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物各自有根本 风云万变不离宗——浅谈古诗的诵读教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16
/ 2

凡物各自有根本 风云万变不离宗——浅谈古诗的诵读教学

李海英

长春市第二实验小学130000

教学古诗文,到底应该教什么?是意思?是感情?是道理?不能说不是,当然也不能说全是。《红楼梦》第四十八回写香菱跟黛玉学诗,香菱道:"据我看来,诗的好处,有口里说不出来的意思,想去却是逼真的;有似乎无理的,想去竟是有理有情的。"香菱对诗的理解可谓十分精辟。古人学习诗主要是品味诗中表达出来的一种意、一种情、一种韵,品味诗词的过程应当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古诗文的起承转合,音韵美、节奏美、气势美,只有通过诵读才能表现出来。因此,小学生学诗歌最原始,也是最好的方法,就是诵读。

北京大学钱理群教授对传统语文教学的"背功"曾大加赞赏之词。古人也曾形成这样的看法:为了培养学生最基本的读写能力,至少要让学生背诵二百来篇文章。在私塾中广为流传的《古文观止》,就选了历来有定评的200多篇。引导学生对古诗文熟读成诵,无疑遵循了学生学习古诗文的规律,为学生提供了捷径。

诵读对于小学生而言,最好的方法就是放开声音,读得字字响亮,朱熹先生曾经说过: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也就是说,阅读只用眼睛看或者进行默读是不够的,还要大声朗读出来。之所有需要大声朗读,和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生理特点是分不开的,因为小学生年龄小,很容易注意力分散,大声朗读的同时学生大脑处于“排空”状态,可以使小学生注意力集中,朗读时又可以调动学生的各种记忆器官,加深对文字的记忆和理解。

引导学生诵读还要做到以下要求:

一、诵读,要读出语感

什么是语感?从字面理解,就是语言的感觉。对于小学生而言,读出语感,就是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读出节奏,即读出停顿,读出轻重。

对于诗文的节奏问题,可以在学生朗读了一定数量的诗文之后,帮助学生概括出七言绝句的节奏一般形式定为"二二三",如:"淡妆/浓抹/总相宜",将五言绝句的节奏一般形式定为"二三",如:"空山/不见人"。在诗句中需要重读的是诗的重点词,诗的韵脚有的时候也需要加重或拖长。如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其中的“间、山”就要适当重读和拖长,以体现韵律和节奏。但古诗的节奏和重读不是绝对的,如:如"返景/入/深林"一句,节奏就应该是"二一二"。再如读刘邦的《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直抒了刘邦的威风凛凛、所向披糜、冲天的豪迈气概。要想读出这种威风和霸气,朗读时就不应该拖泥带水,而应该语气肯定、干净利落。

让学生读出语感,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老师的范读,老师朗读时抑扬顿挫的语调、丰富的表情、充沛的情感,就对学生最好的语感培养。德国一位作家写过一本书,名字叫《朗读者》,其中有这样一句,"老师朗读的声音是学生永久的记忆"。我认为,任何美妙的录音都代替不了老师的朗读,老师高质量的范读,对于学生是一种美的熏陶,教师带着自己的理解来进行范读,无疑会帮助学生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增强学生对作品的记忆。同时学生可以在教师入情入境的范读中充分体会古诗的诗情画意和独特魅力,增强对学习古诗的兴趣。

二、诵读,要读出情感

情感是古诗文的魂,它渗透在古诗的每一个字中,与人、事、物、景交融,如爱国情(陆游的《示儿》)、山水情(李白的《望天门山》)、儿女情(刘禹锡的《竹枝词》)、朋友情(高适得《别董大》)、母子情(孟郊的《游子吟》)等。因为学生的认知、阅历有限,了解古诗的情感,是古诗文教学最大的难点。有的老师会认为,只要古诗的意思明了了,自然就读出感情来了,其实不然。如何让学生读出古诗文所蕴含的情感呢?必须通过诵读引领学生入境,正所谓"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只有入境,才使自己情感在倾诉,自己心灵在歌唱。

学生如何入境呢?我在教学《望天门山》和《饮湖上初晴后雨》时,先让学生对比着读,引导学生说出李白和苏轼笔下的山和水,在你的脑海里浮现出来的是怎样的山?怎样的水?即要求学生边读边展开想象。有学生说,我脑子里《望天门山》的山是高的、陡的、直插云霄的,水是湍急、汹涌、哗哗响的;而《饮湖上初晴后雨》中山是朦胧的、神秘的、笼罩在雨中的,雨是明艳的、波光粼粼的。此时学生头脑中形成了山和水的画面,这时再引导学生读,就自然读出情感来了。再如教学范仲淹的《江上渔者》时,让学生边读边想象,从诗中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然后我们来做小结:打鱼人的小船在风浪中起伏不定,时隐时现,像一片树叶,场面惊险,处境艰辛。之后让学生通过这首诗想象:吃鱼的可能是一些什么人?打鱼人会有怎样的艰辛?这时候再让学生有感情地读,自然就会读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王崧舟老师在执教《两小儿辩日》时,他采用了情境再现的方法,让学生找出两个小儿辩斗的部分,读一读,演一演。老师旁白提示说:"一儿坚持曰、反驳曰、争辩曰、扯着嗓子曰、指着鼻子曰、拉着对方衣服曰。"通过这种情境再现方式的诵读,学生亲自感受到了两小儿争得面红耳赤的情景。所以要想引导学生诵读出感情,学生头脑中要有画面,要引领学生入境,正所谓"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学生要感同身受,这样的读才能读出感情,让人感动,才能"酒不醉人人自醉"。

三、诵读,要读出美感

古诗文的美,美在诗中所表现的人、事、景、情,美在节奏,美在韵律,美在情景交融,美在字里行间。王维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更是将文字、艺术有机融合。古诗多为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通过精辟精妙精彩的文字向世人传递一种和谐的意境。有的荡气回肠,有的柔情似水,有的明快脱俗,有的含蓄悠远……这些都要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感受出体会出诗所蕴含的美。在体味美的同时我们也可以借助一些辅助手段,如教学王维的《使至塞上》时,我们可以采用绘画的方法,观赏风光视频的方法,让学生体会"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所蕴含的美感,相信学生在画完、看完之后,再读这首诗时,就会带出诗中所蕴含的意境和美感。

四、诵读,要读出好感

古诗文的诵读如果仅仅依靠课堂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把这种习惯延伸到课外,只有让学生对古诗文的诵读"意犹未尽",不止于课内,才能对古诗文产生更强烈的好感。如学习完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后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去诵读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等写景的诗;学习完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可以引导学生去诵读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李白的《送友人》等送别诗;学习完于谦的《石灰吟》,可以引导学生去诵读王冕的《墨梅》,郑燮的《竹石》这样借物言志的诗。如果能通过课内的诵读使学生产生了在课外找诗读的欲望,学生就会增强学习古诗文的自觉性,从而对古诗文产生更强烈的兴趣。

学生诵读古诗文的方法不是孤立存在的,是螺旋上升的,引导学生读出语感是诵读的基础,引导学生读出情感是诵读的提高,引导学生读出美感是诵读的升华,引导学生读出好感是诵读的延续。

诵读不仅有助于加深对诗文思想内容的理解,还可以引导学生坚定文化自信,增强语文素养,丰富知识底蕴。诵读不仅有利于理解诗文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还有利于增强记忆力,通过诵读,脑子里积累的材料多了,写作或讲话时才能信手拈来,出口成章,有利于提高写作水平,对人的气质和自信心的培养至关重要。

只有诵读,才能把诗的节奏韵律读出来,才能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有这样一句话:反复吟诵,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体现出委婉,虽不一定摇头晃脑,但却可以有意拖长腔调,夸张抑扬,读出节奏。入于眼,出于口,闻于耳,动于心。入忘我之境地,就会欣赏到优美的意境,通晓诗人的心情。这才能给学生以美的享受,才能让学生真正享受诗意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