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浇箱梁满堂支架施工技术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15
/ 2

现浇箱梁满堂支架施工技术分析

曹新生

江苏海宏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江苏省泰州市 225500

摘要城市快速路在为人们提供高效便捷的交通服务的同时,也成为拉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纽带。近年来,现浇连续梁技术在桥梁施工中得到广泛应用基于此,本文结合启扬高速双沟互通连接线南海村桥工程实例,针对满堂支架现浇连续梁桥施工技术进行探讨。

关键词:桥梁施工现浇箱梁   满堂支架  施工技术

引言随着城市快速路的不断建设,各项施工技术愈发成熟,其中现浇箱梁施工技术的应用尤为广泛,其能够进一步提高桥梁建设施工质量。需要注意的是,施工人员要合理利用这项技术方法,完善现浇箱梁施工步骤,使其在保障桥梁质量和安全性方面产生实效性。

一、工程概况

下面以南海村桥的现浇箱梁桥作为研究实例,阐述满堂支架的施工技术要点。南海村跨线桥采用预应力砼连续箱梁桥,单箱双室直腹板箱型断面,共计3联,桥梁总长312.06m,其中第2联跨径35+35m,第1、3联跨径均为4*30m,腹板厚400mm-600mm,按线性变化。

施工工艺流程:地基处理搭设支架支架预压安装模板绑扎底板、腹板钢筋(预应力管道布设)安装内侧模第一次砼浇筑安装内顶模绑扎顶板钢筋(预应力管道布设)第二次砼浇筑养生张拉压浆拆除支架模板。

二、满堂支架现浇连续梁桥施工技术要点

1、施工前准备工作

为了保证地基足够的承载力,对桥跨内非路基位置地基用素土分层回填至原地面后,采用掺5%石灰处理,处理深度30cm,分层整平碾压,处理宽度超出支架搭设边线1m。并在两侧开挖好排水沟,避免出现积水浸泡现象。灰土处理完后,浇筑8cmC20砼作为支架的支撑面,宽度超出支架边线30cm。

2、满堂支架设计

在支架基础施工完成后,对箱梁支架竖杆位置进行平面放样,确定竖杆平面位置,在架设时按预先确定的位置搭设。支架竖杆要求竖直。搭设前应测量放样确定各竖杆高度(每根钢管的高度按其位置处梁底高〈考虑预拱度设置〉减去构造模板厚度和方木楞、木楔、槽钢的厚度计算), 保证整个支架的高度一致并满足设计要求。浇注混凝土时要在支架上、 地基基础上设置用于观测沉降的固定测量标志,随时测量其沉降值。并派专人巡视检查 支架立杆弯曲变形情况,发现问题及时作出相应处理。

3、底侧模施工

沿纵桥向在支架可调托座上铺设纵向10×15cm方木作为支承件,再横向布置10×10cm木方,间距30cm,然后再在木方上铺设1.5cm竹胶板。铺设完后,接着进行测量放线,确定底模边线,保证箱梁砼外观和底板砼的观感。底侧模接缝处理用双面胶或玻璃胶粘帖,以保持密封性防止漏浆完成后重新检查模板平整度、线型和拼缝等。

现浇箱梁外观质量很大程度取决于模板线型及平整度控制,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控制箱梁边线中轴线,按每2m一个断面,每断面不少于5个点布控;相邻模板接缝处转折较明显的地方用手提刨刨面使其衔接顺畅;

4、支架预压、沉降观测及卸载

本工程支架预压采用沙袋预压,压重荷载的分布严格按照等效压重的原则执行,荷载位置与箱梁梁体自重荷载分布一致,最大荷载=箱梁自重×1.1。压重前支架检查验收合格→设置沉降观测点→支架沉降零观测→支架预压荷载加载至 0.7 计算荷载→沉降观测→支架预压荷载加载至 1.0 倍计算荷载→沉降观测→支架预压荷载加载至 1.1 倍计算荷载→沉降观测→沉降稳定→沉降观测→卸载→调整顶托及底模标高→重新调整底模模板。

5、底、腹板钢筋加工成型及安装

钢筋在钢筋加工厂进行下料和加工成型。骨架制作前,在钢筋加工场地采用型钢框架放出大样,按图纸要求拼装骨架配筋,骨架钢筋焊接时从中间向两边对称焊接。对于较长的纵、横向钢筋,在加工场地焊接达一定长度后再吊运至桥面上进行搭接焊接长和绑扎,在桥面上施焊时焊口下安放薄钢板,以防模板烧伤,焊接完毕及时清除焊渣。

6、内侧模施工

内侧模板采用1.5cm竹胶板,0.5m档距的10×10cm方木作竖楞;横向围檩采用10×15cm方木或Φ48双钢管,间距0.5m;

7、预应力管道定位

预应力管道采用塑料波纹管成型,由于箱梁内钢筋较密,施工时要确保预应力钢束管道位置正确。波纹管的接头采用接头管,接头管一般比原波纹管直径大约1cm,两端用封箱带包裹严密,以保证预应力束的接头不漏浆。

8、第一次混凝土施工

箱梁第一次浇筑至箱梁顶板与腹板交接处,砼浇筑顺序为纵向采用分段、分层先底板后腹板平行推进的浇筑法,由中部向两端对称进行浇筑,横向从跨中间腹板和底板开始向两侧腹板方向对称浇筑,减少模板偏载。混凝土浇筑前,认真检查各种预埋件埋设。浇筑时安排有经验的水石工振捣混凝土,确保混凝土振捣密实,尤其注意锚下、普通钢筋密集处及波纹管下方的混凝土。混凝土浇筑完毕,及时用土工布覆盖,洒水养护,保持砼表面湿润。

9、内顶模施工

底腹板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当混凝土强度达2.5Mpa时,拆除原内侧模板,支立顶板底模板。顶板底模采用满堂钢管Φ48支架支撑,纵横向间距均为90cm,步距1.2m,在顶托上纵向铺设10*15cm方木,横向铺设10*10cm方木,间距30cm,方木顶铺设1.5cm竹胶板形成顶模。

10、绑扎顶板钢筋、安装预应力,浇筑第二次混凝土。

顶板与腹板接触面混凝土需进行凿毛,清除表面混凝土及钢筋表面浮浆。安装箱梁顶板的内模,绑扎顶板、翼板钢筋及护栏预埋钢筋。

箱梁混凝土应在温度天气适当时开始进行浇筑,箱梁砼表面极易出现收缩裂缝,为避免收缩裂缝的出现,最后压面的操作人员应一字排开,反复搓抹。第一次先严格按照砼面高程来粗平,待砼面泌水较少时进行精平。最后,砼初凝前,用铁抹精细收面、拉毛,结束后及时做好保护工作,防止人员踏踩、雨水浸泡。

11、混凝土的养护

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在收浆后尽快予以土工布覆盖和洒水养护;覆盖时不得损伤或污染混凝土的表面,混凝土的洒水养护时间为7d,洒水次数以保持混凝土表面处于湿润状态为度。养生工作从最早浇注砼初凝后即开始,并特别注意对箱室内洒水、降温、消除因内外温差引起的砼表面裂纹。

12、预应力施工

现浇连续箱梁采用单向预应力体系。预应力采用φs15.2高强度低松弛钢绞线。管道成孔采用塑料波纹管。箱梁预应力施工顺序为:波纹管及锚垫板安装、固定(与钢筋绑扎同时进行) → 波纹管穿束(采取先穿法工艺)→ 锚具安装、千斤顶安装 → 预应力束张拉 → 压浆 → 封锚。

13、支架及模板的拆除

在压浆强度达设计要求后,拆除支架。卸落支架必须同步、均衡、平稳、缓慢进行,从各跨跨中等间距向桥墩方向对称进行,严格遵守后搭的先拆、先搭的后拆原则。 支架拆除的技术要求:1.卸落支架根据现场情况分多个循环卸完,支架卸落量开始宜小,以后逐渐增大;2.支架卸落顺序为从跨中向支座依次循环卸落;3.卸落支架时,派专人用仪器观测支架挠度,并详细记录。

3结束语

满堂支架既是传统的施工技术也是最为实用的技术类型,虽然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这项技术存在施工工期长、模板消耗量大等缺陷,但是随着新材料、新工艺的普遍应用,满堂支架技术的弊端也将逐步被攻克,进而为社会建造出更多的精品桥梁工程。本文探讨了桥梁施工中现浇箱梁的施工技术,以供参考。

参考文献

[1]胡根长,赵园.桥梁施工中现浇箱梁施工技术探究[J].运输经理世界,2020,(07):131-132.

[2]杨海清.桥梁施工中现浇箱梁的施工技术研究[J].黑龙江交通科技,2020,43(07):142+144.

[3]陶庆春.桥梁施工中现浇箱梁施工技术研究[J].交通世界,2020,(Z2):104-105.

[4]毛金鹏.桥梁施工中现浇箱梁施工技术[J].交通世界,2020,(Z1):128-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