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高产种植技术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14
/ 2

大豆高产种植技术探讨

崔兴华

北大荒集团黑龙江嫩江农场有限公司、黑龙江省黑河市、164300

摘要:因地制宜选种、选地,科学的田间管理在大豆种植中至关重要,同时要做好科学施肥与合理灌溉,运用综合防治手段进行病虫害防治,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大豆种植的优质高产,为人们提供高质量的大豆产品。基于此,对大豆高产种植技术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大豆;高产;种植技术

引言

大豆的生产不仅影响着农户的经济收益,更影响着社会市场中的大豆供应及社会稳定。近年来,随着我国大豆种植效率的不断提高,已经能够满足人们生活的实际需要。大豆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与其他作物不同,大豆种植适合深耕方式,要提高大豆种植的产量,应合理选择土地、正确播种、除草、防治病虫害等,强化大豆种植田间管理,增加经济效益。

1大豆种植现状

大豆种植在我国分布较为广泛,种植历史悠久,是我国多省份的主要经济作物。大豆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营养物质,是非常理想的高质量食物。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由于粮食作物的生长规律,大豆和玉米是公认的高产作物,综合近10年的数据,相比较之下,2012—2016年,我国大豆产量基本维持在1200万t~1300万t;2013—2015年,大豆的种植面积、产量都有一定程度的下降;随着技术的创新,2016年以后,我国的大豆产量突破了1500万t,可以看出2016—2020年,我国大豆年产量比较稳定;2020年以来,受种植效益和农业结构调整等因素的影响,由于农户对于玉米的种植积极性较高,叠加2020年玉米价格优势明显的影响,我国大豆供给市场有所上涨,产量由2019年的1809.14万t,提高到了2020年的1960.18万t。虽然种植面积及其产量均有所下降,但2021年全国大豆种植面积为1.26亿亩,产量为1640万t,还是比较稳定的。

2提高大豆种植生产效益的栽培技术

2.1播种技术

采用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这种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可以充分利用两种农作物的差异,解决农作物争地、争夺养分的问题。大豆属于矮杆作物,玉米属于高杆作物,根据不同农作物生长发育的特点,在种植2行玉米后种植2行~4行大豆,这样不仅不会影响两种农作物的光合作用,增加了农作物的光照、通风条件,提高了玉米的抗倒伏能力,而且可以节约土地资源,充分利用大豆的固氮作用,为玉米提供养分,改善土壤的结构,适合机械化作用,有助于提高单位面积农作物的产量,提高大豆玉米复合种植经济效益。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适合机械化作业种植模式为4∶3模式,农作物带宽为3.5m,玉米行距为0.55m,大豆行距为0.4m,大豆玉米间距为0.6m。夏播玉米一般在6月播种,夏播大豆生育期比较短,适时早播,播种过晚,容易影响到大豆产量。玉米的播种深度控制在3cm~5cm,播种株距为12cm~14cm;大豆播种深度为3cm~4cm,株距控制在9cm~10cm。根据当地的气候,在雨后适时播种。如果出现干旱情况,可以先浇水后播种,确保土壤的墒情,以免造成土壤板结。

2.2大豆窄行密植高产高效种植技术大

豆窄行密植高产种植技术包括垄作密植高产种植技术和平作密植高产种植技术。该项技术是在吸收、消化、利用国外大豆窄行密植技术的基础上,在玉米秸秆翻埋还田下,以半矮秆(或矮秆)大豆品种为突破口,吸收了垄三种植技术中的深松、分层侧深平衡施肥、化学除草技术和精量点播技术而形成的集良种、良法、良制、良田于一身的大豆高产种植技术模式。大豆窄行密植高产种植技术打破了传统的“高秆品种、宽行种植”的思维定式,以半矮秆(或矮秆)耐密植专用大豆品种为基础,技术要点包括:第一,缩小行距,将原来65~70cm垄距改为45、38、30cm或19cm的行距,或者在大垄(110cm3行、130cm3行或4行)种植;第二,扩大株距,将原来5cm株距增加到9~12cm,构建成“密中有稀、稀中有密”的合理群体结构;第三,增加密度,保苗密度由原来25~30株/m2增加到35~60株/m2,实现植株在田间均匀分布,提高光能利用效率。该项技术具有增产效果明显特点,技术适合黑龙江省各生态区

2.3土地的选择和整理

要实现大豆的高产,需重视土壤整理环节,根据大豆的习性与生长需要选择合适的种植区,使土壤肥度与松散度能够满足大豆生长需要。我国地域辽阔,种植大豆尽量选择土层较为深厚的沙壤土,便于大豆在生长过程中更好地吸收养分。同时,注意不能在同一片土地上连续种植大豆,要与其他农作物轮作,实现生产效益最大化。通过改善土壤层的水分、养分,促进表层的有机物质溶解,提高土层的养分利用率。种植过程中,要重视土层的平翻,促进土地熟化,从而使土壤中的养分能够被大豆的根系更好地消化和吸收。特别要注意的是,在平翻土壤时,松土尽量要深一些,以便把病虫和杂草等深埋在土壤中,尽量降低土壤中的有害成分。将土壤化垄,目的是强化土壤层次,增强其抗旱和抗涝能力。土壤要定期做好耙茬工作,对土层进行浅翻,借助机械化的力量,实现深松目的。一般来说,垄底深度是15cm;垄沟深度在30cm~35cm之间,可适当深度耙茬。

2.4后期管理

(1)生育期追肥,大豆的分枝期至开花初期,可进行一次追肥。每公顷施用氮磷钾三元复合肥45kg,垄沟撒施,之后蹚地覆土,防止肥料流失。在土壤肥力低、大豆幼苗生长瘦弱、封垄较为困难的地块,应适当喷施叶面肥。常用作叶面喷施的肥料有尿素、磷酸二氢钾等,浓度为1%~2%;微量元素硼、锰、铜、锌盐类浓度一般为0.1%,钼酸铵的浓度为0.01%~0.05%。如土壤比较肥沃,基肥、种肥充足,大豆生长健壮,可以不用追肥,但应注意防止徒长、倒伏。(2)水分管理,大豆花荚期是需水临界期,此时土壤水分缺乏对生产的危害较大,因此田间持水量宜保证在最大持水量的80%以上,而鼓粒期则不小于70%。雨水调和的年份一般不需要浇灌,特别干旱情况下要及时灌溉。开花期、结荚期、鼓粒期为需水关键期,采用喷灌或滴灌的方式适当进行灌水,保证大豆正常生长,灌水的标准为土壤湿润,田间不积水,之后进行浅蹚,防止土壤板结,增加土壤透气性。

2.5科学施肥,合理灌溉

要保障大豆植株的安全绿色与高产优质,科学施肥是最关键因素。在施肥中要选择绿色有机肥料,同时大豆种植要长期实现安全绿色、优质高产就必须结合土地耕翻大量施入有机肥,提升土壤肥力,可采取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的方法,为大豆的安全绿色、优质高产提供充足的肥力,促进大豆生长。通常情况下结合整地每公顷施腐熟有机肥30t,施用化肥可采取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依据测土结果确定施肥种类、方式与数量,以保证大豆品质与产量。合理灌溉也是大豆增产提质的主要因素,要根据当地气候、地势特点以及大豆不同生长期的需水规律合理灌溉,遇连续干旱天气要适当增加灌水量,对于低洼地块如果出现积水,为防止出现落花、落荚、倒伏等问题,要及时进行排水。

结束语

大豆属于豆科,大豆属一年生草本,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蛋白质含量达到35%~40%,远远高于其他植物,同时大豆中还有脂肪、碳水化合物、胡萝卜素、异黄酮、核酸等营养物质,有助于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大豆拥有五千多年的栽培历史,大豆作为重要的粮食作物,在全国范围内广泛种植,大豆可以用于制作各种大豆制品、榨取豆油、酿造酱油、饲料等,是良好的食物、饲料、工业原料。大豆在种植过程中,受到自然气候、病虫害以及栽培管理等影响,造成大豆产量低、品质下降,影响到农户的种植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张怀凤.浅谈大豆高产栽培技术[J].农业技术与装备,2018(07):86+88.

[2]马越雁.论大豆高产种植技术[J].农民致富之友,2018(14):175.

[3]何海明.大豆高产栽培技术研究[J].农民致富之友,2018(15):9.

作者简介:崔兴华(1985年6月30日),男,汉族,本科学历,现有职称:高级农艺师,研究方向:绿色种植、保护性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