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康复护理在脊柱脊髓损伤术后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14
/ 3

骨科康复护理在脊柱脊髓损伤术后的应用

胡金金

东莞市虎门中医院外科,广东东莞523900

【摘要】目的:探究骨科康复护理在脊柱脊髓损伤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本院收治的100例脊柱脊髓损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骨科康复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50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依从性较高,负性心理、疼痛症状、生活质量、自我效能感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骨科康复护理在脊柱脊髓损伤术后的应用十分显著,能够提高其治疗依从性,减轻其不良情绪和疼痛症状,改善其生活质量,提升其自我效能感

关键词:骨科康复护理脊柱脊髓损伤术应用效果

脊柱脊髓损伤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疾病,需要及时、有效的治疗。手术是治疗脊柱脊髓损伤的一种重要方法,通过手术可以恢复受损的神经组织和骨骼结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康复率。然而,脊柱脊髓手术具有一定的风险,包括手术创伤、出血、感染等并发症。因此,在进行手术治疗之前,医生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确定手术的适应症和风险,并与患者充分沟通,让患者了解手术的风险和可能的后果,做好心理准备[1]。同时,手术后的康复护理也非常重要,包括疼痛护理、康复训练等,可以帮助患者尽快恢复身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最终,成功的手术和康复护理需要患者和医生共同努力,积极配合,才能达到最佳效果[2]。本文旨在探究骨科康复护理在脊柱脊髓损伤术后的应用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在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本院收治的100例脊柱脊髓损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人。观察组男27例、女23例,平均年龄(45.26±6.13)岁;对照组男29例、女21例,平均年龄(45.87±6.19)岁。一般资料无差异,P>0.05。

1.2方法

常规护理对照组。给予观察组骨科康复护理:(1)长期卧床护理:脊柱脊髓损伤手术后,患者需要长期卧床。卧床会导致肌肉萎缩和血栓形成等问题。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帮助患者进行主动体位转换、肢体活动等,以促进循环和保持肌肉功能。(2)疼痛管理:疼痛是脊柱脊髓损伤术后患者常见的问题之一,因为手术过程可能会导致组织损伤和神经受压,从而引起疼痛。疼痛不仅影响患者的舒适感,还可能影响恢复和康复训练进度。因此,在脊柱脊髓损伤术后的康复护理中,疼痛管理十分重要。疼痛管理的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两个方面: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最常见的疼痛管理方法之一。医生通常会开出止痛药来缓解患者的疼痛。其中,常用的止痛药物有阿片类药物、非甾体抗炎药和镇痛剂等。但是,这些药物也有其副作用,如便秘、恶心、头晕等,所以在使用时需要谨慎,并遵循医生的嘱托。非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包括物理疗法、放松技巧、按摩和针灸等方法。这些方法不会产生药物的副作用,对于一些无法耐受药物治疗、或不适合使用药物的患者,非药物治疗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3)呼吸道管理:护理人员应该密切监测患者的呼吸情况,包括呼吸频率、深度、氧饱和度等指标的变化,以及有无呼吸窘迫等症状。鼓励患者进行深呼吸和咳嗽,有助于预防肺部感染和肺栓塞等呼吸系统问题。通过胸部振动、气管吸引等物理治疗方法,可以促进呼吸道分泌物排出,改善呼吸功能。对于呼吸困难的患者,护理人员应该为其提供适当的氧气补给,以保证其体内氧气充足。通过密切监测患者的呼吸情况、鼓励深呼吸和咳嗽、物理治疗和提供适当的氧气补给等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并减少呼吸系统问题的发生,并帮助患者顺利度过康复期。(4)康复训练:在康复训练护理中,护理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的康复阶段和具体病情,制定相应的康复训练计划。训练内容可能包括:肌力锻炼:通过肌肉训练,帮助患者恢复肌肉力量,以便更好地支撑身体和实现日常活动;功能训练:根据患者的功能障碍,针对性地进行训练,如平衡训练、步态训练、手指协调训练等;感觉训练:对于脊髓损伤的患者,可能会出现感觉障碍,护理人员可以通过感觉训练,帮助患者重建感觉;骨密度训练:脊柱脊髓损伤手术后,患者长期卧床容易导致骨质疏松,护理人员应该将骨密度训练纳入康复训练计划。(5)中医理疗(盒灸、隔姜炙)治疗。将艾条点燃放置在炙盒或在穴位上放置姜片,从姜片上点燃艾绒,在神阙穴、足三里、三阴交等穴位,发挥行气活血、化瘀止痛的作用效果。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艾灸护理时,应遵循安全、卫生的原则,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适应。另外,在艾灸过程中,应注意观察患者的皮肤状况,及时处理可能发生的不适或问题。(6)穴位按摩。以轻柔、缓慢的方式进行按摩,可以进行推、拿、揉、捏等手法,每个穴位按摩3-5分钟。常用的穴位有百会、大椎、风池、命门、关元等,根据病情选择不同的穴位进行按摩。每天早中晚各进行一次穴位按摩,每次持续15-20分钟。护理前需要先洗手,保持手部清洁卫生;注意穴位的位置和深度,避免按摩过深造成伤害;对于感觉异常或疼痛明显的部位,应该停止按摩并及时通知医生。(7)(埋针)或电针治疗:采用4号毫针通过电疗仪,在足三里,三阴交,丰隆,委中,绝骨、四强、风市等穴位,通过电疗仪的中频电流,刺激腰部以下神经功能恢复等康复作用。(8)对于双下肢肌力0-2级或同时存在马尾综合征的患者,可使用高压氧仓治疗。对存在神经系统功能失常患者得到恢复,如神经细胞导致的缺血缺氧,在纯氧的环境中,可恢复神经再生,改善血液循环,对受伤的神经细胞功能可促进恢复作用。

1.3观察指标

(1)治疗依从性;(2)运用SAS、SDS量表[3]评价不良情绪;(3)运用VAS、VRS、PPI评分标准[4]评价疼痛症状;(4)参照SF-36量表[5]评价生活质量;(5)采用自我效能表[6]评估效能水平。

1.4统计学分析

运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用“(±s)”、[n(%)]表示,“t”、“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依从性:观察组较高(P<0.05),见表1。

表1  治疗依从性【n(%)】

组别

例数

完全依从

部分依从

不依从

总依从率

观察组

50

28

19

3

94%(47/50)

对照组

50

17

22

11

78%(39/50)

x2

14.084

P

<0.05

2.2SAS、SDS评分:干预后,观察组较低(P<0.05),见表2。

表2  SAS、SDS评分(±s,分)

组别

例数

SAS评分

SDS评分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观察组

50

59.84±5.11

41.47±4.16

60.18±5.33

40.33±4.12

对照组

50

60.15±5.47

50.14±4.11

60.05±5.29

50.39±5.02

t

1.055

16.254

3.655

25.241

P

>0.05

<0.05

>0.05

<0.05

2.3VAS、VRS、PPI评分:干预后,观察组较低(P<0.05),见表3。

表3  VAS、VRS、PPI评分(±s,分)

组别

例数

VAS评分

VRS评分

PPI评分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观察组

50

5.73±1.19

4.10±1.03

35.22±1.38

25.17±1.09

4.59±0.98

2.47±0.54

对照组

50

5.74±1.20

4.82±1.15

35.23±1.54

28.41±1.22

4.58±0.79

3.46±0.62

t

1.029

16.269

2.003

14.896

1.036

15.241

P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4生活质量评分:干预后,观察组较高(P<0.05),见表4。

表4 生活质量评分(±s,分)

组别

例数

躯体功能

社会功能

角色功能

认知功能

总体健康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观察组

50

74.52±5.68

90.11±6.35

75.21±4.57

91.66±6.33

72.33±5.16

92.65±6.04

73.24±6.02

90.57±6.33

75.28±5.17

91.58±7.25

对照组

50

74.65±5.10

81.84±5.67

74.96±5.02

80.48±6.58

71.98±4.98

79.36±5.99

74.05±5.78

82.64±6.21

75.48±5.05

83.24±6.95

t

0.142

8.128

0.308

10.245

0.408

13.071

0.812

7.740

0.231

6.948

P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5自我效能感评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5。

表5  自我效能感评分(±s,分)

组别

例数

健康行为

运动锻炼

健康饮食

遵医嘱用药

观察组

50

47.25±3.16

34.36±2.65

32.52±2.31

28.52±2.33

对照组

50

40.41±2.16

45.21±2.14

40.36±2.04

19.68±2.05

t

16.022

10.985

13.661

15.382

P

<0.05

<0.05

<0.05

<0.05

3讨论

脊柱脊髓损伤是指发生在人类脊椎和脊髓的一种严重损伤。脊髓是人体神经系统的一部分,负责传输神经信号,控制身体各个部位的活动。脊髓损伤可能导致肢体瘫痪、感觉障碍、失禁等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7]。脊柱脊髓损伤通常是由创伤引起的,如车祸、跌落、运动伤害或暴力袭击等。预防脊柱脊髓损伤的最佳方法是采取安全措施,包括佩戴头盔和安全带、避免高风险运动等。如果发生了脊柱脊髓损伤,应尽快进行手术治疗,并接受良好的康复护理,以提高康复的成功率[8]

骨科康复护理在脊柱脊髓损伤术后的应用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患者恢复功能和提高生活质量。脊柱脊髓损伤手术后需要进行长期的康复和护理,包括疼痛管理、呼吸道管理、康复训练等多方面内容。而骨科康复护理是其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可以加速患者康复进程,并减轻术后并发症的风险[9]。本文通过探究骨科康复护理在脊柱脊髓损伤术后的应用效果,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依从性较高,负性心理、疼痛症状、生活质量、自我效能感改善更明显(P<0.05)。原因在于:在骨科康复护理中,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并与康复医师和物理治疗师等专业团队密切协作,共同推动患者的康复进程。康复计划可能包括肌肉锻炼、平衡训练、手指协调训练、感觉训练等多个方面内容,旨在帮助患者恢复肌肉力量、平衡能力、步态控制以及感觉和运动功能。骨科康复护理还包括疼痛管理、呼吸系统管理等方面。护理人员密切监测患者的疼痛情况,并根据医生的建议,采用合适的药物和非药物治疗方法,控制疼痛,减轻患者的不适感。同时,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呼吸道管理,通过鼓励深呼吸、物理治疗、氧气补给等方法,预防并减少呼吸系统问题的发生。此外,中医康复护理在脊柱脊髓损伤术后患者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脊柱脊髓损伤后,患者常常面临着疼痛、肌肉萎缩、运动和感觉障碍等一系列问题,而中医康复护理可以帮助患者减轻这些问题,并促进其身体的康复。具体来说,中医康复护理包括艾灸、穴位按摩、电针等多种手段,这些手段可以刺激患者的经络和穴位,调整患者的气血循环和神经系统功能,并促进患者的自我修复能力。总之,在脊柱脊髓损伤术后患者中,中医康复护理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症状和康复进程,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10]

综上所述,在脊柱脊髓损伤术后应用骨科康复护理能够获得更高的治疗依从性,减轻其不良情绪和疼痛症状,改善其生活质量,使其自我效能感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刘晓博. 脊柱脊髓损伤患者术后骨科康复护理效果观察[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1,13(1):175-179.

[2]于利. 骨科康复护理在脊柱脊髓损伤术后的应用[J]. 中国伤残医学,2021,29(19):97-98.

[3]周健美. 骨科康复护理在脊柱脊髓损伤术后的应用研究[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30):153.

[4]裴晓莉. 骨科康复护理在脊柱脊髓损伤术后的应用[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8,18(40):237-238.

[5]王帼英. 骨科康复护理在脊柱脊髓损伤伴不全瘫术后的应用研究[J]. 中华养生保健,2022,40(9):194-196.

[6]于利. 浅谈骨科康复护理在脊柱脊髓损伤术后的应用[J]. 中国伤残医学,2021,29(15):96-97.

[7]马龙飞. 脊柱脊髓损伤患者术后骨科康复护理效果观察[J]. 中国保健营养,2021,31(35):167.

[8]SCIUME, LUCIANA, REBAGLIATI, GIULIA ANGELA ANTONELLA, IANNELLO, PAOLA, et al. Rehabilitation After Urgent or Elective Orthopedic Surgery: The Role of Resilience in Elderly Patients[J]. Rehabilitation nursing: the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Association of Rehabilitation Nurses,2018,43(5):267-274.

[9]夏佩芳,陆秀珍. 浅谈骨科康复护理在脊柱脊髓损伤术后的应用[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20):149-150.

[10]白洋,杨美英,尹倩,等. 骨科康复护理在脊柱脊髓损伤术后的应用分析[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9,19(73):275,277.

作者姓名:胡金金,女(1986.6),大专,骨一、外科,主管护师

研究方向:中医护理、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