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习单助力小学语文学困生的转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15
/ 2

预习单助力小学语文学困生的转化

 巫雁

博罗县长宁镇石下屯小学  516100

摘要: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进程中,语文学困生普遍存在。他们往往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其中包括课前预习这一重要的习惯。有效的课前预习能激发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听课效率,使学生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同时,也能让教师在课堂上有针对性地讲解知识、传授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由此可见,课前预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尤为重要。课前学生要能够进行自主感知、理解文本知识,就需要借助预习单。因此,教师在转化学困生的时候,可善于利用预习单有效培养学困生课前预习习惯,为其高效优质的学习助力。本文将具体讨论小学语文预习单在转化学困生中的意义和运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学困生;课前预习;预习单

一、预习单对转化学困生的重要性

目前学困生的定义是指学习成绩不理想,自律能力差,学习效率低的学生。他们常常表现为学习态度消极,作业马虎甚至不完成,上课不参与学习活动。通过观察发现,他们大部分人上课的专注力差,缺乏求知欲和坚持学习的恒心,所以,当遇到学习上的困难就容易放弃。如何转化小学语文学困生、促进他们的发展,是我们语文教学中所面临的挑战,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古人云:“凡是预则立,不预则废。”预习是把新授的内容跟原有的知识体系相融合的有效途径。课前预习更强调了在教师讲授新课前,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需求,对新课程进行独立思考、梳理的过程。学生在预习探索过程中,能逐渐培养出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能力,掌握更多新的学习方法,进而帮助学生实现自我锻炼。

如何做好预习?教师可根据课标的要求和教材编排的特点,结合学困生的学情,给他们制定一个课前学习要求的清单,我们称之为“预习单”。预习单是将文本的主要知识以问题的形式层层递进。学困生在课前从预习单中查漏补缺,巩固已有的旧知识,了解陌生的新知识。不再是粗浅地朗读课文,或者机械记忆生字词,而是学会运用知识、学会表达,以便他们在课堂学习时能快速消化老师讲授的新知识,进而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预习单在转化学困生中的运用

1.建立自信,培养兴趣。

学困生对待学习的态度是懒散的,由于学习成绩长期与其他同学有较大的差距,所以内心会产生自卑,继而对学习失去信心和动力。基于分层指导教学的思想,为学困生设计不同难度的课前预习学习任务尤为重要。

教师可以按照单元的主题,遵循新课标的要求,参照教学参考书给每一课制定当前的预习任务。(1)预习课文必须先朗读课文。第一遍默读浏览全文,找出不懂的生字词。第二遍仔细阅读,标上自然段和拼音。第三遍自由朗读,把句子读准确、读通顺。

(2)结合学习的内容,跨学科融合教学。例如:绘画预习,以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中国传统节日》为例,让学生动手制作一幅手抄报,把自己最了解的中国传统节日画出来、写下来,再课堂上分享给其他同学。

(3)查找资料,拓展知识面。以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蜜蜂》一文为例,除去基本的生字词预习,教师可以让学困生搜索作者法布尔的相关资料,在查阅中了解作者和创作背景,调动学困生课前预习的实践热情。

2.积累字词,养成习惯。

语文到底是运用语言文字的学科,基础的生字词积累必不可少。主要是对课文重点的生字生词进行注音、书写、组词、释意。教师在设计预习单的过程中可挑选易错、易混的生字词。学困生预先扫清学习障碍,拉近学生对新知的认识距离,教师授课时只需要关注学习单的反馈。当学困生正确掌握基础字词,要给予及时正向的表扬;当发现学困生无法完成字词任务,也要帮助其找出原因、教会方法。学困生在此过程中逐渐掌握一定学习策略,慢慢养成课前预习的好习惯。

3.扩大阅读,梳理文本。

基于前面两个阶段的训练结果,学困生对语文的学习态度有所改善,但还不能自主解决一定难度的问题。因此,在预习单中适当扩大阅读量,发展学困生的思维。阅读的内容不宜过长,避免学生因内容过而对预习产生压力,随意应付。阅读的内容尽量与新授课文相关的课外读物,通过对比或类似文体的训练,再次巩固掌握该主题内容。

4.拓展训练,交流表达。

学困生解决了基础问题后,面临另一个问题是表达不清、体系不明,学过容易遗忘。此阶段让学困生整合知识式地预习非常必要。以预习部编版三年级上册《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为例,通过图表整合的方式,让学生清楚地梳理小女孩五次擦然火柴所看到的幻想,以及造成幻想的原因和现实情况。不仅让学生在预习时清晰文章的脉络,还培养学生搜索知识、整合处理信息的能力。

由于学困生的语言组织能力相对较差,可以先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先梳理文章的整体框架,概括主要内容。再慢慢引导学困生,培养他们的信心,按照一定的答题顺序,清晰地表达他们自己的观点。

三、预习单实施后的学情反馈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困生有不同程度的改变。首先,在课堂上,他们更自信大方地主动回答问题。自觉借助预习单,在课堂上大胆参与生字词的闯关比赛。课堂的参与率大大提高,学习兴趣也增强不少。

其次,学困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课后的作业质量完成较好。课前预习能让学困生发现自己学习的盲区,更有针对性地听课,从而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不仅获得了自主学习的内在动力,还提升了课堂效率。让学困生在积极探索的过程中,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让其学习能力有了质的提升,进而带动课后作业的完成率。

最后,大部分的学困生在课堂检测中,均取得明显的进步。课前预习习惯的养成,培养了学困生们自己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习效果事半功倍。由此看来,教师充分利用好学生的预习单,能极大地助力于学困生的转化,发展每一位学生。

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应积极引导学困生进行课前预习,加强课前预习的检查和评价,循序渐进地按照“培养兴趣、提高自信——掌握基础、养成习惯——梳理文本、构建框架——交流表达、形成思维”的步骤,培养学困生的自学能力,改变被动的学习局面,使其在课堂上学习更多的有用的知识,总体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参考文献:

[1]刘霞.浅谈学生课前预习的重要性及方法[J].西部大开发(中旬刊),2012-10-20.

[2]徐红玲.课前预习现状与对策[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6-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