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与李大钊革命精神的挖掘与传播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14
/ 3

 文化自信与李大钊革命精神的挖掘与传播研究

张舒婷,张明煊,卢向倩

(河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北石家庄 050024)

摘要:李大钊“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革命精神贯彻了他的一生,通过了解李大钊的革命故事,李大钊展现了从始至终的民族文化自信,并秉持着这一理想信念,为中国人民和中国共产党人坚定文化自信做了引路人。

关键词:革命精神 文化自信 李大钊

一、李大钊的革命故事

(一)忧国忧民的爱国思想形成

1889年10月29日,李大钊出生于直隶(今河北)乐亭县城东大黑坨村。李大钊两岁丧父,三岁丧母,没有兄弟姐妹,全凭60多岁的祖父李如珍抚养长大。

随着李大钊年龄的增长,他开始逐渐感受到中国内忧外患的严峻社会环境,并在永平府中学堂读书时,产生了“救国救民的思想、立志走上救国救民、振兴中华的革命道路”[1]。此时的李大钊的危机意识还是作为一个中国读书人的社会责任感,其关注的焦点是中国政治制度。在民族责任感的驱使下,李大钊选择前往天津北洋法政专门学校就读。

李大钊在天津上学期间,就体现出强烈的爱国情怀。一方面认真学习政治知识,“随政治知识之日进,而再建中国之志趣亦日益腾高”[2](P714);另一方面,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宣传爱国思想,他加入北洋政法学会,任编辑部部长,主持筹办、编辑《言治》杂志,并在上面发表了文章和诗歌,表达了“对国家人民前途的无限关切”[3];此外,李大钊还加入了中国社会党,担任中国社会党天津支部总务干事一职,希冀从社会党派中寻得一条光明的救国救民之路。

(二)投身资产阶级活动,促进革命思想形成

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爆发后,各省纷纷响应。其中北方革命军发动了滦州起义,虽然起义失败,但李大钊却“在滦州起义的筹备当中负责联络工作[4]”,做出了革命贡献。

1915年,在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企图灭亡中国而提出的“二十一条”运动中,李大钊发表《警告全国父老书》和《民国之薪胆》两篇文章,对日本侵华罪行进行了披露。但此时,他把斗争的矛头“主要对准日本侵略者,而不是对准袁世凯当局”[5](P291)。随着袁世凯复辟帝制阴谋的逐渐暴露,李大钊将斗争的矛头由反对清政府转向了反对军阀,并全身心地投入到反袁复辟的斗争中。1916年,李大钊曾离开东京回到上海进行反袁联络工作。回到日本后,继续革命活动,任中国留日学生总会文史委员会编辑主任,主持创办了《民彝》杂志。在《民彝》刊号上,“李大钊比较系统地阐述了自己的政治观、历史观、哲学观和伦理观,……探讨了中国民主革命的历史教训与今后的道路问题。”[5](P316)

(三)投入马克思主义的怀抱

1917年11月,俄国十月革命全面爆发,世界为之震动。李大钊接触到马克思主义以后学说以后,迅速抛弃了对资本主义道路的幻想,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并发表了一系列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学说。

1918年1月,李大钊担任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借此机会,李大钊把北大图书馆办成了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阵地,许多进步青年在李大钊的宣传下走上革命道路,并培养了大批信仰马克思主义者。

1920年,为躲避北洋政府的监视和迫害,李大钊秘密护送陈独秀离京,途中,陈、李二人详细探讨了筹建中国共产党的问题。在军阀迫害共产党人期间,李大钊不畏危险,没有停下革命的脚步,依然组织、筹划了共产党及其相关组织。1920年10月他发起成立北京共产主义小组。在北京共产主义小组成立时,李大钊指导并建立了党的外围组织——社会主义青年团。

共产党人的各种革命活动,引起北洋政府的恐慌、防范乃至通缉。1923年5月12日,北洋军阀开始对李大钊等共产党人进行各种名义的逮捕行动,其他共产党人在白色恐怖的阴影下都先后离京,但李大钊坚持留下来继续领导革命斗争,不幸被张作霖爪牙逮捕,李大钊在经过惨无人道的折磨却始终不提任何有关共产党的信息以后,于1927年4月28日,英勇就义,时年不足38周岁。

二、李大钊革命精神

通过了解李大钊的生平和革命故事,李大钊的革命精神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李大钊在其短暂而光辉的一生中,留下了500余篇(部)文章、文稿和译著[6]。铁肩担道义中的“道义”是李大钊始终坚信“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7]

(一)妙手著文章

妙手著文章,“主要体现在他以‘笔杆子’为武器,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工作。”[8]俄国十月革命后,李大钊为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先后发表了多篇关于马克思主义学说的文章,加速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并使人们更加了解马克思主义思想,激发了人们发起革命运动的信心。

据不完全统计,“从1918年7月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到1921年7月领导建立中国共产党,四年中李大钊发表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文章有20多篇,共15万多字[9]。”李大钊的一生都贡献于马克思主义的宣传研究中,其15多万字的马克思主义文章是他始终不变的爱国精神体现,也是“妙手著文章”的真实写照。

(二)铁肩担道义

1920年后,李大钊与陈启修一起在北京大学校园内举办“现代政治”讲座,“传授十月革命以及世界劳工运动情况的相关知识,深受青年学生的欢迎。”[10]随后,李大钊又在众多高校分别开设其他课程,利用讲坛向学生广泛宣传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思想,让大批学生了解并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思想。此外,在李大钊的号召下,当时的青年学生们成立了以邓中夏为主要代表的“北京大学贫民教育讲演团”,前往基层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壮大了中国马克思主义的队伍。

李大钊宣传马克思主义革命观的实践活动还体现在组织和创办一系列进步社团的活动中。1918年李大钊组织成立少年中国学会,1920年李大钊发起成立“北京马克思学说研究会”。此外,马克思主义革命实践活动还锻造出一批优秀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如邓中夏、张国焘等,为中国革命的未来发展提供了骨干力量。

李大钊还热心帮助进步青年解决工作和生活上遇到的实际困难,作为北大教授的李大钊,每月收入至少有200大洋,这些不菲的收入大部分都被他用作早期的建党经费和用于接济贫寒学生,导致李大钊一家人都过着清贫的生活,甚至在他死后都拿不出一笔丧葬费用,只能靠捐款才得以安葬。

李大钊的一生都在践行着“铁肩担道义”的人生信条,不仅为贫困学生担保,还一直指挥着革命前线活动,就算最后英年早逝也秉持着这一理想信念。所以李大钊能在临刑前说道:“我是崇信共产主义者,知有主义不知有家,为主义而死分也,何函为?”[11]用行动表明了其革命的决心和“道义”的担当。

三、讲述革命故事,坚定文化自信

李大钊从青年时代起,就忧国忧民,萌发了强烈的爱国热情,孜孜不倦地追求和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在不断前进的道路上孕育着革命志向。尽管国内多年政治黑暗,战乱频繁,但他从未对中国文化失去信心,而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坚定着文化自信,并在他短暂的的一生里都在致力于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他说:“中国于人类进步,已尝有伟大之贡献。其古代文明,扩延及于高丽,乃至日本,影响于人类者甚大。[12](P561)”从中可以看出李大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辉煌过去的认可。

李大钊认为从文化内容上看,中西文化是互补的。他说:“东洋文明与西洋文明,实为世界进步之二大机轴,正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缺一不可。”[12](P5)李大钊将中西文明比作是车轮和鸟翼,二者缺一不可。可见其不仅认可了中国文化的现实地位,还认为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并没有高低之分,反而是平等互补的,坚定了中华文化自信。

李大钊的文化自信还体现在他始终坚信马克思主义和中国文化的融合可以为世界文化做出贡献,他说:“Bolshevism这个字,,虽为俄人所创造,但是他的精神,可是二十世纪全世界人类人人心中共同觉悟的精神。”[13]P368李大钊虽然处于民族危亡、各种文化冲击的社会环境下,依然坚定着文化自信,并将中国文化和新兴的马克思主义文化融合,积极将中国文化自信投身于革命实践中,为中国人民和中国共产党人的文化自信做了引路人。

参考文献:

[1]朱文通.李大钊:从立志救国救民到拥护立宪、支持革命的思想转变[J].河北学刊,2009,(6),85.

[2]朱文通,等.李大钊全集(第4卷)[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

[3]刘民山.《言治》杂志与《言治》季刊[J].历史教学,1986,(5),62.

[4]朱文通.李大钊:从立志救国救民到拥护立宪、支持革命的思想转变[J].河北学刊,2009,(6),89.

[5]朱成甲.李大钊早期思想与近代中国[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6]郝万喜.李子洲对李大钊”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革命精神的理论传承与实践诠释[J].中国高等教育,2021,No.682(24):7-9.

[7]李大钊.庶民的胜利[J].新青年,1918.

[8]谢霄男,吴兆华.李大钊的马克思主义革命观研究[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2,24(09):9-12.

[9]周俊成,郭新伟.李大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先行者[J].滨州学院学报,2008(2):490.

[10]杨彩娟.李大钊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贡献[J].西安社会科学,2010(6):11.

[11]刘晓艳.铁肩担道义 妙手著文章 学习李大钊的革命精神和高尚品德[J].新湘评论,2016(13):47-48.

[12]李大钊.李大钊文集: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李大钊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基金项目:本文受河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创新资助项目“四史”研究专项(项目编号:YJ2022S85)资助。

作者简介:张舒婷(1998.04 -);女;汉族; 河南南阳人;硕士在读;河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方向:应用伦理学。

张明煊(1997.11-);女;汉族; 河北唐山人;硕士在读;河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卢向倩(1999.08 -);女;汉族; 河北邢台人;硕士在读;河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