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术后护理——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14
/ 2

骨科术后护理——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

张姗姗

 临汾市中心医院  041000

血管壁受损、血液淤积、血液高凝状态是导致静脉血栓形成的重要原因。高龄、长时间卧床、手术、外伤、产后、静脉栓塞等病史发生深静脉血栓的风险比较大。对骨科患者而言,长期卧床和长时间的手术,很容易引起静脉血流缓慢,成为深静脉血栓发生的高风险群体。而在同一时间,股骨干骨折,髋部骨折和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其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也较高。

一、什么是深静脉血栓

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严重病症,主要见于下肢。大部分的骨科病人在治疗过程中都会有长时间的卧床。如果长时间卧床,由于人体内的血液在下肢静脉出现了不正常的凝集,引起了静脉血的回流障碍,从而形成了下肢静脉血栓。若不能得到有效的处理,一旦发生血栓脱落,极有可能引起肺部的栓塞,从而危及病人的生命。但是,大部分深静脉血栓的临床表现并不典型。有调查显示,在有血凝块的45.9%的病人与48.4%的没有血凝块的病人均有腿部疼痛,并且在两个人群中均可检出其它的症状,如肿胀、腿部麻木、发热或发红。这类临床表现与手术中所发生的很容易相混淆。

二、发生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1、年龄

年龄大是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一个独立风险因子,60岁以上的老年病人更容易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这与老年病人手术后身体的调整有关;血管阻塞是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重要原因。有研究表明,60岁老年病人手术后出现 DVT的几率是正常人群的2倍。结果表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病率会随著[1]年纪的增大而升高,50至69岁的病人是49岁以下病人的5倍,70岁以上病人的危险是10倍。

2、肥胖

另外,在骨科术后发生深静脉血栓的风险较大。与正常人群相比,肥胖者有较高的下肢 DVT发生率。有调查显示, BMI大于或等于30 kg/m2,可以将 DVT的发生危险提高6.99倍,并且BMI值越高,DVT的发生率越高。

3、外科手术

外科是一种侵入性的手术,对病人的血管有很大的伤害,影响了病人的凝血-纤溶系统的平衡,导致了血液的高凝固。血流速率较低,与深静脉血栓(DVT)的三个主要原因相吻合,而病人手术延迟,止血带使用时间过长,麻醉时间过长、术后制动、输血、使用高渗药物都会导致血块凝固,从而导致血栓的形成。

三、怎样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1、基本防范措施

(1)卧位:病人回到房间时,可以将两条腿向上抬高20~30°,这样可以借助地心引力的作用,加速血管的循环,避免膝下放置硬枕,对下肢深静脉的血流造成不良的影响。通过对患者的腿部进行按摩,从远到近的方向对患者的肌肉进行按压,从而加快血管的血流。建议病人早期积极地进行脚趾的运动,并且积极地进行深呼吸和咳嗽。鼓励病人生命体征平稳的情况下,尽量早点下床,多做肌肉运动。建议吸烟的人不要吸烟,以免受到尼古丁等的影响而导致血管的收缩,从而导致血液的粘度增大。

(2)疾病的监测:根据病变部位皮肤的温度、颜色及肿胀情况进行监测;控制好血糖、血压。

(3)对血管的防护:对肢体及骨盆附近的静脉进行轻柔细致的手术,以免造成静脉内膜的损害,由于下肢静脉栓塞的发病率是上肢的3倍,所以应尽量避免对腿部的动、静脉进行穿刺。对于长时间的静脉注射,应尽量避开同一部位和同一静脉的重复注射。为了防止出现局部血栓,在拔出针后,不要压迫太久。

(4)膳食调整:手术后以“活血化瘀”为主,以茄子,冬瓜,西瓜等活血利水者多食;可以喝绿豆汤,还可以多吃一些粗纤维的食品,这样可以减少血液的粘稠程度,同时也可以减少大便时的腹部压力。

(5)多喝水:建议病人喝一定数量的水,以稀释血液,达到生理上防止血栓形成的作用。

2、医药防治

药物防治在手术后4-6小时,在医生的指导下,给病人皮下注入一种小剂量的低分子肝素,第二天再给病人一次,每天1次,持续7-10天。在给药过程中,密切注意病人肢体的肿胀程度,颜色和感觉;在抗凝治疗过程中,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大出血,需要控制补充液体的速率,对血液中的凝血酶原时间和血常规进行监控,还要对牙龈、鼻子和手术切口进行密切关注。

3、机械预防

(1)加压弹性袜子采用了专门的压差结构:从脚踝开始,慢慢地往上拉,利用腿部的肌肉,给血管带来的压力,让静脉的血流回到心脏,保证了腿部的血流。

(2)空气压力疗法:利用周期性的增压和降压的力学效应,加快了下肢静脉的血液流动,加快了淤血的清空,并防止了凝血因子的积聚和与血管内膜的粘附;它可以有效地防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3)足底静脉泵足底静脉泵主要由中心控制器、通气软管和充气脚套组成,在足部无法活动时,中心控制器通过在极短的时间内对足底上的脚套充气放气,以压缩足部肌肉,模仿人体正常行走时足部的肌肉收缩状态,促进血液回流,防止血液淤滞,消除水肿。

(4)四肢机能训练:防止血栓形成,要在“早期”把握好这个重点,对于病人,在手术之前,通常从住院时就指导病人做相应的四肢运动训练;在手术结束后,病人可以开始做一些简单的肌肉训练,包括下肢的肌肉功能锻炼,以及脚踝的“踝泵运动”,可以让病人的腿静脉血液流动加快百分之六十。

(5)呼吸机能训练:在住院初期,要积极引导病人做各种类型的呼吸运动,如唱歌、吹口哨、吹气球等,促进血液循环。

、深静脉血栓的护理要点

⒈务必要躺平,将患腿抬高20度至30度,以促进静脉回流。避免碰撞患肢,翻身时动作不宜过大。

2、吃低脂肪、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不要使劲排便。避免出现因为腹部压力的增加而引起的血栓脱落,从而引起肺栓塞的发生。

3、禁止在血栓形成的早期给予患肢热敷和按摩,热敷和按摩可能导致血栓脱落,引发严重后果。

4、每一次换药时,都要对受检者的腿部进行测量,并对受检者肢体的直径和皮肤的颜色和温度进行严密的监测。

5、尽量让病人知道喝水的意义,并建议病人每天喝水1500-2500毫升,肾衰患者适当饮水。

6、要注意出现肺栓塞的时间,通常是在出现血栓后1-2星期以内,而且多是在久卧后开始活动的时候出现。如果病人出现胸痛,呼吸困难,血氧饱和度降低,就要注意有可能出现了肺栓塞,要做好抢救准备。

我们要高度关注骨科术后的静脉血栓防治,骨科的护士和医师都认识到了DVT的预防性护理的重要意义,必须要对DVT的预防性护理管理进行积极而又高效的实施,并且要让血栓病人对其有关的知识有更多的认识;规范预防血栓,是医护患的共同目标。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