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趣激学,培养文化自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14
/ 2

以趣激学,培养文化自信

郑惠兰

浙江省兰溪市云山小学321100

【摘要】2022年新的课程标准在课程内容部分,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确定为第一主题,在主要载体部分,明确规定了汉字、书法作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凸显了汉字书写教学在语文课程中的重要地位。写好汉字,有助于培养文化自信,坚定对中华文化生命力的信心。对于小学生来说,写好汉字的关键在于培养对汉字的兴趣。笔者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对学生写字兴趣的培养:一、从对汉字的字源探究中感受到的趣味。二、从汉字的结体艺术中体验到美感,激起书写的兴趣。三、从古今书法家勤学苦练书法的故事中寻找兴趣。四、从宽容、积极的评价中找到自信的快乐。汉字书写,在探究中寻找趣味,在兴趣中找到快乐,在快乐中培养自信。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汉字  书写  兴趣  文化自信

汉字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其音形义相互结合的特殊形式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立于世界文化之林的智慧,汉字独特的书法艺术更是中国民族文化的瑰宝。写好每一个汉字是一个中国人的基本文化素养,有助于培养文化自信,同时也是中小学生语文学习的重要任务。作为一个语文老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认认真真写好每一个汉字,让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以其美丽的面貌展现在世人面前,这是我们光荣的任务和使命。

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写好汉字呢?我认为首先在于培养学生对汉字的兴趣。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认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郭沫若曾说:“爱好出勤奋,勤奋出天才。兴趣能使我们的注意力高度集中,从而使得人们能完善地完成自己的工作。”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也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基于这一点,我认为培养学生的写字兴趣,是学生写好汉字的关键。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点自己在这一方面的粗浅认识。

一、追溯汉字本源,引发学生对汉字字源产生兴趣。

(一)从汉字的悠久历史中体验民族自豪感。

中国的文字从出现至今,经历了早期的图画文字、甲骨文字、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以及印刷术发明后为适应印刷要求而逐渐派生出来的各种印刷字体等漫长的发展历程,已有四五千年的历史了。在其发展演变的过程中,每一个阶段的汉字都有不同的造型特点,汉字的每一笔一画,一个符号都有其演变的途径和丰富的含义。学生在了解了汉字的发展演变历程后会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这对学生学习写汉字,写好汉字必将产生深远的动力。

(二)汉字的独特造形艺术中寻求灵感。

汉字是独立于世界文化之林的独特的文字,其创作和形成有其特殊的渊源。一般来说汉字的造字方法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象形造字法作为最基本的造字方法使汉字的形体与字的含义紧密结合在一起,赋予了汉字独特的魅力。许多汉字最初就是由一幅幅生动的画面演化而来。了解汉字的这一特点,使学生能从看似单调的汉字中吸取艺术的灵感,增进对书法艺术的理解,从而产生对书写的热爱。

二、引导学生对书写过程产生兴趣。

汉字作为一种独特的象形表意文字,其书写过程也有其自身的规律。了解汉字的书写规律有助于学生对书写汉字产生兴趣。

(一)从基本笔画的书写中找到乐趣。

汉字由八种基本笔画构成即点、横、竖、撇、捺、挑、折、勾。每一种笔画就像具有生命和灵性,写法多样,形态各异、婀娜多姿。笔画之间讲究笔势的呼应,形态的互补,如横”乃字之主画,有长短横之分,长横起笔、收笔稍重而缓,中间长而轻,形如扁担,写法较快;短横短而粗,起笔轻顿笔种,笔势上仰,状如飞石。“竖”在汉字中起支撑的作用。它有悬针竖和垂露竖两种。这两种竖法一定要写直,不能歪斜,否则就会重心不稳。而两种竖画收笔不同,造成的笔势也不相同。学生在学习这些基本笔画的写法时比较枯燥乏味,容易倦怠。我就游戏和多媒体课件的直观教学,使学生寓练习于游戏之中,久而久之,耳濡目染,写法也能掌握个八九不离十。一旦习惯成自然后,不断的描摹能使人感受到汉字的形体之美。

(二)从汉字的结体艺术中得到审美乐趣。

汉字是由不同的笔画、部件组合起来的独体字和合体字。其笔画、部件之间的穿插避让是一个错落有致的整体。了解汉字的结构规律,才能把汉字写得整齐、紧凑、漂亮。在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中,我多采用范写例字加讲解的方式,让学生在模仿中学习,在比较中审美,在欣赏中掌握特殊汉字的结构规律。慢慢地,学生学会了欣赏汉字,在书写中也就逐渐注意起自己对汉字形体的控制。

三、在形式多样的活动中感受到追随榜样的乐趣。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学习榜样的树立能很好地解决“学要有对象,赶要有目标”的问题。在帮助学生寻找学习榜样的过程中,我主要通过以下三种途径:

(一)在故事中寻找古今书法家的榜样。

中国的书法艺术源远流长,古往今来历史上不乏书法家勤奋苦学终成一代大家的故事。在教学中,我经常给学生讲一些书法家苦学成才的故事,如“柳公权戒骄成名”“王羲之临池学书”等。让学生在故事中找到书法家的榜样,明白写字重在勤奋,“只要功夫真,铁棒磨成针”的道理,勉励自己立下志向,勤奋苦学。

(二)在教学中以身作则,使自己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

孔子在教育理论上有一句名言“其身正,不令而从;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在教学中时时处处以身作则,以自己的言行作为学生的模范,使自己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因此,我在平时的教学中无论在书写板书、批改学生作业还是在与学生的交流谈话中,我都会端端正正地书写每一个汉字。以自己的热情点燃学生对书写的热情,以自己的书写态度影响着学生对待写字的态度。在自己潜移默化的影响下,班级的同学们逐渐形成了“提笔即是练字”时时处处要写好字的良好风气。

(三)在观摩、比赛中寻找身边的同龄人榜样。

在所有的榜样中,同伴的榜样力量是最强的。为此,我积极组织学生参加一些观摩、比赛活动,让学生欣赏优秀的少儿书法作品,在观摩中找到与自己年龄相差不大,在书写方面有优秀表现的同伴作为自己学习的榜样,树立自己赶超的信心。并且也经常在班级里、小组里自己组织一些写字比赛,让学生找到自己身边随时看得见的学习榜样,使自己的学习行动随时有样可依。

四、在宽容、积极的评价中找到自信的快乐。

练写汉字是一件枯燥乏味的事情。而小学生情感、意志力相对来说都不太稳定。如果一味单调乏味地进行练习,时间长了难免会产生厌倦、烦躁的心理。

这就需要我们在评价小学生的书写时尽量采用委婉、中肯、宽容的态度,经常给予积极的评价,以树立起其学习书法、写好汉字的信心。因此,在评价学生的书写作品时,我给自己树立起一个“带高帽”的原则,只要是学生认真书写的作品,我一定要从中找到一些有价值的东西加以肯定和赞扬。例如“一个字的结构平正”、“这个字的笔画有力度”“写的态度比较认真”“与XX书法家相比只差了那么一点”等等话语总是经常挂在我的嘴边。即使是指出学生书法作品的不足之处,我也是尽量采用委婉的口气,如“如果再慢一点,笔画就会更到位了”、“要是左右两部分再靠拢一点点,这个字就非常漂亮了”等。在批改学生的写字作业时,我也十分注意给予积极的评判,我经常采用打圈的方式来肯定学生的书写作业。经验证明,小学生最喜欢打圈,整个字结构安排得当打一个圈,对于特别值得赞许的打双圈,结构安排基本得当,某些笔画写得较好可打一个小圈,既使只有一笔写得好,也要在这笔上打上圈。对于没写好的字,也不要打"x",而要在旁边打一"竖",可同时用红笔修改,也可用红笔写出范字。一发到作业,学生往往迫不及待地开始数、比较圈的个数,兴奋、自信的笑容荡漾在眉宇间。在老师积极的评价和批改中,学生的自信心得到了满足,对于写字的热情更高了。相信我们给予的鼓励的风帆一定能助学生在学习书法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以上是我在“培养文化自信,鼓励写好汉字”的实践中探索的一些做法和经验。实践证明,这些做法在培养写字兴趣,提高写字质量上是有作用的。当然,培养写字兴趣,提高写字质量的途径还有很多。我将继续探索下去。

参考文献

1.2022年版《语文课程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

2.《汉字学通论》郑廷植著 福建人民出版社 2006年8月

3.《中国书法》邱振中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年6月

4.《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林晓汶著 上海远东出版社2003年8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