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异,尊重异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14
/ 2

关注异,尊重异

李承辉

会理市新安傣族乡中心小学

摘要:每个孩子都是地球上的星星,有的十分亮眼、但更多的只发着微弱的亮光,有的甚至蒙上了一层灰,但只要帮他拂去尘埃,再弱小的星星都能发出耀眼的光芒。正如老师的观点——对于某些特别的学生,在‘差”和“异”的偏重中,一般教师注意的重点常常在“差”,而优秀教师则更加看重学生的“异”。具体的工作中,还是会遇到诸多的困难,有时显得有些有心无力,或者不知道从哪里着手。孩子们总有各种疑难杂症,如何正确引导和惩戒,总觉得自己还需要多学习多摸索。

关键词:关注 尊重 异 真诚

像《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里的安妮老师,用极大的爱心、耐心和毅力,在摸索中将一个心智未开的小女孩培养成才华横溢的少女。但在具体的工作中,还是会遇到诸多的困难,有时显得有些有心无力,或者不知道从哪里着手。孩子们总有各种疑难杂症,如何正确引导和惩戒,总觉得自己还需要多学习多摸索。

一、关注异、发现爱

曾遇到过这样的一位老师。她班上有一位特殊的学生,上课的时候没有任何反应,任何时候只会微笑,朋友只有唯一一个,那位老师尝试和她耐心沟通,但是她似乎听不进去,只会点头或者微笑。尝试和家长沟通后,知道她是发育迟缓。父母均患有精神病,从小与年迈的外婆生活。有一次,全校学生办理社保卡,唯独她没有人带她去镇上(需要坐车一小时)办理,这位老师多次和她外婆沟通,但家里还是没人带她去,实在没有办法,这位老师决定亲自带她去办理。晚上这位老师找到她说“明天我带你去办卡,放学了等着我”她高兴惨了,第二天早上,她早早的就起来打扫卫生了,而且留意到她穿了一条绿色的小短裙,大家都很诧异问她哪儿来的,她说是同学借她的,当然老师就说去换了,镇上很冷不合适,换回自己的衣服。她去换衣服的时候,大家都说还从来没见她这么打扮过自己,这是有多激动能去镇上。放学后她们一起坐了车去镇上,一路上她什么话也不说,一直看着窗子外面四处看,满脸的笑容。到了镇上,一直背着大书包紧跟在老师后面,还四处看周围,满脸的笑容。老师问她来过镇上没有,她说没有。当时想,估计除了家和学校估计没人带她出过门吧!所以寸步不离的跟着这位老师,就这样一直到了回家。从那以后,经常看到她围绕在这位老师身边,周末回家走路还是和别人蹭车都提前和老师说。每天在校园都可以看到她的笑容、性格更加开朗了、说的话比以前更多了。直到毕业,这位老师还联系着她的初中老师,提前交流好这位特殊学生,特别周末离返校,要用特殊的爱去爱她,关心她。接受她的异,尊重异。

再如,在泰国的教育短片《老师的心》,在这部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短片中,年轻女教师班上来了一位患有自闭症的学生小超。自己过去没有学过如何应对,怎么办?女老师针对自闭症的病情,开始阅读《自闭症疗法》等书籍,参加相关的专题培训。在书中,她看到“自闭症患者喜欢看旋转的东西”,于是就用纸风车实验,在得到证实以后,她在教鞭上安上纸风车;在学生家长闹到学校要求开除小超时,她记得书中说自闭症的孩子在某方面拥有惊人的记忆力(特别是能记住很久之前的日期),运用于实践她想法向家长证明了小超具有超强的记忆力,使其他同学和家长尊重小超,留住了小超……年轻女教师的付出改变了小超的人生。

二、真诚尊重异

这些真实的故事,那么引发我们什么启示呢?关注异,尊重异,还需要真诚。真诚注意的,教师无论说什么,总要出自真诚。故事中,老师与这位学生真诚的相处,从教学到生活,从师生关系--朋友关系—亲人般关系。我们看到,她们在以真面目相处。我们在教育教学中要面对学生,说真心话,真诚地说话, 这样的教育才有力量。陶行知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失败没有什么,真诚道歉,为此改进。转过身来,又是一个新的我。有人说过,一个人站在讲台上要有一个样子,人脸是对立的,但感情不能对立。万不可有偏爱偏恶,万不许讥诮学生,以鼓励夸奖为主。不好的学生,包括淘气的或成绩不好的,都要尽力找他们一小点好处,加以夸奖。不要发脾气。你发一次,即使有效,以后再有更坏的事情发生,又怎么发更大的脾气?万一发了脾气之后无效,又怎么下场?你还年轻,但在讲台上即是师表,要取得学生的佩服。

三、端正教育心态,尊重生活中的异

从上面故事中,引发我们应如何关注异,尊重异呢?对于才参加工作的新教师,我觉得,首先对于事业,对于学生,需要怀有敬畏之心,小心谨慎,把教育中的任何事情都当成重要的事,把眼前的事做好,切忌好高骛远,不要眼前的备课上课都没有做好,而空谈爱岗敬业和成名成家的教育理想。对于教育环境,首先的态度是悦纳,不要抱怨自己的单位、抱怨自己的学生,万丈高楼平地起。关注每一位学生,尊重每一位学生,尊重生活。

关于师生关系,首先是尊重,尊重是人与人相处的基本原则,有了尊重的基础,才更容易理解学生,和学生做朋友。尊重学生意味着平等对待学生,不要因为成绩、家庭等原因把学生分等。爱学生就是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为学生多想一点,多关心一点,多付出一点。但爱的同时需要规则,要讲清规则,按规则批评和教育学生,要让学生有规则意识,愿意听规则的,不然就会乱了套。建立这样的规则,需要征求学生的意见,让学生参与;然后和学生订立协议,保证规则落地实处。建立规则不要只约束学生,也要有自我约束,给学生一个尊重规则的榜样。

四、换个角度教育会更好

一位老师曾说过“学情不仅有学科的情,也有生活的情”。许多老师在做分析学生情况时,大多还是停留在学生对先学情况的学科知识和能力的了解和分析了,忽略了学生的生活角度、生活经历的情形,忽略了学生是带着自己的生活、带着自己的经历来学习的。我们通过学习就可能反思我们的生活,如果尊重生活的差异,提升我们的生活,可以使学生形成学习热情和积极性。

这可以给我们什么启示呢?首先要诊断出学生的问题,然后有针对性读一点专业的书,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需要加强教师对特殊教育理论知识储备和专业技能的培训的措施。教师是以教书育人为使命的专业人员,在教书育人中,通过教书传承文化和文明固然重要,但教育的根本和最终目的在于育人,教师工作的专业性应该主要体现为育人的专业性。其次,教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教师而言,“己所欲,示于人”就是要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值得追求的;知道生活中可能更好的选择,更符合伦理的选择,更为科学有效的选择,然后尽可能把选择机会交还学生。我想这也是教师的责任,也是一种最为理想的教育境界。

最后,接纳——宽容,体谅,理解,和睦相处,即能欣然接受他人现实中的状况,理解和尊重他人的差异,愿意与他人产生亲昵、分享、合作、和睦相处的行为。

和谐。相信如果教师能帮到这样一位孩子,能在你一生的教师生活中留下美好记忆。

参考文献:

[1]针对学生个体差异的教学方法试探[J]. 樊文霞.  成人教育. 2010(06)

[2]以学生的差异为契机开展教学活动[J]. 杨磊.中国电化教育. 2007(02)

[3]分析学生个体差异,探索因材施教有效途径[J].吴树敬,叶云屏.外语界. 2006(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