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同期线损管理系统的线损管理初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13
/ 2

基于同期线损管理系统的线损管理初探

卢新芬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河源和平供电局

摘要: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国家近几年加大了对电力行业的投资力度,以保障社会经济的正常运转。在电力系统中,线路损耗是一项很关键的指标,线损的控制日益受到各大电力公司的关注,通过应用同期线损管理系统系统能有效地监控各种线损的各项指标,及时地检测出各种不正常的情况,从而达到提高线损管理水平的目的。

关键词:同期线损;管理系统;线损管理;

引言

线损管理是供电企业生产、经营与管理中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对供电企业规划、建设、技术与管理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价与评价的一项综合性指标。在电力系统中,提高线损控制水平是一项长远的战略性工作,在这些必须进行科学的分析,加强管理,并采取相应的对策,才能使线路损耗得到有效的控制。

1.线损的定义和分类

电力系统在输、配电网中发生的有功功率损失和电能损失共称为线损。线损比率是指在电力系统中所消耗的电力(线损负荷)与向电力系统提供的电力(供电负荷)之比例,线路损失的种类可以划分为统计损失、同步损失、理论损失、管理损失、经济损失和定额损失。

1.1统计线损

统计线损是根据电能表指数计算出来的,是供电量与售电量的差值。但统计线损受供售不同期影响较大。

1.2同期线损

根据国网同期线损采集数据计算,供售同期,所以从此方面来说同期线损可以作为实际线损。

1.3理论线损

理论线损又被称为技术线损,是根据供电设备的参数和电力网当时的运行方式及潮流分布以及负荷情况,由理论计算得出的线损。

1.4管理线损

管理线损是由与管理方面的因素而产生的损耗电量,它等于同期线损(实际线损)与理论线损的差值。

1.5经济线损

经济线损是对于设备状况固定的线路最低的理论线损率,这个最低的线损率称为经济线损,相应的电流称为经济电流。

1.6定额线损

定额线损也称线损指标,是指根据电力网实际线损,结合下一考核期内电网结构,负荷潮流情况以及降损措施安排情况,经过测算的线损指标。

2.同期线损管理系统的构建

2.1系统功能

基于当前的线损管理问题和需求,并考虑当前的技术应用水平,同步线损管理系统应具有同步线损数据统计与管理、线损监测与预警、线损综合评估等功能,从而为同步线损管理数据管理的开发和实现奠定了基础。对与线损管理业务相关的数据进行分类、存储和管理,不仅包括收集到的数据,还包括系统本身的数据,并实时检查数据的质量,以确保数据指标管理的准确性和完整性。线路损耗是多个参数综合计算分析的结果,因此包含了许多详细的指标,要建立以用电量和线路损耗为基础的综合指标体系,实现各类指标的配置、查询、管理、监测预警等功能,实时监测电力和线路损耗的相关参考,并计算理论值,实现分压、分区和线路分区的统计分析,当出现异常波动时,主动、及时地进行识别和报警,确保同期线损管理系统的功能以及电网的安全、稳定和运行。根据各种线损数据进行综合科学的评估,为降损规划、电压优化和电网无功优化方案的实施提供数据参考和决策依据。

2.2数据支撑

线损管理的建立与实施,离不开各类数据的支持,对与线损有关的数据进行采集、存储与处理,以目前电力企业的基本数据架构为基础,对与线损同步管理有关的数据逻辑和数据信息进行完整、清晰、准确的描述,从而为线损管理人员的业务发展和开展提供一种全面的观察、理解和分析角度。

2.3系统架构

根据同期线损管理系统的功能需求,考虑到系统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可扩展性,采用分层架构的思想对系统进行总体设计,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①交互式信息层面,在 SOA的信息交互基础上,完成了数据与功能的整合;②数据仓库层面:在统一、标准化、共享的基础上,对数据进行对内使用,对外提供服务;③软件设计层面,按照功能的具体要求,实现统计,查询,分析,评价等功能;④解析显示层:将各项资料及分析成果以图形化、网络化的形式进行综合呈现,为线损管理者在同一时期内的实践工作提供更为直观、明确的资料;⑤资料管理,根据当前电力公司所拥有的大量数据,能够对其进行有效的存储与管理。

3.基于同期线损管理系统的线损管理

3.1构建同期线损管理系统

在省级、市级和县级综合线损管理体系中,电网公司承担着整体工作的组织和协调任务,采取“省级集中部署,分级应用”的方式,实现了水平覆盖全省,垂直向各县市延伸,每天进行“四点”运算,并对异常情况进行自查。按照试点的经验,目前所用的电力已经达到了结算电力的要求,但因为低压抄表的间隔(1-6天)等因素,造成的偏差在2%以内,在同一时期内,诸如“负损耗”和线路损耗率的剧烈起伏等统计上的不正常情况已经完全消失,并且基本上维持在一个平稳的水平。目前,在全国范围内推行新的线损管理模式,已具备了一定的基础。

3.2基础管理“理、核、监、查”四到位

(1)理顺档案。以营销MIS系统客户档案为基础,梳理全公变、自备变用户档案。加强营销基础档案管理,确保线损统计准确性。

(2)核实现场。一是客户档案、变压器信息准确性核查。结合生产PMS系统配电线路台账及主线设备档案信息,开展现场核实工作,对异常档案进行核查、整改,确保档案与现场一一对应。二是计量装置的准确性核查。考核计量点关口表检查,关口表检测时注意电表二次线压接是否牢固。对存在异常电量的客户计量装置进行核查。

(3)监控采集。加大对用电采集系统线损模块的实时监控力度,提高高、低压用户远程采集终端上线率和采集数据成功率。对终端异常,及时处理,确保不影响线损统计。

(4)检查分析。一是分析采集系统线损统计,查找因线损模型、计量表计等在系统中配置问题影响线损统计的各种因素,进行整改。二是检查现场是否存在偷电漏电现象。

3.3完整的供售电数据治理

在同一时期,周边系统采取了以研发部为主,营销部,运维部,控制中心,科技信息部,ICT部等为辅助的共同管理组织形式,治理范围主要有:PMS生产系统、 GIS平台、电能采集系统、智能公共变电站监控系统、电力信息采集系统、业务配电连接系统、海讯实时数据库等七大支撑系统数据,管理的目的是让支撑系统具有以下几个元素:生产环境的操作、数据的合成、缺陷的处理、新表/替代表的更新过程,并与国家电网的标准相一致,该环节是开展同期工作的先决条件。采集全覆盖治理:全覆盖包括网关、设备、智能电表三个方面,即公共变电站、发电厂、干线、配电网线路、公共变压器、专用变压器、低压用户等七类设备需要实现收购覆盖目标,在治理过程中,首先根据用户采集系统指标“摸清底数”,然后根据网关类型安装电表和采集设备。运维联接与测量点处理:这是一个重要的处理步骤,它由运行联接与测量点处理两个部分组成,管理方面,主要是对市场、交通等方面进行系统性的对比与整合,强化实地数据核实,整合数据库。数据治理的主要内容有:建立动态、精确的站变户关联关系、测点普查、测点对应、线损模型的构建和验证。接口配置治理:根据国家电网公司标准,系统之间的接口和数据传输采用数据中心或海巡数据库模式,开发部门应严格遵守科技和通信部关于同期线损与七大支撑系统接口配置的规定。数据治理质量复核: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对电力、销售网关的数据进行了全面的收集。这一环节采用了同步系统的自我检测和手动检查的方式,检查收集到的数据是否完整、是否正确,并对外部支持系统的操作质量进行了倒查,从而保证了数据治理的效果。

3.4实现同期线损系统异常自检及处理

在数据量大、实时性要求高、供需关系密切的情况下,构建了一套数据异常的自检处理系统,系统能对数据的错误,波动,采集错误,以及其它一些不正常的现象进行自动检测。根据企业的具体经营情况,将企业经营指标划分为39个类别,抽取具体的指标,编制出相应的报告,将异常划分为“警告性”与“提示性”两种。按照工作的轻重缓急,系统会自动识别负责的部门及工作过程,在保证各责任单元的异常处理过程完整、独立的基础上,通过外循环的方法,对其进行闭环管理。

3.5整合GIS系统和同期线损系统

通过GIS辅助开发,可以将对系统在同一时期内的线损进行实时监测,市场、运营和检验部门可以直接读取变配电变压器的损失率,对其进行现场管理,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在同一种情况下,通讯线路的切换与地理信息系统的拓扑结构的分析。通过对配电网络主题地图的实际运用,确定了运行检查和调度部门在主题地图切换过程中的责任。以 GIS网络拓扑分析为基础,构建联络线损失计算模型,利用负载合成法进行联络线-支线损失计算,为无自动控制区域联络线损失计算开辟一条新的途径。在同步线损管理系统的应用过程中,有必要先进行试点,成熟后推广应用,避免因系统不成熟或问题较多而影响同步。

3.6多专业融合参与

加强对线损的同步控制,建立一个对线损全面控制的工作小组,通过对各部门之间的协作,对各部门在线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提出相应的对策。将一体化营销用电和线损体系的建设列入本单位的年度重点工作,对其进行仔细的安排和部署,对其进行详细的工作计划,做到任务明确、责任到位、流程可控,紧扣系统建设的目标,协调一致,以保证项目的如期、质量和数量的完成,对公司发布的系统实施方案进行深入研究,并制定出与之相匹配的营销专业实施方案,把管理基础和信息系统现状相结合,对节点质量要求进行明确,将基础提升、稳定提升、稳定运行工作进行扎实推进。

结束语

实现线损管理,结合本地的电力网络现状及管理需求,开发了一套适合于配电网络的线损管理系统,相对于传统的统计计算方式,它极大地提升了统计结果的时效性和精确度,让各级线损管理人员摆脱了繁重的基础数据整理工作,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线损分析和降损管理上,从而提升了工作效率,并获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

参考文献

[1]林鹏,唐贵华,胡锡彬,郑晓然,钱洪波.基于一体化电量与线损管理系统的台区线损精细化管理[J].自动化应用,2018(07):120-121.

[2]李翦翌.同期线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关解决措施[J].通信电源技术,2018,35(05):261-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