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实践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14
/ 2

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实践研究

潘琼柳

雷州开放大学   

摘要:自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便十分注重教育行业的发展。国家自推出了九年义务教育等政策开始,社会公众整体的文化认知不断上升,尤其是近年来,我国每年毕业的高等院校专业人才的比例不断增加。与此同时,人才的就业压力也在不断上升,社会对综合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为此,我国推出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以此来为人才的培养指明方向。其中格外强调鼓励高等院校实施校企合作,强化人才的实践能力、专业能力,培养综合型人才,有效提升人才自身优势,培养社会需求的专项人才,进而推动我国教育行业的发展。另外,现阶段校企合作模式仍需不断优化,音乐专业人才的培养应朝着“双师型”方向发展,使音乐专业人才能够具备一定专业理论以及较硬的专业能力。基于此,本篇文章对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实践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实践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社会各界对学龄前儿童的教育越来越重视。学前教育作为我国学制的第一阶段、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必然对我国教育事业的整体发展,尤其是基础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与影响。在这种形势下,对学前教育音乐教师教学能力也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为社会主义幼教事业培养出更多优质的音乐教育人才也成为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现阶段最为重要的任务。虽然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较快,但存在地区发展不均衡,学校发展不同步等现象,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教育理念、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等均不够完善,存在师资配备不合理、学生音乐知识基础薄弱等问题,导致高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与职业岗位需求脱节。因此,高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育要结合高职教育的特征和音乐专业人才培养需求,探索更为高效的音乐教学方法,提升人才培养水平。

一、项目化学习简介

美国巴克教育研究所把项目化学习(Project-Based Learning,简称PBL)定义为一套系统的学习方法,关于概念的定义有很多,在国内也有不同的翻译,结合国内现提出的学习素养理论,本文采用夏雪梅博士提出的“项目化学习”的界定,指的是“学生在一段时间内与学科或跨学科有关的驱动性问题进行深入持续的探索,在调动所有知识、能力、品质等创造性地解决新问题、形成公开成果中,形成对核心知识和学习历程的深刻理解,能够在新情境中进行迁移”。项目化学习是一种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以小组合作方式探究及解决项目任务的学习方式。它追求真实问题的解决,从而引导学生了解所学知识在具体情境中如何运用。通过学习和合作,在探索过程中,学生不仅掌握了核心知识,也能了解学习的过程与方法以及如何解决问题,并看到知识在真实世界的运用与意义,同时在探究过程中,学习如何沟通、合作、我管理,通过对成果的评价,培养创新思维,真正将核心素养的培养落到实处。

二、高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开发与建设现状

第一,在音乐课程设置中,部分职业院校仿照高校音乐学院的授课模式,采取将声乐课、视唱与乐理课、音乐欣赏课分科独立教学的方式,课程之间无关联及相关元素的渗透,脱离了当今幼儿音乐教育的实际需求,学生片面地追求某一项音乐技能,阻碍了音乐知识结构的整合和优化第二,学前教育专业的生源存在问题,大多数学生来自普高、职中,大多数学生没有音乐基础,出现了大量“谱盲”“音盲”。授课时间有限制,每个学期开设的音乐课程无法弥补学生基础缺陷,学生理论基础薄弱,不能做到举一反三。第三,教学师资队伍存在问题,目前高职院校师资团队不稳定,学前教育专业应聘人员多为专业音乐学院毕业生。教师虽在音乐方面有专业优势,但大部分人不了解学前教育音乐的特点,按照专业院校的方式授课。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音乐素质低、音乐课程的课时有限,这种教学模式既造成人力资源和教学资源的浪费,又不能满足幼儿音乐教育的需求。

三、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实践研究

(一)深入理解音乐技能课程模块

1.歌唱技能

幼儿教师应当具备歌唱表演及歌唱教学的基本能力,即歌唱音准、节奏准确,声音圆融、自然、优美、动听,歌唱状态积极、饱满,能够表现出不同类型儿歌的特点。“歌喉是每个人都有的乐器,歌唱正是每个人都可以参加的音乐活动,是普及音乐教育切实可行、又有实效的途径”,歌唱技能是幼儿教师需要具备的首要音乐技能,因此学前教育专业应该注重此类技能课程的建设。

2.打击乐器演奏技能

幼儿教师应当具备打击乐器演奏及教学技能。打击乐器演奏是幼儿园音乐教学的内容之一,在学前教育中有重要作用。因此,打击乐器演奏技能是幼儿园教师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其内容主要包括打击乐器的种类及其演奏方法,儿歌伴奏的基本类型、编配原则、配方法等。

(二)构建“任务驱动”课程进阶模式

幼儿园根据年龄可分为大、中、小3个年级,按照学期可分为6学期,每学期4个月,每个月均设定总主题,主题中包含幼儿当月的各项能力发展目标(表1)。每个月又有4周,每周设定周主题,涵盖五大领域内容。以此为蓝本,进行课程项目的设计。课程项目之间相互独立又有内在进阶关系,为提高组织实施幼儿园音乐活动的能力进行学习训练。

项目式教学举例:

项目名称:嗓音节奏训练。

项目背景:3—6岁学前儿童的歌唱教学活动基本目标为吐字清楚、节奏正确、呼吸自然流畅,基本能独立进行歌唱并能够体现不同音乐的特点。

项目需求:一是能够准确地进行字词的朗读,并能够体会到不同字词的发声位置和声音的高低强弱;二是能够感受到不同的节奏,并能够保持呼吸的平稳,声音的自然、圆润;三是设计嗓音节奏训练的各种集体表演形式,注意渐强、渐弱。

项目操作:该项目具体的分工、任务与进度安排如表2、表3、表4所示。

(三)多维学习评价,导向素养培育

项目化学习是一个合作学习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有不同类型的实践参与,有一定的成果展现,对于学生一系列的表现,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多角度地看待与评价。核心素养中,包含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因此,在评价中,不仅要有音乐核心素养的评价,也要有品格形成的导向评价。项目化的评价,要指向本项目的学习目标,注意评价与目标的一致性,同时,也要评价渗入项目的整个活动过程,做到终结性目标与过程性目标相结合,纸笔评价与表现性评价相结合,以及互评、师评相结合,引导学生根据评价,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行为,提升自己的学科素养和综合素养。项目化的评价应在活动中及时跟进,鼓励学生有目标、有方向地进行,促进项目化学习的顺利开展。多角度多层次的评价,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在细节处为学生的学习明确方向。

结束语

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项目化学习的习优势可见,如何更好挖掘教材的内容、创设情境、与生活串联,还需多角度深入探索。项目化学习是学生有意义的学习实践,能真正实现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地,相信项目化学习在不同的音乐内容、不同的学科领域,会得到更广泛的运用。

参考文献

[1]杨华,吕方.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对学生音乐技能的培养[J].戏剧之家,2020(35):88-89.

[2]武雨东.高专学前音乐教育专业学生音乐素养的提高[J].中国民族博览,2020(22):37-39.

[3]刘婧婧.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技能课程建设研究[J].艺术评鉴,2020(21):122-124.

[4]刘荣芳.高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中德育实施路径研究[J].艺术家,2020(11):138-139.

[5]杜晓钟.关于高校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技能发展的思考[C]//.《新课改教育理论探究》第二辑.,2020:13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