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管潜在风险及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15
/ 2

论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管潜在风险及措施

姚一鸣

城市建设技术集团(浙江)有限公司,浙江省杭州市,310000

摘要:21世纪以来,建筑工程行业进入发展新契机。为此提供机会的是快速发展的经济和市场需求量增大。但就现阶段建筑业发展的情形来看,在各建筑的质量安全和工程项目的管理方面还存在有待完善的部分,需要引起注意。基于此,本文首先探讨了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潜在风险,然后提出了解决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管中问题的策略,希望能够对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工作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建筑工程;安全监管;风险;策略

我国建筑行业自改革开放以来,一直致力于如何提升施工质量的同时,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对此有关人员开始建立安全防护体制,但受现场多项因素的影响,建筑工程仍会存在一定的隐患风险。因此,施工人员需根据现场施工要素及工艺执行情况,针对性地建立管理体制,力求提升最终的施工质量,推动行业的转型发展。

1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潜在风险

1.1单一化的监督方式

通常情况下,建筑工程都具有较长的施工周期,涉及到较多工种和专业此在施工设备类型以及材料等方面存在多样化,如果在此建设现状之下还是应用单一化的质量监督模式将无法满足现代工程发展,传统的质量监督机构已经无法适应于现代化工程建设。质量监督机构需要全面创新质检方式。但是由于基层质量监督管理方式已经全面适应对工程的直接管理,没有相应的宏观管理理念和经验等,并且缺乏建立长效监督系统,无法全方位检查建筑工程的各个施工环节,相应导致无法科学掌握和控制工程质量评定以及精准检验等措施。

1.2社会曲解政府监督内涵

在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当中,政府逐渐成为监督机构的主要负责人,这样就导致工程质量监督对政府部门表现出较高的依赖性,在工程质量出现问题之后,监督结构为第一责任人,对于真正参与工程建设的单位来说却缺乏相应的责任。该种发展现状严重背离了市场经济当中建筑产业的主体发展规律。由于质量监督机构的权利和资质都是由政府直接授予,这样就导致政府部门成为工程质量问题的首要负责人。在实际工程建设期间出现较多不和谐因素,在较大程度上降低了工程项目建设施工各参与单位的安全责任意识,并且出现了严重依靠质量监督管理人员的心理,这样将严重影响各个参与单位的质量安全观念,并且导致社会公众对质量监督机构的各项职能存在不正确认识现象。

1.3监管人员缺乏综合素质

工程质量安全监督属于系统化作业,该项工作涉及到行政,经济,法律以及技术等多方面内容,基于以上方面,监管工作人员的监管强度与综合素质之间存在较大的关联性,能够在较大程度上直接影响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效果。现阶段,我国建筑工程质量不断提高,但是在实际发展期间还是存在较多问题,影响施工建设安全。例如,建筑项目在施工期间可能会遇到工程质量问题以及塌方事故等。导致工程建设期间存在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没有提升和强化传统质量管理观念,随着建筑市场的混乱发展,大多数施工企业都是以利益为上,忽视质量安全的重要性,如果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机构也没有注重工程质量安全的重要性,将无法建设高质量的安全建筑工程。因此,为了从根本上确保建筑行业的发展,最关键的因素在于强化工程质量安全意识,全面提升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人员的综合素养以及监管水平等。

2解决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管中问题的策略

2.1建立完善的养护体制

(1)定期检查。工作人员必须对施工过程中需要使用的仪器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具体的优化方案如下:①建立完善的养护流程:因为建筑工程日常同时运行的设备数量较多,制定养护流程后,职工可以根据当天的设备使用需求进行检查,当发现隐患问题后,第一时间记录上报,并在检查流程图中将其去除,但工作人员需要注意,每次完成设备检修,必须第一时间记录相关信息,并根据实际工作需求调整检修方式,必要时使用信息技术进行辅助检查,如超声波探查、红外感应装置等。

(2)规范养护手段。对建筑工程而言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内容,其要求各施工人员必须根据仪器设备的特性来进行工艺调整,具体方法如下:①组建专业的工作团队,在进行设备养护前,先进行完善的设备调研,了解其运行方式,核心设备的组成以及其内部驱动的工作方式,从而在确保个体装置分离时,不会对其他设施产生威胁的前提下进行局部养护与修理。而该工作团队的职工必须具备充实的专业知识,面对各项仪器设备能够做出正确的判断,这便需要对职工的个人能力进行强化,同时,还要规范选拔流程,解决不必要的隐患问题。②养护手段应该是长期更新的,因此,相关人员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需要针对各项仪器设备的运行数据以及维护信息进行综合分析,了解现有工作体制中的短板,针对性地进行体系强化,确保养护方案具有更强的全面性。

2.2定期更新设备

(1)培养创新意识。新时代,建筑工程具有极强的现代化特征,其内部运行的仪器设备的工艺技术皆在不断更新,其实用性更强,但推陈出新已成为业内常态,即使现行的工作体制效果相对稳定,但职工仍需不断积累经验,为以后的体制强化做准备,这便需要职工具有充足的创新意识,即:①建立规范的工作日志系统,要求建筑工程各个部门的员工在执行工作时需根据实际情况做出方案调整,并将每个步骤的实施方法和效果记录在工作日志上,可用手写或线上记录的方法,但每种记录完成后都需进行储存,具体的储存方法视企业个体能力而定,最好借助线上信息共享平台进行汇总,并归入统一的数据库中。②定期开展宣讲会等形式的活动,帮助职工了解创新的重要性。

语:

综上所述,我国始终秉承安全第一的理念,无法保障现场安全的工程,也无法通过有关部门审批,可即使通过审核且方案相对完善,施工质量仍会受到部分不可控因素及施工突发状况的影响,部分情况下甚至会出现人员伤亡,这也是我国建筑工程行业发展的一大掣肘。对此,管理人员开始针对施工过程中的短板问题进行强化,旨在建立更具针对性的体制,将风险扼杀在摇篮中。

参考文献:

[1]丁加俊.论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管潜在风险及措施[J].中国设备工程,2023(01):144-146.

[2]廖舒霆.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潜在风险及防范措施[J].工程技术研究,2021,6(15):152-153.

[3]刘锋涛.民用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管潜在风险及措施[J].绿色环保建材,2021(07):163-164.

[4]余杰.分析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潜在风险因素及应对措施[J].现代物业(中旬刊),2020(01):162.

[5]施俊.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潜在风险及措施[J].安徽建筑,2019,26(09):295-296.

[6]张绍兵.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潜在风险及措施[J].低碳世界,2018(05):116-117.

作者简介:姚一鸣1995.8.31),汉族浙江省衢州市人,学历本科,专业土木工程,研究方向建筑工程管理,职称助理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