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市政工程中城市道路建设的施工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16
/ 1

浅谈市政工程中城市道路建设的施工技术

陈晨

 230102199006032815

摘要:随着社会不断地发展进步,为了适应不断发展的需求,城市交通道路的布局也在不断地做出变化和调整。与此同时,较为合理的施工技术能够有效的缩减施工工期,具备良好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因此,文章浅谈市政工程城市道路施工技术,并且挖掘当下市政工程城市道路施工中的不足,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希望能够为我国的交通建设提供帮助。

关键词:市政工程;城市道路建设;施工技术

引言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为了满足城市内各行业对道路交通的要求,就必须做好城市道路施工。目前我国仍然需要不断提高城市道路建设施工的质量以及技术,延长道路在通车后的使用寿命。目前的城市道路施工主要是针对道路的拓宽以及维修,而如何通过维修以及拓宽加强施工质量就成了当下道路建设工程的重要问题。

市政道路路基施工要求

1.1 结构稳定性

路基结构在整个市政道路工程中是荷载的主要承担着,这里所说的荷载主要包括行人及大小型车辆等,为防止自然条件下路基结构在此类荷载作用下发生变形,损坏甚至是整体失稳坍塌等现象,要求路基整体结构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1.2 强度

为保证路基在行人车辆等荷载作用下不至于产生超过容许范围的变形及损坏,必须因地制宜地采取一定的措施,如加强对混凝土的振捣,保证市政道路路基密实性,加强碾压来保障路基结构的强度。

1.3 水温稳定性

所谓路基的水温稳定性是指路基在温度及湿度变化的作用下,其强度和刚度发生变化的性质。一般情况下,路基在地面水和地下水的共同作用下,其强度会大幅降低,特别是对于季节性冰冻地区,由于水温的变化,路基发生周期性冻融作用,形成冻胀与翻浆,路基强度和刚度急剧下降。

二、分析道路建设的施工技术

2.1  路基处理

路基回填工作必须要按照设计断面进行分层填筑且压实,分层的厚度必须要与压实机械的功能相互适应。压实度应按照压实的标准实行,为确保能够均匀压实,必须注意压实的顺序,依据《城市道路路基施工及验收规范》进行施工,为了保证压实的质量,应经常检查土壤的含水量和压实度。

2.2  12%的石灰土基层

淤在实施石灰土底基层之前,应先用 12~15t 的三轮压路机对土基实行碾压检查工作;于施工放样;盂备料;榆石灰土整型;虞碾压;愚将接缝的处理工作做好,搭接的部分应运用对接形式。在摊铺和碾压施工完成之后,应该在潮湿的状态下养生 7d,除去洒水设备以外,其他车辆不得通行。

2.3  沥青封层

沥青规格必须满足设计要求,用量为 1.0kg/m2。用沥青洒布车按 1.05kg/m2 用量沿路基纵向匀速喷洒沥青,由内向外,一个车道,一个车道宽接着一个车道宽喷洒。喷洒封层沥青后在沥青破乳前撤布集料,用量为 7m3/1000m2,按层铺法施工要求完成下封层。石屑撤布后用轻型压路机静压二遍,压路机行驶要平稳并不得刹车或调头。

2.4  沥青混凝土面层

当混合料卸车后,应迅速摊铺,做到按顺序随到随铺随平,保证虚铺厚度,松实一致,级配均匀。当沥青混合料摊铺一段,油温适合时,即可碾压,一般用6-8t双轮碾压至无轮迹时,再用10-12t碾压密实,并消除轮迹。石油沥青开始碾的温度不高于140℃,终了温度振动碾不低于65℃。碾压先从路边开始向路中心错半轴碾压,速度以 25-30m/min 为宜。

城市道路机械摊铺作业要求

3.1 控制摊铺作业速度

摊铺的速度直接影响熨平板的受力情况,因此摊铺速度应尽量保持匀速,一般应控制在2-6m/min。卸料时,卸料机不得撞击摊铺机,卸料时现场人员应该监督卸料速度,不得过快过猛,摊铺机操作员应该挂空挡,依靠摊铺机的推动前进。

3.2 摊铺器的高度调整及摊铺机的注意事项

路基检查合格进行摊铺前,应该将摊铺机的螺旋摊铺器调整到合适高度后再进行摊铺,如未调整到合适位置会出现供料较慢或者两端供料不足的情况,不仅影响整体的摊铺质量和平整度,同时也会增加工期,提高成本。此外,料车卸料时对于不慎洒落的混合料要进行及时清理,避免影响后续摊铺工作,降低现场清理工作量。

结束语

总之,随着经济增长,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已经日趋完善,道路工程作为基础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对环境产生了多方位的影响。为了促进我国的道路交通建设,相关的研究人员应当不断加强施工工艺以及施工技术的探索。所以,在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过程当中,应采用合理的工程施工技术,严格把守各工序关卡,保证在施工过程当中各项工作能够安全、有序的进行。

参考文献:

[1]周旭垠.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技术的探讨[J].科技传播,2011(7):42.

[2]赵楠.刘晓新.浅谈市政道路施工中关键技术[J].农家科技,2019,(002):234-235.

[3]李文.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的控制措施[J].长江建设,2003,(3):49.

[4]朱建国.浅谈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的控制[J].科技资讯,2009,(20):3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