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考场作文中的“就事论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14
/ 2

小议考场作文中的“就事论事”

韩凌云

山西省太原市阳曲县太原新希望双语学校 030108

一、内涵指津:

就事论事,《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解释为:“根据事情本身情况来评论是非得失。”我们这里的就事论事,指的是在新材料作文的背景下,结合文章论点,深入分析所给的材料。即前一个“事”指的是作文材料,后一个“事”指的是结合材料所作出的分析,“论”在这里指的是深入分析。简言之,就事论事就是在文章提出论点之后,结合论点对材料所作出一段深入的分析,为后文“就事论理”奠定基础。

二、方法指引:

“就事论事”可以属于“引论”的第二部分,也可以属于“本论”的第一部分,它存在的意义有两点:一是提醒阅卷教师,学生的作文立意是从材料中得来,二是引导学生通过深入分析材料,进一步打开论证思路,引领思维提升。

学生在实际写作中,究竟如何来进行“就事论事”呢?个人认为有以下几个步骤:

  1. 明确作文的中心论点。学生在第一段中往往要完成“引论”的任务——用某种方式明确提出中心论点,这样作文就可以有的放矢地进行写作。
  2. 读懂作文所给的材料内容。透过现象看本质,用由结果追溯原因的方法,找到题目中材料的内容和作文的中心论点之间的关系,逻辑清楚地用题目中的材料有力地证明中心论点,为下文继续论证提供思路和强有力的蓄势。
  3. 选择正确的论证方法分析材料。一般来说,现在新课标新课改高考背景下的新材料作文,更强调“真实情境下的写作”,所以我们建议学生在“就事论事”时,选择恰当的论证方法,一般来说,常见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综合运用多种论证方法进行论证会使学生的“就事论事”部分变得具体生动形象。
  4. 深入分析材料之后,就“就事论事”部分打开的写作思路,继续完成“本论”部分的写作。一般来说,学生在深入分析材料的时候,会不断地用“纵横交错”的思维发散方式联想到与材料相关的论据,进而引领思维提升,完成作文写作。

    例如吴晗的《谈骨气》一文,我们认为,从第二段至第四段都属于“就事论事”的内容,吴先生引用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这句话,很好地阐释了中心论点中“有骨气”三个字的内涵。接下来第三段从时间横轴的角度来阐述“我们就是这些有骨气的人的子孙,我们是有着优良革命传统的民族”这一分论点,第四段从概念竖轴的角度来阐释“但是,就坚定不移地为当时的进步事业服务这一原则来说,我们祖先的许多有骨气的动人事迹,还有它积极的教育意义,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这一分论点,这就为接下来用文天祥、不食嗟来之食、闻一多三个事例来论证中心论点“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提升了思维品质,打开了写作思路。

又如季羡林的《成功》一文,编者认为,文章第二段至第四段,属于“就事论事”的部分。作者从词典上“成功”释义“获得预期的结果”入手,分析“预期”二字的内涵和外延,从而正面提出中心论点“成功=天资+勤奋+机遇”,之后将“天资”和“天才”进行了对比,说明了自己为什么不使用“天才”一词,从而补充说明了中心论点,为下文“天资”“勤奋”“机遇”三个分论点的提出蓄力,提升了思维品质,打开了写作思路。

三、实战演练:

提示:以下题目请同学们先认真读题,在不看试题的分析和范文的基础上先试着动笔写一段“就事论事”的段落,然后再仔细阅读试题分析部分和学生范文,对照查找不足。

【经典题目一】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韩愈在月夜里听见贾岛吟诗,有“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两句,劝他把“推”字改为“敲”字。这段文字因缘古今传为美谈。古今人都赞赏“敲”字比“推”字下得好,其实这不仅是文字上的分别同时也是意境上的分别。“推”固然显得鲁莽一点,但是它表示孤僧步月归寺门原来是他自己掩的,于今他推,足见寺里只有他孤零零的一个和尚。在这冷寂的场合,他有兴致出来步月,兴尽而返,独往独来,自在无碍,自有一副胸襟气度。“敲”就显得他拘礼些,也就显得寺里有人应门。就上句“鸟宿池边树”看来,“推”似乎比“敲”要调和些。

上面是朱光潜先生的看法。生活中类似这种公认却未必合理的认识有很多,你对此有怎样的联想或感受?请结合材料内容写一篇文章。

要求: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得抄袭套作;不少于800字。

【分析】本文的立意角度是多方面的,可以从“要敢于质疑权威”“公认的未必就合理”“符合实际才能产生正确认识”等角度来确立中心论点,这里不再赘述。编者仅就“就事论事”来谈本文如何展开分析,从而提升思维品质。本文的材料是选自朱光潜先生《咬文嚼字》中的一段论述,内容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推”“敲”事例,那么学生在实际写作过程中,围绕材料中“这不仅是文字上的分别同时也是意境上的分别”这一句话,深入地思考为什么作者认为“推”比“敲”更调和,就会有话可说,进而补充解释中心论点“公认的未必就合理”,为下面的“就事论理”环节做好了充足的铺垫,同时打开了写作的思路。

【学生范文一】节选

韩愈劝贾岛将“僧推月下门”改为“僧敲月下门”成为一段千古佳话。诚然,由“推”改为“敲”,确实更富生机和情趣,然而在这样一个静谧的深夜环境下,哪怕是轻轻叩门也是否有些太过于突兀,有些破坏全诗辛苦营造的意境。况且,僧人为何要敲门?若是寺内无人,他为何要闲来无事去发出噪音;若寺内有人,又为何要如此自私,干扰他人正常休息?无论以情理还是逻辑,这都是根本说不通的。

【学生范文二】节选

“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韩愈建议贾岛将“推”更换为“敲”,只为突显夜之寂静。实则不然,“推”虽鲁莽,但能向读者展示出:“一僧步月归,寺门虚掩时;推门请敲入,孤僧只一人”的画面,由此可以读出诗人于冷寂中步月,兴尽而返,自在无碍的胸襟气度。因此,并非千年以来众人所赞赏的“敲”字的更改好到极致,相反“推”更能体现诗人的心境。凡事需仔细考虑过后方可定论,可见公认的未必合理。

【经典题目二】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春秋时期,齐国的公子纠与公子小白争夺君位,管仲和鲍叔分别辅佐他们。管仲带兵阻击小白,用箭射中他的衣带钩,小白装死逃脱。后来小白即位为君,史称齐桓公。鲍叔对桓公说,要想成就霸王之业,非管仲不可。于是桓公重用管仲,鲍叔甘居其下,终成一代霸业。后人称颂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为“春秋五霸”之首。孔子说:“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司马迁说:“天下不多(称赞)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班级计划举行读书会,围绕上述材料展开讨论。齐桓公、管仲和鲍叔三人,你对哪个感触最深?请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发言稿。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分析】材料里涉及三个历史人物,齐桓公、管仲和鲍叔,选取春秋时期的一个著名历史事件,体现齐桓公不计前嫌、大胆用人、善用人才;鲍叔不求功名、举荐人才、甘居其下;管仲足智多谋、忠心辅佐、助齐成霸。题目材料对三个人物各有介绍,引用孔子、司马迁的话评述齐桓公的历史功绩,管仲的辅国之功和鲍叔的知人之能。设置班级读书会的具体情境,要求学生围绕材料讨论自己感触最深的人物,写作任务为结合感受和思考写一篇发言稿。

【学生范文】节选

君子“成人”亦“成己”

或许很多人无法理解鲍叔牙的千古流芳: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其身侧运筹帷幄之人并非鲍叔牙;鲍叔牙甚至将自己的位置让与管仲,甘居其下。这样的“无甚功绩”的鲍叔牙,却能为史书大书特书。这是争强好胜的现代社会和时下持有浮躁心态的人们百思不得其解,甚至质疑的。

但我觉得,鲍叔牙之所以能够“成己”,正在于他能够“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