部或者呼吸道,帮助患者对痰液进行稀化处理。此项治疗措施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患者缓解支气管痉挛症状的发生,同时还能够避免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呼吸道感染现象,此外,运用雾化吸入治疗方式每次使用的药物剂量相对较少,成效较快,能够将药效直接作用在患者靶器官,以此达到较为显著的治疗效果,并且还有着较高的安全性,以下则带大家深入了解儿童雾化吸入治疗措施。

1.使用雾化吸入治疗的原因

由于儿童上呼吸的发育还有待完善,身体免疫能力、抵抗能力相对较低,再加上外界天气的变化、病毒的感染,极易导致儿童呼吸道感染,出现黏液阻塞呼吸道、黏膜肿胀等多种不良现象,进而加重患儿的病情,若不及时对患儿开展治疗,可能会产生呼吸困难、喘憋等异常现象。雾化吸入治疗就是将药物通过运用雾化设备,使其成为雾粒,患儿通过运用吸入的方式让药物完全沉淀在呼吸道中。和口服药物相比,运用雾化吸入治疗措施能够有效减少患儿药物服用剂量,同时还能够将药物直接作用在病变区域,有效降低了药物对患者身体造成的副作用,并且有着较为显著的治疗效果,在治疗呼吸系统疾病时,雾化吸入治疗是一项关键的辅助治疗方式。

2.常用雾化吸入治疗药物

2.1吸入糖皮质激素类药物

在雾化吸入治疗药物中,此类治疗药物对于治疗哮喘疾病有着较为显著的效果,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对于改善肺功能、减缓起到阻塞有着较为显著的效果,同时也能够降低急性发病概率。此外,此类药物还能够治疗肺不张、毛细支气管炎等多种儿童呼吸道疾病。而在儿童疾病治疗中运用较多的为布地奈德混悬液,能够有效减少细胞因子、炎症介质的释放,从而抑制气道高反应性,有效减少腺体的分泌,对细胞因子以及肥大细胞的产生有着较强的抑制作用,在临床治疗工作中的运用程度相对较多。

2.2支气管舒张剂

支气管舒张剂拥有扩张支气管的效果,缓解支气管平滑肌以及气流受限现象,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在此类药物中,运用硫酸特布他林在患者吸入数分钟内就能够起到显著的效果,并维持一定时间,可以抑制内源致痉物释放以及粘膜纤毛消除产生的水肿现象。

3.使用雾化药物的副作用

部分患者家属对于雾化吸入激素治疗措施存在一定的抗拒心理,其实在完成雾化给药之后,在患者体内出现沉积现象的只占有15%左右,实际在在进入到口腔部位之后就已经通过身体完成了代谢。运用此项治疗措施有着很高的代谢率,并不会出现较为严重的积蓄现象,基本不会通过血液留存在身体内部,所以此项治疗措施有着较高的安全性。当前,并没有明确的研究指出,运用可控剂量激素治疗措施会对儿童未来生长发育造成不良影响。运用雾化激素治疗措施会产生局部作用,如口腔念珠菌感染、声音嘶哑等不良现象,而解决此类现象的方法也比较简单,只需要在完成雾化吸入治疗后及时进行漱口。

4.雾化器的选择

在开展炎症、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工作时,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措施有着较为显著的治疗效果,而压缩雾化吸入治疗效果则次之,超声雾化吸入治疗效果较为一般。因此,一般情况下,在治疗过程中会运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方式,能够直接进入到患者下呼吸道的雾化微粒在直径上为2至6μm左右,而氧驱雾化吸入治疗则能够充分满足以上的治疗需求。对于哮喘患儿来说,建议运用氧驱吸入治疗方式,能够有效减少患儿产生缺氧的概率,进而有效提升治疗效果。

5.雾化吸入注意事项

5.1治疗前做好解释工作

在对患儿开展雾化治疗工作前,要向患儿以及患儿家属详细讲解此项操作的目的以及对患儿身体恢复的好处,以此缓解患儿家属的紧张感。

5.2观察病情

儿童在接受雾化吸入治疗时,可能会出现不良反应,例如出现哮喘、呼吸困难等不良现象。因此,在开展雾化吸入治疗工作前,要仔细询问患儿是否存在药物过敏现象,若在对患儿实施雾化治疗时,患儿身体产生较为显著的过敏症状,应当及时终止本次治疗,此外,还要运用抗过敏的药物对患儿展开雾化吸入治疗。

5.3调节雾量

依据患儿耐受程度、年龄等多项指标,对药物雾化量进行合理的调整,直至当前雾化量完全达到患儿的最大耐受量。对于5岁患儿来说,可以运用口含器的方式完成治疗,让患儿以鼻呼气,以口吸气的方式进行治疗,使得药物能够完全作用到患儿呼吸道,充分发挥出药物的治疗效果。在对年龄低于5岁的患儿开展治疗工作时,可以合理的运用面罩完成雾化吸入治疗。如果患儿在治疗过程中产生了呼吸困难、胸闷等多种不良现象,要适当的对雾化量进行减少,对于出现哭闹现象的患儿,可以运用间歇式的雾化吸入治疗措施,确保药物的治疗效果能够得到充分发挥。

5.4引出患儿痰液

在进行雾化吸入治疗时,要轻拍患儿的背部,帮助患儿成功排除痰液。对于部分痰液较为粘稠的患儿,可以运用吸痰器协助患儿完成对痰液的稀释处理,同时帮助患儿保持侧卧位,以此将药效完全作用在患儿肺部区域。在为患儿实施雾化治疗时,要适当的调整患儿头部,让患儿头部稍向后仰,确保患儿在治疗过程中的呼吸道能够保持畅通的效果,同时还可以改善通气效果,使药物能够充分作用在呼吸道,进而取得显著治疗效果。

5.5避免在饱腹状态下实施雾化吸入治疗

在实施雾化吸入治疗前,医师要叮嘱患儿家属不要让患儿进食大量的食物,患儿在过饱状态下完成雾化吸入治疗之后,会导致痰液过于稀释,非常容易被排出体内,进而导致患儿产生咳嗽现象。在此情况下,若患儿咳嗽的过于严重,还可能会产生呕吐现象,而呕吐的食物很可能会出现误吸现象,进而产生较为严重的不良现象。若患儿存在较多的痰液,则应当在开展治疗工作前对痰液实施清理,以此避免在后续雾化吸入治疗时出现窒息现象。

5.6治疗器械的消毒处理

叮嘱患儿家属在运用雾化器为患者实施治疗前以及治疗后都要积极开展消毒处理,以此避免患儿产生呼吸道交叉感染的不良现象。其中,在清洗时最重要的就是患儿接口部位,如口含器、面罩等。同时,雾化器要做到专人专用,禁止多人使用相同的雾化器,在自身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运用一次性的雾化器,尽最大限度降低交叉感染现象的发生概率。若患儿需要长期接受雾化吸入治疗,还要积极做好消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