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嫉妒心理说再见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14
/ 2

向嫉妒心理说再见

李娟

石嘴山市第十九小学

    英国哲学家赫伯特曾说过:切莫忌恨别人的伟大。不然你会因嫉妒而使自己劣上加劣,与别人的差距越拉越大。在大部分的家庭教育中秉承着永远是别人家的孩子好这个原则,为嫉妒提供了肥沃的土壤。生活学习上的比较无处不在,在小学生还不能够完全依靠自己辨别是非黑白,心智不够成熟,不会释放嫉妒因子,久而久之,就会造成不良的性格,不利于孩子心理健康的发展。

一、案例概述

明浩(化名)是一名三年级的学生,在平时的校园学习生活各方面表现都很不错,课堂发言、参与学校各项活动都很积极踊跃,获得了不少荣誉。明浩的爸爸干个体,家庭条件优越,妈妈专职照顾明浩的生活起居,对孩子的学习上也很上心。在学校,教师器重他,同学崇拜他。但是最近,有不少的同学频繁向我告状。李老师,我在操场上玩,明浩就过来踢我的肚子。一向乖巧的涵涵捂着肚子,哭泣着向我诉说;李老师,我没招惹明浩,他下课在我的书本上乱画。路队长小童急促地说;李老师,明浩把我参加画展的作品撕了,这是我利用好几个晚上才完成的作品。班级小画家之称的月月伤心地向我倾诉......奇怪!这些告状的同学都是我近期课堂上表扬的同学。我不禁陷入了沉思,明浩的行为表现是典型的嫉妒心理。

二、科学分析

嫉妒是一种病态心理,是看到别人在某些方面胜于自己时,产生的一种羡慕转为嫉恨的情感,是一种既不能正确评价自己,又不能正确评价他人的不良心理品质,是种羞愧、不满、怨恨、愤怒等组成的复杂情绪。《三国演义》中周瑜既生瑜,何生亮的感慨,就暴露了周瑜内心充满强烈的嫉妒心理。

嫉炉心理并非天生就有,而是在后天一定的条件下逐步形成的。心理学家艾里克森提到儿童时期的嫉妒。他认为,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小学阶段是自我认同时期,这个时期开始发现自己内心世界的。在此期间,他们喜欢同周围人进行比较,开始注意对自己的评价和对别人的评价。同时,他们的自尊心也明显增强。但由于身心发展的不成熟,他们最容易犯的毛病就是:自我评价过高,自尊心过强。如果引导不力,他们就会走入妄自尊大、唯我独尊的境地,人也会变得虚荣起来。明浩在生活和学习中,他因自身条件比较优越,在心理上认为比其他同龄孩子高一等,希望得到家长、教师的肯定和表扬。因此当看到别的同学得到表扬或超过自己时,内心就会一时失衡,但又不能理性的对待,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于是便产生了嫉妒,对比自己表现好的同学进行攻击,搞破坏。

在随后的家访中,明浩妈妈谈到自己不为经济发愁,在家专职带明浩,对明浩给予了很高的期望,要把他培养成一名优秀的孩子。也时常通过言行表现出来——“你看,邻居家的哥哥多厉害,各科成绩经常拿双百。”“再瞧瞧,你班月月同学干啥都认真细致,上个月绘画获得了市级奖项,你可要向人家学习......孩子的心理是敏感的,也是脆弱的,明浩的妈妈总是拿别人家的孩子和明浩比,他便会觉得妈妈的爱从他的身上转移到别人家的孩子身上去了,因此明浩会患得患失而变得嫉妒和攻击性强。

    对于嫉妒这种心理现象,不可轻视,因为它对人心理健康有百害而无益:嫉妒不仅危害别人,也危害自己。倘若一个人长期处在嫉妒的心境之中,那么他就会在内心深处产生一种压抑感, 给自己造成极大的痛苦。正如法国大文豪巴尔扎克所说,嫉妒者所受的痛苦比任何人遭受的痛苦都大,因为自己的不幸和别人的幸福都会使他痛苦万分。

三、指导策略

消除明浩的嫉妒心理迫在眉睫,我翻阅家庭教育书籍,咨询心理老师后,制定了专门的个案辅导方案。

(一)引导家长建立正确的育儿观

1.父母以身作则,做好榜样。父母负面的榜样也是孩子嫉妒心重的原因之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的一言一行乃至人格发展难免会受到父母的影响。若孩子经常看到父母对身边人的成功难以接受,他们也就容易在潜移默化中养成恶意嫉妒他人的坏毛病。孩子经常被父母鼓励在学习上要压群雄,而他们的嫉妒也被父母当作竞争意识并加以肯定,这种片面强调竞争的做法容易使孩子产生嫉妒之心。

    2.客观正确的评价孩子。家长不能因疼爱和喜欢就对孩子过分赞赏;也不能因自己的孩子在某方面不如别人,就经常埋怨、指责孩子,而应当教给孩子正确的方法帮助孩子提高这方面的能力;当孩子犯错时,也不能大发雷霆,而要帮助孩子认识错误,教育孩子勇于改错。

3.帮助孩子消除嫉妒心理。当孩子表现出妒忌的时候,家长不要直接加以否认,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适度的妒忌在某些情况下是孩子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动力之一。在学习方面,需要将孩子的妒忌控制在一定强度范围内,并加以引导,将其转化为孩于的学习动力。要让孩子明白别人的成功是依靠自己的努力获得的,孩子应该汲取他人成功的经验,而不是盲目地妒忌。例如,可以带领孩于观看成功典范人物的事迹,让孩子认识到成功的光环下都付出了无数的血汗,给孩子树立价值观导向,减少孩子因了解片面而产生的嫉妒。同时,引导孩子精神发泄,自我调节。负面的情绪对身体和心理都有害。如果长期压制它,得不到发泄,日积月累,就有可能导致心理障碍。所以,要通过发泄内心的嫉妒情绪来保持心理的平衡。如找知心朋友、亲人痛痛快快地诉说,能帮助孩子阻止嫉妒朝着更深的程度发展。也可让孩子借助某种兴趣爱好来宣泄和疏导,如唱歌、跳舞、练书法、下棋等。

(二)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竞争观

1.帮助孩子正确认识嫉妒心理,不让它占领心灵。鉴于小学生理性思维水平不高的现状,我组织了《向嫉妒说拜拜》的主题班会,以周瑜和诸葛亮、韩非子和李斯、庞涓和孙膑的故事为例,为学生剖析嫉妒之害。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学生引以为戒。另一方面,列举能控制其嫉妒之心从而取得巨大成绩的古今中外名人的故事:如马克思和恩格斯、周培源和高士奇的故事,为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引导他们正确对待别人的进步,正确看待荣誉,正确估计自己的优缺点,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此外又组织学生摘录关于嫉妒有害的名人格言,并结合学生实际,采取多种形式组织他们消化这些格言,净化孩子的心理,使他们普遍能见贤思齐,踏实学习,与别人友好相处。

2.培养孩子宽阔的胸怀,克服私心。心胸狭窄、气量小、容不得别人是嫉妒者的主要特点。对有这些心理特点的学生,我引导他们学习老一辈革命家心底无私天地宽的优良心理品质,驱逐私心杂念,提高自身水平,宽以待人,从心底把对方当朋友。所以紧接着我又组织开展了《你是我们的骄傲》、《我为你喝彩》等主题中队活动。在活动中我有意让明浩担一些特殊角色发言,有针对性地培养他宽以待人的品质。

3.教育学生学会心理位移,换位思考。将心比心设身处地站在对方位置上,从情感上加以体验和抑制。一次学校组织的小小书法家竞赛后,明浩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老师和同学为他高兴,他自己更是乐得合不拢嘴。这时我和他进行了一次单独谈话:你取得了好成绩、得到了表扬,老师很高兴,你也很高兴,如果别的同学对你不满或者怨恨,你心中会有什么感受?并适时引导他认识:如果其他同学取得了成绩,也是为班级、为学校争得了荣誉,我们应为他们骄傲,并且向他们学习。

四、案例效果

半年过去了,在家校的共同努力下,明浩像换了个人似的:阳光、自信、大度。在学校运动会的赛场上又出现了明浩的活跃身影,经过奋力拼搏他取得了年级第二名,赛跑结束后,他握住第一名同学的手,真诚地说:虽然我输了,但你赢了,我也很开心,恭喜你!

嫉妒如刀刃,不仅会伤到他人,更会害了自己,不要去嫉妒别人,向嫉妒心理挥手说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