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学结合的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实践教学课程改革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16
/ 2

基于工学结合的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实践教学课程改革

卢佳园

重庆交通职业学院  重庆市 402247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提升,高职院校越发重视对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的培养。作为地方高校,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主要阵地,在机电一体化专业实践教学课程改革中,要先了解到企业对人才的主要需求,在此基础上采取有效的工学结合改革策略。下文中,将主要针对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实践教学课程改革进行深入研究,以此来提供参考。

关键词:工学结合;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实践教学;课程改革

前言:在传统的一体化专业教学中,存在着理论与实践脱离的问题,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实践教学是通过锯、锉等训练提高专业学生的技能水平,但机械制造不仅有铸造、加工,还包括对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随着内容的扩展,传统教学模式发生了转变,给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实践教学的课程改革带来了挑战。

一、教学改革的目标

近几年,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开始转向人才为本的发展模式,中国制造产业在不断壮大,在转型发展过程中对人才需求量较大,需要配备优秀人才队伍。在这种背景下,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成为了制造产业的努力方向,由此可见,工学结合教学改革的必要性。教学改革目标是让学生参与完整的工程完成过程,从知识学习到经验积累,循序渐进,形成与职业岗位相匹配的能力。在机械制造时代,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学生必须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先进软件以及最新测量仪器的操作方法,从产品设计到保养全程参与,最终目标是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在未来有一个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二、教学改革方案

(一)教学计划

在课程开始前,安排学生前往企业的生产一线参观实习,让其熟悉生产加工流程,邀请企业专家为学生做详细讲解,回答学生的疑惑。在学生实习过程中可以了解到未来就业岗位,如:机械设计、质量检测、维修保养等等,为学生做职业规划提供参考,通过岗位分析学生会找到自己的学习目标,有方向的进行学习。教学计划可以根据以下的岗位设置进行合理安排:机械设计,以传动轴为例,根据客户的需求计算产品尺寸,可以安排机械制图、三维绘图、机械原理等理论课程,以实际案例为出发点展开;机械加工,组织学生参观生产实训车间的机械加工过程,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识读图纸能力以及编制加工过程卡的能力,可以在此安排机械制造、机床操作规程等课程;质量检测,在教师指导下使用各种测量仪器对工件检测,区分不合格品并分析原因,主要课程有工量器具的使用与质量控制管理;机械装调,对学生的识图懂图能力要求比较高,必须了解零件位置关系,以及辅助工具的正确使用方法,按照图纸进行安装、检验、试车,让学生在理解设备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动手操作;机械设备检修,对损坏的机械设备分析研究,制定维修计划,为学生从事机械设备维修工作做准备,适合安排机械设备维修、电气设备维修等课程[1]

(二)教学方法

选择相应课题,引发学生思考,为学生详细讲解重要知识点,讨论加工方案,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鼓励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分析操作问题。在课程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教学,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性,或是由一个知识点扩散更多内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2]

(三)教材的重新编写

在课程改革中,不仅要改变教学计划与教学方法,还要编制与之相配套的校本教材。例如:在机械设计教学中,为学生选择真实案例做示范,包括机械制图、三维绘图、工程材料、机械原理等内容。教师要做好教学案例的选择工作,以企业加工用到的零部件为讨论重点,增强案例实用性。

(四)资源配置

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作为课程改革重点,必须有配套车间、基地、机房,对校外实训基地的要求是给予学生充足的实习时间与空间,定期组织学生参加实训活动,提供实践操作所需的各项设施。以实验内容为教学课题,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增加其知识储备,为今后的顺利工作打下坚实基础[3]

(五)师资队伍建设

在新时代背景下,高职教师要紧跟现代化社会的发展,不断增强自身的职业能力,前往企业生产一线锻炼自己,了解企业各岗位对人才的需求,学习最新机械加工技术与理论知识,才能使岗位需求与课程教学相对接。另一方面,聘请企业专家授课,与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基于工学结合探索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模式。

(六)提炼典型工作任务

专门成立学校组织调查小组,走访全市对口企业,如:机床制造、汽车零部件制造、机械零部件生产等多家制造类企业,从中了解数控技术的典型工作流程与岗位要求。在实践调研中,召开研讨会,整合企业专家、往届毕业生的建议,确定典型工作任务,包括:计算机绘图、数控机床加工零件、零件质量检测、机械产品设计、机械装配等等,为其专门设置对应课程。根据典型工作任务的难易程度进行归纳整合,开设学习领域课程,将目标确定为提高学生的机械设计与创新能力,掌握正确的强度计算方法,能够熟练应用相关设备,对机械部件进行拆装、维护,为学生学习深层次专业课程知识奠定良好的基础。

(七)设计学习情境确定学习任务

学习情境是以典型工作任务为基础,为学生设计相应情境,是典型工作任务的处理结果,在分析机电一体化专业学生必须具备的能力后,为学生设计机械装调等学习情境,通过构件强度计算与传动装置观测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对零部件工作过程进行学习了解,可以弥补传统课程教学模式的缺陷,引导学生逐步掌握与今后工作岗位相适应的技能,从而达到技能型人才培养目的。学习情境设计重点在于准确反映这一情境的学习任务,实现学习与工作任务的关键,也是各单元课程学习的基本内容。教师要对其进行合理划分,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内容设置学习任务。

结语

根据上文可以得知,在高职院校发展,工学结合模式课程改革作为一项长期工程,受到了管理层的重视。在工学结合模式下,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实践教学得到了深化,课程改革包括教学方法、教学计划、实践基地等内容,是以满足学生未来的岗位需求为目标确定培养方向,要求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学生在具备扎实基础知识的同时,有着较高的实践操作能力,从而为社会传输更多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李旭, 陶银. 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研究[J].  2021(2020-5):30-33.

[2] 李雅昔.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现代农机, 2023(2):3.

[3] 沈孟锋, 羊荣金, 董虹星,等. 数字经济背景下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职业面向研究[J]. 上海电气技术, 2021, 014(002):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