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嘉靖华县大地震的社会影响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14
/ 2

明嘉靖华县大地震的社会影响研究

尹锋超

陕西国际商贸学院

摘要:明朝嘉靖三十四年,也就是1556年1月23日,在陕西省南部,渭河流域曾经发生过一次特大地震,这次地震已导致了中国有史以来最多的伤亡,在世界上也是如此。地震导致了830,000人死亡。地震在中国东南沿海地区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几乎影响了大半个中国,其震级大,破坏性强,灾区范围十分广泛,而且余震持续时间长,对居民的生活和社会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影响。本文从地震发生的原因、地震后社会秩序的恢复以及地震造成的深远影响进行了分析和阐述。

关键词:华县大地震、社会影响;民生

地震是一种毁灭性的自然灾害。新中国建成以来,发生在我国历史上最深刻的两次大地震。一次为一九七六年唐山发生的七点八级大地震。汶川大地震,除了这两场大地震之外,四百年前,明朝嘉靖时期,还有一场比汶川大地震更强的大地震,波及到中国大半个国土的大地震,被称为明代华县大地震。

二、地震后社会秩序的恢复

1.移民迁移工作难度较大

嘉靖年间华县地震灾害后,华县县城大部分区域的房屋都严重倒塌,几乎成为一片废墟,整个县城一片狼藉。在经历了震灾之后,重建工作比想象中的要困难,很多的居民已经失去了家园。在这次灾难中,居民们流离失所,几乎失去了自己的家园,而且有很多的房屋都已经倒塌了。因此在重建工作开始之后,当地的居民都不愿意离开自己的家园。

地震灾难给华县县城造成了巨大损失,虽然经过当地政府和居民们的共同努力,在经历了长达数年的重建工作之后,华县县城慢慢恢复了生气。但是这次灾难对当地民众的伤害是很大的,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当地人都没有办法忘记这次灾难带给他们的伤痛[1]

2.救灾缺乏资金支持

明朝财政状况亏空严重,这是历史上历代王朝都很少见的。嘉靖帝的任性和鲁莽行为,使他的财富肆意挥霍,而这种行为也导致了明朝财政状况出现了严重的危机。在自然灾害发生后,明朝政府只能拿出很少的救灾资金,来帮助灾民解决燃眉之急。此外,明代政府还抽出了大量的救灾资金,用于救济山区和部分灾区的赋税和粮食。但是这些资金并没有被全部用来救灾,而是被分配给受灾地区和灾民。然而,在救灾资金拨给灾民后,官员们纷纷被停职,受灾群众的手中真的很少剩下一点。

3.朝廷重利益、轻生命,对受灾群众安置工作一拖再拖

以嘉靖为代表的明代政府,在这场大地震中,只顾自己的利益,不顾死难者的死活,根据历史上的记录,政府也不过拨出了十五万两银子,相对于这么多的天灾来说,这点钱根本算不上什么。朝廷除了将银子拨给赈灾机构之外,还对当地的赋税进行了象征性的削减。因此,这次本来可以尽量减少人员伤亡的大地震,最后还是导致了83万人丧生。人们在地震中幸免于难,却无法幸免饥寒交迫。生活中的分分秒秒都是受苦受难,自救和互相帮助成为求生的惟一途径,朝廷对灾后百姓安置问题置若罔闻,得过且过,导致大部分百姓丧失了家园和生命[2]

4.余震频发

嘉靖年间华县一带经常发生余震,最多的一次是嘉靖二十九年(1550)六月廿二日,华县西南二十里石城、大房一带发生余震,“是夕,更震五级”,“是夜,又震三级”;七月九日又发生余震“一昼夜不绝”,“是日,更大震二级”;八月十四日又发生余震,“一昼夜不绝”;九月四日又发生余震“一昼夜不绝”。

威力强大的地震都给当地的人民带来了极大的苦难。由于当时的统治者对于地震还缺乏正确的认识,所以他们对地震抱有侥幸心理。虽然嘉靖时官方对于地震十分重视,但是在当时科学技术水平下,这种行为也是无可厚非的[3]

三、地震造成的深远影响

1.对经济的影响

据史料记载,明朝的经济发展受到地震的影响是相当严重的。地震会造成许多地方的土地、房屋等财产损失,而这些损失都会使国家财政收入减少,甚至有可能会直接导致社会动乱。当时嘉靖时期,朝廷为维持统治,大量征收各种赋税,并用这部分钱来购买军粮和赈灾物资。由于地震造成了许多地区土地、房屋的损失,这些损失很难统计出来。据史料记载:“至正德十年(1516),陕西地震;嘉靖二十年(1541),河南南阳地震;嘉靖三十四年(1555),山东海州地震;嘉靖四十一年(1562),山东青州地震;嘉靖四十五年(1566),河南开封地震等。”

2.对百姓生活的影响

嘉靖年间华县地震导致大批人丧生,尸骨累累。嘉靖政府无法及时向民众供应所需的生活用品,也无法得到有效的救治。一但瘟疫一旦扩散开来,其危害之大,丝毫不逊色于一场战争。地震后,疫病蔓延,灾民又一次面对生命的磨练,尽管有不少灾民侥幸逃过一劫,但仍有不少灾民终身失业,更有人因疫病而死亡。

3.对朝廷公信力的影响

嘉靖年间虽然地震灾害频发,但政府救灾体系尚未形成和完备。 政府救灾能力低下,既没有摒弃古代抗震救灾措施的整体范畴,也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甚至明初一系列完整而具体的救灾措施也没有采纳。

嘉靖年间华县地震发生后,嘉靖朝廷没能对受灾群众进行适当的安置。寒冬腊月,寒风刺骨,加上不断发生的余震,房屋倒塌,老百姓没有地方住,衣不蔽体,只好成天露宿。以嘉靖皇帝为首的朝廷对受灾地区救援行动的迟缓相对应,民间对朝廷的信任也随之大打折扣,朝廷失去了公信力,因此民众对朝廷都嗤之以鼻。

结束语:纵古观今,嘉靖朝廷不关注民生,只维护统治阶级自身的统治,这种理念影响了救灾效率,加剧了社会危机。而社会制度的衰败也会造成社会抗灾能力下降,使灾情有加重的趋势,这点对于现今也有一定的启示意义。生逢盛世中国,任何苦难都无法压倒中国人民,有党和国家的积极响应,中国人民都能幸福的生活在华夏大地。

参考文献:

[1]刘启方.1556年华县大地震地震动场模拟[J].自然灾害学报,2020,29(05):1-10.

[2]牟笛,陈安.1556年华县大地震政府救灾策略考察[J].灾害学,2018,33(04):169-171.

[3]张美丽. 明代华县大地震震害及救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

基金项目:关中历史时期大地震的社会心理影响研究(项目编号12JK1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