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管理对空中交通管制员工作能效的影响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16
/ 2

组织管理对空中交通管制员工作能效的影响分析

崔科峰

中国民用航空西北地区空中交通管理局  陕西西安  710000

摘要:目前,航空已经成为许多人的交通工具之一,面对如此巨大的交通流量,保证航空运营的安全性是中国民用航空运营部门组织和管理工作的主要目的。组织的治理是对调度者的制约,以降低调度者的控制风险。建立安全文化,培育管理人员的工作精神与工作风格。从满足操作规范到实现安全生产的过程中,调度间隔是调度人员与机构管理交互作用的结果。航空运输受设备、气象、流量等因素影响。在多种因素(如:释放时序、空间受限等)的综合作用下,控制人员进行高效的节能作业,是保障航空运输在多种制约和紧急状况下的安全平稳运转的关键。在这一背景下,本文研究了组织管理对空中交通管制员工作能效的影响。

关键词:组织管理;空中交通管制员;工作能效;影响

引言:伴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人们的旅游消费也有了很大的变化。从简单到豪华,再到更高的水准。飞机是一种经过改进的新的交通方式,以其速度和省时的优点,成为了人们的第一选择,所以,民航行业前所未有的蓬勃发展,而且还在继续上升。这种情况使民用航空的安全性增加了负担。航空交通管理是一项高标准、高要求的特殊职业,它的重要性日益突出,特别是高质量的航空管理人员的培训,这对确保航空交通安全,维护良好的航空交通秩序,确保航空交通的平稳运转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组织管理与管制员工作能效的关系

(一)、组织管理对民航安全的重要性

在技术上,我们还没有达到使航空业发展为一种既有安全性又有可靠性的交通方式。中期的事故调查主要关注的是事件的时间、地点和涉及到的人,但是没有对事件的过程和根源进行全面的解释,因此相应的安全措施也是直接指向了运营生产的某个环节或者某个作业者,没有将民用航空的生产作为一个系统来对待。20世纪90年代,ICAO的年度报告表明,在1995年,世界范围内的普通航空乘客数量从2.88亿人次迅速增长到了1999年的15.6亿人次。在对科技技术和人的因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将其运用于实际运营后,随着国际民用航空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从业者对其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从而促使他们考虑如何更好地提升运营安全与效率,对其进行了更多的关注。

(二)、管制员工作能效的特点

航空管制人员在大机动性条件下,利用人力资源的优势,保证航空运输的安全运营,是其高效工作的体现。根据爱德华兹于一九七二年所提之SHELL模式及实务分析,管制员的能量效率与其所涉及之设备、规章、人员及操作之复杂性成正比。工作能量效率指的是管制者在进行实时控制时所起到的效果。在发生不安全事故时,要对管制员的工作进行严密的检查。在大流速、复杂工况下,管制员的工作被视为能源效率较高的产出。整体而言,对于管制者执行作业过程中的能量效率,目前尚无一种系统性的评估方法。

二、组织管理的内容及建议

(一)、资质管理

资格管理包含了与管制人员入职相关的培训需求,以及周期性的许可证登记。目前,中国城市交通管理单元正在向“大区管”、“大终端”等方向发展,导致了单个交通管理单元所配备的管理人员越来越多。由于基层管制工作比较忙碌,所以一般将资格认证工作交给主管部门,主管部门会根据主管部门的训练大纲来执行。所以,目前的管制者大多将注意力放在训练控制技巧上,而对资格制度的认识不足。由于基层管控工作的忙碌,使得管制员在参加符合资格管理规则的训练时,极易出现焦虑,从而间接造成当值时管控工作的能量效率下降。对控制人员的资格认证工作,除了要制定相应的训练方案外,更要强化对控制人员的宣传,让他们更好地理解控制程序与规则。当管制者认识到控制许可证之效力及相关之管理方法,将会对资格认证之工作及训练之工作有较高之积极性。通过对管制者自我及组织管理层面的反思,使管制者的能量效率得以提升。

(二)、业务管理

企业的管理是以运营的安全为核心的。安全性是一个相对而言的概念。操作过程中总会有一些危险,只有这些危险是可控的,才能保证操作过程的可靠性。组织的管理是以制度来规范空调者的行动,避免控制的风险。要想有效地避免这些风险,不但要靠法规自身,更要靠管理人员提供高效的产品。空中交通管理人员是空中交通安全的实时性管理者,其所使用的空中交通管理活动必须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条例。由于调度范围被压缩,管制者很少有机会生产高效的工作。一是条例条文限制空管人员在值勤时的懈怠与冒险。另外,过于细致的规范又会使管理者的调整余地和管理方式受到制约。企业管理层应谨慎地作出上述决策,并对有关条款的数目加以控制。

1.规章与管制员的关系

目前的模型是将组织管理的产品提炼成操作现场的规定,投入到管制员的手中,并将违规记录与个人绩效、安全记录联系起来。控制工作中最令人关切的条款是控制周期条款。民航总局发布的《民用航空空中交通管理规则》对不同类型和不同交通状况下的飞行时间进行了最低限度的控制。在大交通流条件下,飞机按照一定的控制时间进行飞行,不仅可以确保飞机的安全性,而且可以达到最大空域承载能力。禁止飞机碰撞的时间间隔是一条红色的线,对于联机端而言,控制时间与空中能力呈反比例。而在线路的另外一端,两架飞机的间距超出了控制间距,则存在着碰撞的危险。控制人员根据飞行过程中的具体操作要求,根据飞行过程中的具体操作要求,对飞机的飞行时间进行动态调节。控制单元经常采用扩展的时间间隔,以保证飞机在飞行过程中的安全。中国民航客流量持续增长,航班时差逐步向《民用航空空中交通管理规则》所规定的航班时差恢复。制度对安全事件的保护功能来自于管制员对制度的尊重。每次规则的改变,都会在管制员的心里留下一条“安全底线”,同时也会在他们对规则的看法上留下深刻的印象。对于规则的制订与变更,组织的管理能够提高管制者对规则的了解与遵守。

2.文化管理

控制操作单元实行全员化的作业方式,确保控制岗位24小时值班。每班一般都有10至20人,班上的成员要一起参加控制工作,相关的培训和活动。班组管理把提高团队精神和综合业务素养作为重点,在组织管理的要求和安全文化下,形成了每个班组的独特风格。在强调工作风格与专业态度的航空管理工作中,航空管理人员往往表现出较强的责任感与服从意识。在管制员参与管制工作、培养其专业荣誉及忠诚等方面,企业的文化建设对管制员的心理压力及身心健康有正面影响。航空运输是一个由多个行业、多个工作岗位组成的大型行业,航空运输管理人员一般仅知航空运输管理业务。因为管制工作有一定的年龄约束,所以文化管理可以用一种形式来向管制员进行产业方面的宣传,同时也可以帮助他们寻找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为他们提供一个多样化的职业发展路径。管理人员将自己所学到的第一线操作经验与实际操作相结合,还能在其它工作中起到很好的效果。

结束语:总而言之,随着中国航空交通的不断增长,以及对科技、人文因素的全面深入,对航空公司运营的组织与管理的重要性也越来越突出。航空运输是航空运输保障的一个关键组成部分,其关键在于保证航空运输的安全性和持续改进的有效性。航空运输管理是航空运输系统在实时性和有效性两个方面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组织管理可以将法规与管制员之间的关系进行协调,从而对管制员的红线意识进行更深层次的提升,并释放管制调配的空间。同时,还可以对管制人员的能量进行有效的评估,从而促使管制员从能效的高低来对管制方法的优化进行反思,从而达到提高自己工作的能量效率的目的,从而保证运营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杨昌其,谭娟,周靖力.空中交通管制员疲劳风险管理系统研究[J].2022(17).

[2]朱姝.组织管理对空中交通管制员工作能效的影响分析[J].科技和产业,2021,021(006):224-227.

[3]杨培玉,王超.面向疲劳管理的空中交通管制员轮班模型[J].安全与环境学报,2022(003):022.

[4]魏刚.民航空中交通管制差错成因机理与风险管理研究[J].写真地理,2020.

[5]田宇斐.被忽视的劳动:空中交通管制员情绪劳动管理分析[J].民航管理,201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