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和中药配合治疗的优点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14
/ 1

针灸和中药配合治疗的优点

黄水华

绵阳市涪城区石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四川绵阳  621000

针灸与中药均以中医的基本理论为依据,在针药配合治疗的过程中,两者之间存在着三种不同的关系,即:同效相须、异效互补、反效制约。因此,在临证时应注意这三种关系,使两者更好地发挥各自的优势。

一、针药的同效相须关系

(一)功效相同、作用强度类似

在临床工作中,经常会将针灸和药物结合起来,对一种疾病的病因或者证候,从相同的角度来展开治疗,将两种方法结合起来,确保疗效最大化,同时还可以减少药物的使用,或者减少针灸的刺激。比如说,对于脾气虚弱,中气下陷的胃下垂,可以通过对中脘、足三里进行针灸,再辅以补中益气汤,可以获得很好的疗效。

(二)药物治疗为主、针灸治疗为辅

具体而言,通过使用具有相同或者相似效果的针灸,来代替一些药物,从而达到降低药物用量的目的。临床上经常使用的方法是,在长期服药后,患者对服药有了一定的耐药,可以用针灸治疗来代替一段时间或者一定程度的药物治疗;也可以在长期服用大量药物,对身体有损伤的情况下,适当减少剂量,将药物治疗替换为针灸。

(三)针灸治疗为主、药物治疗为辅

在临床上,虽然针灸可以调节、激发人体机能,但是由于只是对人体的一种外部刺激,没有对人体的物质基础进行改善,导致其收效较慢,或者很难维持,且不能确保其稳定。对此,除以针灸为主外,辅以补肾填精、血肉有情之物,可增加针刺的效果。

二、针药的异效互补关系

(一)内外并治

采用针灸与药物配合治疗的方法,即“必齐毒攻于内,延石针艾于外”。此法适用于内因同时存在热毒和痰浊等病机,且有明显体表症状的病人。例如,在治疗痤疮时,可以使用针刺局部通络活血,同时使用清肺胃实热的中药。

(二)脏腑经络并治

主要适用于多种脏腑和经络相同的疾病,如老年性骨关节炎、肩周炎等,也适用于中风后遗症等。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方法有:中医辨证论治,调节脏腑;借助针灸,达到行气、活血、通络之功效。例如,《卫生宝鉴》中记载的对肩、臂疼痛病人采用针药配合治疗的方法,即以“井穴”疏通经脉,艾灸肩井、尺泽,达到温阳通络之功效,然后辅以“清肺”饮,以清肺补正,健脾养肺。从实践来看,只使用中药,难以疏通经脉、气血,只使用针灸,难以弥补脏腑的亏空。因此,针药配合治疗,相辅相成,效果十分良好。

(三)标本并治

以明察病机、因果关系为依据,结合针、药之特点,从标本两个层面,并施针药。举例来说,对于风、寒、湿痹阻经络,虚实相间的骨性关节炎,针灸有疏经活络之功效,侧重于治标,中药有补肾健骨之作用,侧重于治本。因此,针药配合治疗,效果更好。

(四)辨体论治和辨证论治结合

体质是影响病机和证候形成的重要因素。比如,阴虚体质的人容易出现虚热症状,而阳虚体质的人容易出现虚寒症状。中医辨证体论治,就是把人体的体质作为认识的对象,根据人体的不同特点,制定相应的预防、治疗和养生方法,以此“因人制宜”的实施干预。辨体论治和辨证论治相结合,为针药配合治疗提供了更大的应用空间。在实际治疗中,以“针”或“药”之一干预体质,再配合以另一种方法治疗病症,更具优势。

(五)局部治疗与整体治疗结合

在临床上,此方法多用于局部疾病及五官科疾病等病症的治疗。局部采用针灸方法,配合以中药进行全身治疗;也可以用一些药物来进行局部的治疗,配合以针灸进行全身治疗。比如,可以用火针刺阿是穴、行间等局部穴位,再加上大黄等有着清热利湿、化瘀祛浊之效的药物,能够起到很好的治疗效果。

(六)复合证候分别论治

对于复合型疾病,应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遵循“理法方药”或“理法方穴”的临床思路,充分发挥针药之长。例如,对于心肺痰瘀交结的病证,可取膻中等穴位进行开胸理气、安神镇痛;同时,配以常用的益气化痰的中药。以药化瘀,以针通络,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三、针药的反效制约关系

反效制约的针药配合治疗,主要适用于如下情形:第一,当针灸或中药在单独使用时,会显得太过凶猛,需要另外一方以与之相对的效果进行克制。例如,为了避免艾灸耗气伤阴的弊端,应当在灸疗的同时,加入一些益气养阴的中药。第二,当患者出现阴阳同病、虚实夹杂、寒热交杂等症状时,应采用中医辨证施治,从阴阳、虚实、寒热的不同方面展开治疗。在临床上,在对有上述情况的患者进行治疗时,若是仅仅采用中药或者针灸中的某一治法,那么必然会导致药物之间的药性相互制约,从而不能充分发挥出它们的应有功效。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能够利用针药配合治疗的反效制约关系,从不同方向展开治疗,那么就能够趋利避害,起到相互促进的效果。如果病人是阴虚体质,同时还会出现表虚背冷、身体虚弱等症状。疾病往往容易在外感的基础上与原来的阴虚证相重叠。但如果能在这个时候,采用针药相辅相成的方式,使用滋阴清热的药物,并配以针灸相关的穴位,两种治疗方式同时进行,能够更好地发挥出各自的优势。

综上所述,在“针药并用”中,“针”与“药”具有相同或相似的效果时,应从减少药物的毒副作用或减少针灸刺激入手,最大限度地提高中医疗法的安全性;但在两者功能上存在差异,甚至是矛盾时,则要充分利用两者的优势,以达到改善治疗效果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