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进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的必要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16
/ 3

加快推进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的必要性

高艳东

云南省有色地质局三一三队,云南 玉溪 653100

摘要:受早期“有水快流”思想影响和经济发展需要,矿产资源在“重资源利用、轻环境保护”的粗放式开发利用模式下,形成了大量历史遗留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对生态系统造成较大威胁。矿山地质环境是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治理,开展矿山生态保护修复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快推进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系统实施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工程,有助于推动矿山地质环境状况持续改善,持续巩固红河、珠江流域生态屏障。

关键词: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修复必要性

峨山彝族自治县位于云南省中部,隶属云南省玉溪市。东接红塔区,南与石屏县接壤,西南与新平县相连,西北与双柏县隔江相望,北与易门县相通,东北与晋宁县毗邻。地理位置:东经 101°52′~102°37′,北纬 24°01′~24°32′,东西最大横距57km,南北最大纵距58.5km,面积1972km2。峨山县境内的河流分属红河水系和珠江水系,占六大水系流域的三分之一。以烂泥箐—高平—双江镇—甸中一线分界,西属红河流域,东属珠江流域。通过开展野外调查和资料收集后综合研判,红河流域范围内分布71个历史遗留矿山图斑,珠江流域范围内分布22个历史遗留矿山图斑。损毁区域内涉及的生态问题突出,存在矿山自身恢复难,当地财政资金困难,生态修复进度缓慢等问题。

1、区域地质背景

峨山县境内地貌划分为构造侵蚀、剥蚀中山地貌、岩溶地貌和堆积地貌三大类。切割中等—强烈,相对高差1000-500m;盆地内河谷两岸零星分布堆积地貌,西部大龙潭、富良棚一带和东南小街一带还不同程度发育有碳酸盐岩溶地貌。

峨山县地层发育较齐全,从元古代至新生代,除早古生代地层和晚古生代二叠纪地层缺失外,其余各时代地层均有沉积。全县以元古界前震旦系昆阳群和中生代三叠系、侏罗系地层分布最广。

峨山县处于扬子准地台之川滇台背斜中,其内又以脚家甸-化念断裂为界,以东属滇中台陷,以西属易门-峨山隆断束。区内构造型式多种多样,历次构造运动使其复合、切割呈现出复杂的交接关系,形成了以北北西—北西向为主,东西向、北东向为次的构造展布特点,断裂、褶皱发育。

2、历史遗留矿山分布情况

峨山县确认为历史遗留矿山(10类)的图斑有167个,损毁图斑面积547.1375公顷。其中已治理图斑46个,恢复面积182.9041公顷,未治理图斑121个,损毁面积364.2334公顷。

按开采矿种统计:建筑用砂50个,建筑石料用灰岩19个,铁矿40个,其他为煤矿、水泥用灰岩、冶金用白云岩、云母等58个,合计167个。

按开采方式统计:露天开采146个,联合开采7个,井工开采4个,其他11个,合计167个。

3、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及治理措施

3.1矿山地质环境问题

峨山县地形地貌复杂,整体地势呈西北部、中部较陡,南部平缓的特点,地形高差较大。气候类型以及地质岩性多样,断裂、褶皱发育,新构造运动较为活跃,处于次不稳定区。在如此复杂的地质环境条件下进行长期、高强度的矿产资源开采工作,极易造成一系列矿山地质环境问题。这些环境问题由于矿山的类型、开采方式以及规模等的不同,引发的问题也各有不同。结合峨山县实际的采矿活动及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归纳总结得出,目前峨山县面临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1)土地资源遭到压占及毁损;(2)地形地貌景观(含生态〉发生改变;(3)矿山地质灾害如滑坡、崩塌、泥石流塌陷及地面裂缝等。

历史遗留矿山航拍影像及局部现状见图1。峨山县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主要类型及表现形式如表3-1所示。

图1  历史遗留矿山航拍影像及局部现状照片

3-1   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主要类型及表现形式

主要类型

主要表现形式

土地资源遭到压占及毁损

累计损毁土地面积364.2334公顷。损毁类型以挖损为主,其次为压占,损毁程度为重度。损毁地类主要以耕地、林地、采矿用地为主。矿山建设及生产损毁的土地引发的水土流失将导致复垦区内土壤有机质和土壤养分流失,降低土壤保肥、保水性及灌溉能力,增加了水土向地下流失的风险,造成地表土壤生产能力下降,影响植被生长。

地形地貌景观(含生态)发生改变

矿山开采及附属设施的建设,将剥离扰动大量原有植被,大部分山体裸露,侵占部分土地资源,既改变了当地农林结构,也破坏了矿区原生的地形地貌景观,造成矿山地形地貌与周边山体景观不连续,影响耕地、林地、草地景观及功能的现象。同时对矿区及周边原始地貌造成较大的扰动,主要是地表坡度增大,坡面变得平滑松散,这将导致坡面径流速度加大,冲刷力增强。矿山开采直接导致地表原始植被的丧失和土壤结构的破坏,导致地表土壤的抗冲蚀能力降低,为加剧水土流失的发生创造了条件。

矿山地质灾害如滑坡、崩塌、泥石流塌陷及地面裂缝等

主要为采矿形成的高陡边坡引发的崩塌、掉块、滑坡等边坡稳定性问题。采矿时期形成的高陡边坡,坡高10m-80m,坡度35°—85°,边坡基岩裸露,岩体风化严重,节理裂隙发育,导致岩体结构松散破碎,长期在降雨、人类活动、风化、重力等作用下,边坡岩体易产生小规模垮塌,威胁边坡顶部林地及坡脚过路行人安全。

3.2修复措施

修复方式的确定要综合考虑待修复矿山的破坏类型、破坏程度、所处地区的自然地理条件和土地开发适宜性、利用规划等因素,在符合相关规划的前提下,应本着宜农则农、宜建则建、宜水则水、宜留则留原则,选择合理的生态修复方式。针对峨山历史遗留矿山的地质背景、分布情况和存在问题等,应该采用自然恢复、辅助再生、生态重建、转型利用四种修复方式,贯彻安全、合理、经济的原则,在保证安全和正常使用的前提下,寻求方便施工、对环境影响小、最经济的修复措施。具体修复措施详见表3-1。

3-1   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定位与修复措施选择

修复方式

修复措施

自然修复

采取封闭修复场地、拆除废弃设施等措施,消除影响自然恢复的生态胁迫因子。不允许在修复场地内翻土、取石、搬运、垦殖等人类活动,排除外界干扰,减少对场地的扰动。依赖场地和周边生态系统自我愈合能力,促进植被再生和生物种群恢复。

辅助再生

通过坡面危岩清理、采坑回填、废石(渣)清理等,消除地质安全隐患。通过坡面修整、土壤改良、截排水等人工辅助措施进行场地平整,改善土壤功能,为植被恢复提供条件。筛选适地植物物种,采取补植、补播、抚育、间伐、杂灌草清除等人工辅助措施,加快场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修复。禁止引入对当地生物多样性造成威胁的外来物种。

生态重建

对因自然灾害或人为破坏导致生态功能受损、生态系统自我恢复能力丧失或发生不可逆变化,以人工措施为主,通过生物、物理、化学、生态或工程技术方法,围绕修复生境、恢复植被、生物多样性重组等过程,重构生态系统并使生态系统进入良性循环。

转型利用

据《自然资源部关于探索利用市场化方式推进矿山生态修复的意见》〔自然资规〔2019〕6号〕文要求,鼓励矿山土地综合修复利用、实行差别化土地供应、盘活矿山存量建设用地,修复方向主要为耕地建设用地。

4、开展生态修复的重要性

近年来,国家重大会议上一再强调生态文明的重要性。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努力建设美丽中国。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报告对生态环境保护作了多方面的部署,提出“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的理念,由污染治理转向大生态综合治理,同时,党的十九大针对生态环境监管体制改革作出了细致的部署,明确提出设立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自然生态监管机构。2022年10月,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这一重要论述为新时代新征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为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指明了方向,同时也将生态保护、生态修复提升到更高的地位。

做好矿山生态修复工作是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为解决矿山生态修复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国家和地方相继出台《关于开展全国历史遗留矿山核查工作的通知》《自然资源部关于探索利用市场化方式推进矿山生态修复的意见》《云南省自然资源厅关于加快推进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工作的通知》《云南省自然资源厅关于统筹推进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工作的通知》等政策,根据生态文明建设总体框架,遵循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原则,通过理念转变和政策引导,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矿山生态修复治理,采取系统化、科学化和标准化的治理模式,提高矿山生态修复能力,达到生态修复目标。

通过修复生态环境项目的实施,对矿山开发造成的生态破坏进行生态修复与综合治理,可以有效地消除地质安全隐患,改善水土环境,恢复生态功能,使因采矿活动而破坏的区域地质环境达到稳定,损毁土地得到复垦利用,生态系统功能得到恢复或改善,具有巨大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其意义十分重大。因此,推进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加快推进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工作是社会各界的共同诉求,也是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助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5、效益分析

5.1生态环境效益

(1)通过施对矿山进行生态修复,能有效改变矿区景观。矿区植被得以恢复,进而改善土壤物理、化学性状,提升当地森林质量,拓展生态空间、提升森林碳汇能力,为当地营造一片绿色生态屏障,防止周边生态系统退化与山地的风蚀沙化,有效改善生态系统,为流域内社会经济长期稳定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2)矿区植被恢复后,可以改善周边的小气候,调节周边温度、湿度和风力,还能消减洪峰、增加常流水、净化空气、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以及保肥,有效改善因采矿活动对生态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对植物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进而吸引周边动物群落的回迁,从而达到动植物生态平衡,提高矿区群众的生活质量。

(3)有效改善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矿山修复后,群众的生活环境可以得到极大的改善,让当地群众实现推窗见绿、出门即景的美好生活愿景,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5.2社会效益

(1)“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矿山生态修复后,能有效遏制采矿行为引发的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减少水土流失,最大限度的减少裸露地面,恢复生态植被,还当地一片绿水青山,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更为当地群众创造绿水青山环绕的生活环境,助力美丽云南建设。

(2)全面开展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和综合治理,让政策性关闭矿山、废弃矿山、群采矿山变为绿水青山,带动其他后续工程,并促进招商引资,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带动当地群众就近就业和创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5.3经济效益

经修复后的历史遗留矿山废弃土地,根据其修复前后土地利用情况,可产生可观的直接经济效益和巨大的间接经济效益。

(1)修复后改为耕地的土地,通过发展粮、油、果、林等产业,可以增加当地群众的经济收入,助推乡村振兴。

(2)修复后拟作为建设用地的土地,通过实行差别化土地供应和盘活矿山存量用地,在符合国土空间规划前提下,发展教育、科研、体育、公共文化、医疗卫生、社会福利等产业,或引进企业发展特色产业,推动宜居宜业宜游美丽乡村的建设。

(3)修复过程新产生的土石料及原地遗留的土石料,通过合法途径对外进行销售增加收益后,统筹用于生态修复工作,达到收益反哺修复的目的。

6、结论

矿产资源一直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矿业作为矿产资源的供应行业,为中国的经济安全、国防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然而,长期高强度且大规模的开发,给我国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又是社会财富、经济财富。如何平衡矿业的生态效益与经济社会效益,关键是要树立正确的发展思路,结合实际,积极探索生态优先、绿富双赢的转型发展之路。具体到做法,则是立即修复生态环境,使人与自然能够和谐相处,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

参考文献

[1]郑明磊,夏建书等,云南省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分区与修复建议[J],云南地质2021,6(2):271~274.

[2]李会杰,范旭光.矿山遗留废弃地特点及生态环境修复技术研究[J],工程技术与运用,2018,12(2):37~38.

[3]刘慧芳,王志高等,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与综合开发利用模式探讨[J],有色冶金节能,2021,37(02):4-6+15.

[4]刘顺峰,浅析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J],西部资源,2021,12(第六期).

[5]陈俊男等,红河、珠江流域峨山片区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项目实施方案[R],云南省有色地质局三一三队,2023,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