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网络安全管理问题的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14
/ 1

对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网络安全管理问题的思考

邬磊

浙江申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浙江省杭州市  310000

摘要:目前,我国科学技术水平显著提升,信息技术的出现导致人类文明、文化、科技、技术等方面发生了极大的改变,特别是企业的工作形式在不断发生变化,网络安全建设是当前企业需重视的问题,只有高度重视网络安全建设探究、实践,才能真正意识到网络安全建设的重要意义,企业应该运用合理的建设策略,提升企业网络安全防护,保证企业信息化安全性。

关键词:企业;信息化建设;网络安全

引言

伴随着互联网行业兴起和数字化应用的增长,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已经逐渐突显。网络安全已经从以往的辅助性议题逐渐独立成为一个热门议题,换言之,网络安全议题的角色已经从辅助走向台前。谈到网络安全,必须要结合近几年来乃至最近几个月的全球数字化发展的情况。伴随各机构的数字化转型,数字化应用在经济生活中的深入,保护网络系统的数据已成为网络安全的首要任务。

1.我国计算机网络安全的现状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大数据与5G时代的到来,给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带来了极大便利,当然计算机网络安全防范的整体水平也在提升,但是目前依然存在着许多突出的安全问题,如个人和企事业单位还有一部分对于计算机网络安全的防范意识不强,导致信息泄露的事件时有发生,比如有学生和居民的个人信息被其他人获取等。另一方面由于我国计算机软件技术起步较晚,计算机技术更新迭代的速度越来越快,但是对技术的积累与人才的培养都需要时间,这就导致我国计算机网络防范的技术比较落后,缺少创新,高端的技术人才比较匮乏,核心技术还不成熟,影响了我国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性与稳定性。此外相应的网络防范管理制度还不完善,相关网络立法缺少有效的理论指导和统一的法律标准,而且在执法过程中各部门之间职责不清晰。安全监管的层面上存在主体缺失的问题,对于网络的监督主体主要还是集中在政府部门,并且各个职能部门缺乏协作机制,同时需要提高组织和个人监管的作用和功能。

2.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网络安全管理措施

2.1计算机网络管理技术

计算机网络管理技术并非针对的是用户电脑所进行的安全防护技术工作,其是一种应用于计算机网络的管理技术。网络管理技术可以提高信息交换、数据传输的标准化、安全,提高对突发事件的跟踪和分析能力。最常用的就是身份验证技术,可以确保用户的每一次网络行为都会被服务器所记录和监视,从而及时的发现和制止黑客的非法行为,从而防止和阻断病毒的蔓延。一般有效的办法是采用“计算机域”的管理技术,使得该领域能够对网络中的电脑进行严密的控制,从而避免了对系统的最高权限的滥用。

2.2防火墙技术

防火墙技术是利用互联网或外部网络传输数据,完成隐藏未经授权的内部网络数据。防火墙包括三类:第一,是过滤防火墙。这种防火墙技术建立在路由器基础之上,通过安装过滤防火墙软件,达到相应的目的。在网络层包过滤防火墙的基础上,应当对单个网络进行控制,对接受的IP数据源地址、目的地址和TCP数据展开分析。防火墙的优点在于它具有较强的便捷性,并且透明度也比较高,对于网络的整体性能具有较大的影响,可以用来禁止非法外部用户访问企业内部网络的某些服务。然而,在一定阶段无法识别安全程序包的内容,无法实现执行应用程序的安全处理。第二,是代理服务器型的防火墙。计算机或服务器运行代理服务程序,就需要对特定的应用层服务系统进行分析和探究。代理服务器型的防火墙是核心,它是代理服务器上运行的防火墙主机进程。实际上,它也是实现企业内部网络与互联网网关之间的纽带。它是用户完成IP访问功能的途径,这一技术能实现外部网络与内部网络之间的连接,从而实现网络的安全访问,对用户认证、审计等功能进行跟踪,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代理服务器防火墙可能会影响到网络的性能,用户具有不透明性,这就需要结合服务应用设计代理模块,构建网关体系。第三,是复合型防火墙。由于它具有较高的安全性,通常会基于过滤方法和应用的代理方法,形成复合防火墙,从而提高防火墙的灵活性。

结语

作为现代企业而言,应该与时俱进充分运用信息化技术促进企业的升级和改革,运用信息化技术过程中应该加强网络安全性,运用有效策略促进网络安全建设工作的有序开展,杜绝一切网络安全隐患问题的形成和发展,充分发挥信息化技术的优势推动企业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徐海力.计算机网络应用安全问题分析与防护措施探讨[J].科学大众,2021,000(006):P.100-101.

[2]刘智涛.浅谈计算机网络安全防护体系建设[J].计算机知识与技术:学术版,2021.

[3]张宾.网络安全防护体系中网络管理技术应用研究[J].办公自动化,2022,27(23):3.

[4]姜鹤.基于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网络安全管理问题研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20(15):76-78.

[5]徐澄.面向企业信息安全的网络攻击防范手段研究[J].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2020,15(05):483-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