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猪腹泻的原因、类别与治疗方法解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14
/ 2

仔猪腹泻的原因、类别与治疗方法解析

罗庆

合江县农业农村局九支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四川泸州,646205

摘要:仔猪腹泻是指初生仔猪在吃奶和出生后几天内发生的一种以消化不良为主要特征的疾病。这种疾病在养猪生产中较常见,而且也是影响猪场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本文将对仔猪腹泻的原因、类别和治疗方法进行分析,为养猪场提供参考。

关键词:仔猪腹泻;原因;类别;治疗

仔猪腹泻是一种由多种因素引起的疾病,主要是由于仔猪自身免疫力低,胃肠道发育不成熟,消化能力差,饲料转化效率低以及母猪感染某些病毒等多种因素引起。仔猪腹泻的临床症状主要有腹泻、脱水、消瘦和全身衰竭等,严重时还会导致仔猪死亡。本文对仔猪腹泻的原因、类别和治疗方法进行分析,并介绍了母猪健康管理和母猪人工饲养管理等相关措施,以便提高仔猪成活率。

一、仔猪腹泻的类型和常见病因

(一)传染性仔猪腹泻

1、饲养管理不善:包括圈舍卫生条件差、温度过低、湿度过大、通风不良、过食、断乳早,过早断奶等;

2、饲料营养缺乏:饲料中缺乏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尤其是缺乏维生素B1,从而使仔猪抵抗力下降,容易感染致病;

3、消毒工作不到位:一些猪场在仔猪断奶时没有及时进行消毒处理,也有的猪场消毒工作不到位,使仔猪易感染致病;

4、其他疾病的影响:包括猪体虚弱,抵抗力低,受凉或饥饿,应激因素,如天气突变等;

5、各种病菌的感染:包括沙门氏菌、大肠杆菌、弯曲杆菌、副猪嗜血杆菌和其他细菌感染等[1]

(二)非传染性仔猪腹泻

1、非传染性仔猪腹泻的主要临床表现为消化不良、呕吐、腹泻等,根据其发病原因,又可分为寄生虫性腹泻、细菌性腹泻和病毒性腹泻。寄生虫性腹泻:在母猪怀孕期和哺乳期,若不注意对仔猪进行驱虫,导致仔猪体内寄生虫过多,特别是母猪体内的蛔虫、绦虫、鞭虫等寄生于小肠中,都会导致仔猪出现消化不良、腹泻等症状。

2、细菌性腹泻:细菌是引起仔猪腹泻的主要因素,猪感染了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弯曲杆菌等细菌后,都可能导致仔猪出现腹泻症状。

3、病毒性腹泻主要是指由猪病毒引起的仔猪腹泻,在我国发生较多的猪病毒性腹泻是蓝耳病和伪狂犬病。仔猪感染病毒后,不仅会出现严重的消化道症状,同时还会出现精神沉郁、体温升高、食欲不振等症状,死亡率较高。

(三)应激性腹泻

仔猪断奶后易受各种因素的应激,如环境温度变化、饲养密度过大、混群或混饲、运输、转栏等,常引起仔猪腹泻。应激反应的产生机理尚不完全清楚,一般认为与下述因素有关:仔猪对环境温度的适应性差,体温调节能力弱,环境温度的突然变化能引起仔猪强烈的应激反应;仔猪对饲料的消化吸收功能还不完善,容易发生消化不良而出现腹泻;仔猪胃肠神经调节机能发育不完善,对营养物质消化吸收能力差;仔猪对外界刺激敏感,常因环境温度、噪音、惊吓等而引起强烈应激反应,仔猪对应激因素敏感,应激反应后易继发其他疾病。

二、仔猪腹泻的治疗方法

仔猪腹泻可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腹泻。轻度腹泻是一种自限性疾病,病情较轻,可采取人工哺乳的方法来治疗,如添加抗生素、给仔猪饮用补液盐水等。中度腹泻是一种急性传染病,病情较重,治疗难度较大。重度腹泻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必须及时采取措施。治疗原则主要有以下几点:

1、仔猪腹泻主要是由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的,治疗时应及时控制继发感染,选择广谱抗生素和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可以使用蒙脱石散和黄连素治疗[2]

2、仔猪腹泻可以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治疗时应针对病因进行处理,实施补液、抗菌等,并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治疗,比如诺氟沙星、恩诺沙星、庆大霉素等,其临床施治效果不错,或磺胺类药物对革兰氏阴性菌,也具有不错的抑制效果。

3、仔猪腹泻可分为细菌性腹泻和非感染性腹泻,治疗时应针对细菌引起的腹泻进行处理。补充体液是此病治疗的关键,可以利用补液盐,其成分主要包括葡萄糖、水、氯化钾和小苏打及氯化钠。

4、在日常饲养管理中,要做好母猪和仔猪的日常管理工作,保证母猪正常排卵,避免母猪出现流产、不孕等问题;加强仔猪的饲养管理工作,保持猪舍干净卫生。同时要做好猪舍的防寒保暖工作,减少仔猪受到寒冷刺激。

三、仔猪腹泻的预防措施

(一)改善仔猪生长环境

在仔猪断奶期间,猪场应尽可能改善仔猪生长环境,以减少疾病的发生。保证猪舍清洁、干燥,保持适宜的温度、湿度和通风,做好猪舍的消毒工作,提供营养全面的饲料,不可饲喂发霉变质饲料,补料要定时、定量。对母猪进行营养调理,满足仔猪生长需要,提高仔猪免疫力,给仔猪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减少环境应激。

同时,要做好仔猪补饲工作,减少因饲料质量差而引起的腹泻,对断奶仔猪进行科学护理,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采取综合措施做好猪场环境卫生工作,防止病原菌传播和发生疾病,对个别免疫力较差的仔猪要单独饲养、单独饲喂[3]

(二)加强妊娠期母猪饲养

妊娠期母猪饲养管理主要包括:科学、合理的饲喂制度;注意母猪的采食量;保持圈舍清洁,温度适宜;定期消毒等。

合理饲喂。母猪妊娠期要保持圈舍清洁卫生,防止圈舍潮湿,夏季注意通风,冬季做好防寒保暖工作。怀孕后期要保证充足的营养和饮水,给母猪提供充足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以增强母猪体质和抵抗疾病的能力。

适时配种。要根据品种特性和母猪体况合理配种,防止过肥过瘦。

防止妊娠后期和哺乳期母猪过肥或过瘦。妊娠后期应减少精料喂量,增加青绿饲料喂量;哺乳期要加强营养,喂给优质全价配合饲料。

做好预防接种工作。母猪产前20天、产后7天各注射一次仔猪腹泻疫苗,以防仔猪拉稀。

(三)加强自主管理

母猪分娩后,特别是分娩后1天内,要保持环境安静,减少仔猪应激。母猪产后,应做好仔猪保温、防止粪便污染等工作。仔猪出生后,应及时放入母猪圈舍内,使其能尽早吃上初乳。出生后2~3天内,应在固定的位置上进行哺乳。最好让仔猪躺着吃奶,这样可减少应激。哺乳时要注意母猪的乳房是否有红肿、压痛、发热等现象。若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进行处理。哺乳仔猪应人工辅助吃奶,直到吃完为止。

(四)定期驱虫

对仔猪进行驱虫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目前使用较多的驱虫药物有伊维菌素、阿维菌素乳剂等。对仔猪进行驱虫前,应仔细观察仔猪的粪便,若发现虫体,应立即进行驱虫,同时要注意检查母猪粪便是否有虫体,在驱虫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且不要出现应激反应。

对于仔猪来说,驱虫后的粪便也不能随意丢弃,应及时收集起来进行集中处理,尤其是对于一些人为污染的粪便更要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另外还应观察仔猪是否有异样症状出现,若有异常情况发生,立即采取相应措施处理。

(五)免疫接种

在仔猪断奶前,应进行免疫接种。我国规定母猪在产后10天内对仔猪进行初乳接种,所以仔猪出生后2-3天就应该开始免疫接种。在我国,母猪产后5-7天,仔猪出生后20天,就应该对仔猪进行免疫接种,但也有一些猪场要求在仔猪出生后10-15天内进行免疫接种。而对于一些疫病来说,如猪瘟、伪狂犬等,建议在仔猪出生后1-2周进行免疫接种。

疫苗免疫接种后的第二天至第七天,是疫苗的最佳免疫期。此时,猪群产生抗体的能力最强,疫苗的效果也最好。但在实际生产中,有些猪场为了节省成本,会选择在仔猪断奶前就对其进行免疫接种。这种做法会造成仔猪体内产生抗体不足或者过强而无法产生足够抗体而导致其抵御疾病的能力下降,从而增加了仔猪发生腹泻的概率。

结束

仔猪腹泻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仔猪胃肠道发育不成熟、营养不良、环境条件变化和疾病等因素引起。因此,在猪场的饲养管理过程中,应加强对仔猪的饲养管理,在保证仔猪健康成长的同时,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参考文献:

[1]王倩倩,邹晓宇,许晨旭,等.解析仔猪腹泻的原因、类别及其对应的治疗方法[J].中国动物保健,2022,24(12):15-16.

[2]张朋朋.猪腹泻的预防与治疗[J].今日畜牧兽医,2023,39(04):111-113.

[3]徐彦军.猪常见腹泻疫病诊断和防治技术[J].吉林畜牧兽医,2023,44(04):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