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病流行特点及禽流感防治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15
/ 2

鸡病流行特点及禽流感防治措施

唐颖

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栟茶畜牧兽医站  江苏如东

226400

摘要:鸡养殖业中出现禽流感病毒会造成鸡的大量死亡,相关的畜牧兽医部门应该加强对禽流感疫病的防控,重视对禽流感防控的研究,降低禽流感疫病的发生概率。基于此,以下对鸡病流行特点及禽流感防治措施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鸡病流行特点;禽流感;防治措施

引言

我国养殖业在发展前进过程中面临着诸多风险与挑战,其中危害性最大的风险之一为禽流感,很多禽类会因禽流感病毒的感染而出现较为严重的病情症状,导致死亡率大幅度上升,还可能会感染人类,给人的生命安全造成较大损害。为保障养殖业的发展,维护人民的健康安全,就需要加大对禽流感流行现状与流行特征的研究,对禽流感的防控方案与防控策略进行全方位的优化改进,以健全的疫苗体系与科学的养殖手段及时遏制禽流感疫情,将禽流感防控工作落到实处。

1鸡病流行特点

1.1种类不断增加

鸡养殖业得到快速发展,同时鸡的疾病种类也逐渐增加,一旦出现病毒,很容易蔓延到整个养殖场,传播速度快,危害大,会出现严重的后果,影响鸡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1.2传播途径多

高致病性禽流感主要通过直接与感染动物接触、与被污染的空气及水源等接触而扩散。机体的感染通过呼吸作用,病原菌侵染到呼吸道进而使机体感染导致发病。此外,高致病性禽流感还可通过种蛋进行垂直传播。H7N9亚型毒株可传染人类并导致人类的发病,严重的甚至死亡。

1.3疾病的延续性

养殖场在病鸡死亡之后采取了一系列的消毒措施,但如果消毒不彻底,造成鸡病的传播和蔓延,将影响养殖业的发展。尤其是禽流感的出现,可能会给许多地区造成禽流感的同步暴发。

2高致病性禽流感发病后的临床症状

高致病性禽流感发生后,呼吸道、生殖系统、消化道、神经系统均可见病变;鸡被病原菌侵染后需要经过几小时至几天的潜伏,之后才会表现出病症。鸡急性发病后,有的临床症状尚未明显表现出来即死亡,此类死亡率可超过70%。对于亚急性发病的鸡群,刚发病时体温可超过41℃,头及眼睑均肿胀,鸡冠可见出血症状,严重的坏死;与此同时,还有无法顺畅呼吸、打喷嚏、咳嗽等症状;粪便颜色为黄绿色。之后病情逐渐严重,患病鸡的眼睛有脓分泌,同时伴随头颈后扭、抽搐等,严重的可导致鸡无法行走。人类因接触到感染的鸡被传染后,刚开始的症状类似于普通感冒,之后出现难以呼吸、肺炎等,严重的很快出现败血症、呼吸窘迫综合征,甚至出现多器官的衰竭而导致死亡。

3禽流感防治措施

3.1内部通风管理

在饲养中,温度和通风等直接会影响到养殖情况。在育雏期,正确的通风不仅关系鸡群的体型发育,同时也关系到是否能正常成活。在养殖管理的过程中,应注意控制好鸡舍的温度,定期进行鸡群背部的检查。鸡舍内的垫料温度在27℃左右,在实际的养殖过程中,依据鸡群的实际情况调整,并不是结合温度计的数值进行调整,在整个过程中,鸡群进入到鸡舍前1天,需要将温度控制在35℃左右。鸡群进鸡舍之后结合鸡群的体质情况进行调整,如果鸡群岀现食欲不振的现象,可以适当的调高温度。在进行鸡群的养殖管理过程中,依据鸡群的实际情况多方调整,避免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

3.2加强饲养管理

禽群的饲养过程中要加强管理,按照养殖的防疫卫生措施执行,定期清洁,确保圈舍内干燥、卫生,且在防寒保暖方面加强管理,以提高鸡对病毒的抵抗能力。日常饮食中可适当添加抗生素类药物、做好免疫接种,对控制病毒的继发感染有着较好的效果。人尽量不要接触发生禽流感的家禽,扑杀病情的过程中也要加强防护,避免人员感染。

3.3AIV的管控

携带AIV或已患禽流感的禽类或其他动物具有一定危险性,这些动物可作为传染源感染人类。通常而言,不同年龄段的人类均可感染禽流感,且常接触感染或疑似感染禽类的人,患禽流感病的风险更高,但人与人之间能否进行传播,尚未得到证实。对于禽流感的预防,个人应注意环境卫生,进行定期消毒,避免到人群密集的地方;食用禽类食品时,选择经卫生检疫部门检疫合格的产品,加热煮熟后才可食用。禽类养殖场也应重视环境卫生问题,对禽舍、养殖工具进行及时的清洗消毒;保证动物饮食、饮水安全卫生;定期对动物进行体检和注射疫苗;合理饲养,调整动物居住密度,保证空气流通;新引入的动物单独喂养,经长期观察保证未感染疾病后才与原有动物一起饲养;给被饲养的动物稳定的生活环境,切忌突然变温或换地饲养等,以免造成动物应激反应使抵抗力下降而感染病毒。若饲养禽类已感染AIV,禽流感作为被国际卫生组织列为的A类动物疫病,需及时向当地动物监管部门上报,对疫区病禽进行全部扑杀,并进行无害化处理,消除传染源,防止疫情扩散;按要求做好区域划分,根据污染辐射范围进行隔离、封锁,并对疫区进行全面消毒。

3.4禽流感流行的综合控制措施

目前对于禽流感并没有特别有效的治疗措施,只能加强对禽流感流行的综合控制。其措施主要有:引种时不从疫区引进,调入禽产品时,不从疫病流行情况不明的地区调入。养禽场应采取品种单一的饲养模式,实行全进全出的饲养制度,不得混养不同品种的禽类。严格控制外来人员和车辆进入养禽场,保证进入时必须消毒。生产中不同用处的车辆不得混淆,必须要分开特用。加强饲养管理,首先,要在饲养区经常用不同的消毒剂轮换消毒。其次,经常在饮水或饲料中加入多维,减少应激反应,提高家禽应激能力。再次,保持饲料新鲜,从而增强家禽体质。最后,改善饲养环境,保持舍内温度、湿度、光照适合,舍内经常通风换气,保持生产环境清洁卫生。自备饮水和排水系统,尽量不用河水、湖水及塘水,一般采用自来水或是井水,并且定期消毒。家禽粪便和垫料一定要经过燃烧或是堆积发酵处理。养禽场禁止带入外来畜禽产品,内部工作人员必须讲个人卫生,出入养禽场必须换衣。控制其他动物带毒。养禽场的环境要用草地绿化,不能栽植树木,防止其他动物聚集。

3.5做好消毒工作,防止病原传入

消毒工作是防止禽类养殖场发生大规模禽流感疫情的重要防控手段,养殖人员需要使用苯扎溴铵、癸甲溴铵、聚维酮碘、戊二醛等能够使禽流感病毒失活的有效消毒药物,定期对养殖场环境内部进行消毒处理。为发挥消毒药的实际效用,养殖人员需要在对养殖场进行全面彻底的清洁后再进行消毒。除了对养殖场内部环境进行消毒之外,养殖人员还需要对出入养殖场的车辆、物品以及人员进行消毒,很多禽类养殖场需要借助车辆运输鸡雏、肉鸡、粪便、淘汰鸡等,这些流程是禽流感病毒引入并传播的关键途径,养殖场可以采用二次转运模式进行运输处理,并加大对运送车辆的清洁消毒力度,严格防止禽流感病原传入。

结束语

国内外的防制经验表明,对于禽流感,应该以预防为主,加强检疫,同时做好免疫接种工作。实践证明,在实施疫苗接种措施以后,大规模的禽流感流行情况已经明显减少,虽然存在病毒变异的问题,但是禽流感疫苗仍然是防制禽流感最有效的手段。

参考文献

[1]李鸿昌,李越,王祺伟,宋军.鸡病主要流行特点与防治措施研究探讨[J].吉林畜牧兽医,2022,43(12):71-72.

[2]王兆美,刘保有,农秀芬,杨聪.常见鸡病流行特点与禽流感防治措施[J].畜牧兽医科学(电子版),2022(17):108-110.

[3]孙丽君,赵可心.鸡病的流行特点与防治措施[J].吉林畜牧兽医,2019,40(07):35+37.

[4]张运海,刘东山,王琨,阿米娜,加娜古丽,关秀英.农村规模化养鸡场流行病学与综合防制措施[J].新疆畜牧业,2016(07):42-43.

[5]阿勇.当前禽类流行性感冒的流行特点及防治措施[J].甘肃畜牧兽医,2016,40(04):2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