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空间规划中环境工程地理信息的应用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16
/ 2

国土空间规划中环境工程地理信息的应用研究

李杨 ,闫晓寒 ,赵珍伟 ,任永飞 ,曹露

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  山西  太原 030006

摘要:环境工程地理信息能够为国土空间规划提供实时数据,有助于规划部门对环境、灾害和地质的分析和预测,准确评估当地区域发展的总体趋势,进行综合评估,同时还可以支持规划部门厘清各数据源之间的空间关系。将大尺度公园和生态设计相迭合,将国土空间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与园林景观设计相融合,以达到多规合一条件下,空间规划参考设计的实用性、指导性和实践性。

关键词:国土空间规划;环境工程;地理信息;应用

1地理信息技术基础应用

1)GPS基础应用。GPS技术主要特征为实时性、可靠性、准确性强,能够高效搜集空间资源信息。该技术可运用R7IX技术精准定位图像控制点,对绘制国土规划地形图有重要作用。

2)RS基础应用。RS技术可便于资料收集,探测范围广,可短时间成图。该技术是获取数据、更新数据的主要方式。

3)GIS基础应用。GIS技术可用于查询、运算、分析多方面,主要负责数据的存储和动态管理。国土规划中应用该技术时,常将其与土地规划绘制模型、算法分析等功能联合,以获取更直观、专业的数据,有助于为国土空间规划管理制定更科学的策略。

2国土空间规划概述

国土空间规划是对一定区域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在空间和时间上作出的安排,是在国家发展规划、空间规划、城乡规划和地区规划等综合规划的基础上进行的,旨在推动国土资源的开发保护与利用;是为国家国土重建所进行的综合空间布局,以及为我国环境综合整治、综合开发等工作制定的指导性规划意见,为各规划地区的中长期发展规划提供了重要依据。国土空间的规划类型既是对土地的合理布置,又是对土地的合理利用和综合。当前我国土地空间规划体制存在着横向与垂直相互贯通的运行特征,在内涵上具有重复交叉的运行特征,在规范上具有高度的复杂性,因此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着很大的难度。

特别是在市、县两级区域规划中,规划的内涵包括用地分类标准、法规体系、期限、编制审批等多个层面,使得规划中出现了许多冲突和矛盾。在计划工作流程上,还出现了大量的交叉、不合理、相互制约的监管力量,其中以审批工作的复杂程度最明显。这种状况将使国土空间规划在资源使用与控制上出现缺位、浪费、混乱等方面的问题,从而使其失去应有的作用,进而影响国土空间的发展。

3国土空间规划中环境工程地理信息的应用

3.1生态环境分区制度建设与实施机制分析

政策措施高效执行需要多方合力推动和形成合力。这意味着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各方需要共同努力,协同推进政策措施的执行。只有形成了强大的合力,才能有效地落实政策措施,实现政策目标。具体效力是有效执行的重要依据。政策措施必须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执行性,否则就会变成一纸空文。只有政策措施具有具体的操作规程,才能让执行者明确工作目标和任务,进而提高执行效率,确保政策措施的实际效果。技术手段决定政策运用的科学性和服务社会的可靠性。政策措施的实施需要借助先进的技术手段,例如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这些技术手段可以提高政策措施的科学性和可靠性,进而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事权界定明确、权利主体清楚是政策措施有效层层落实的重要保证。政策措施需要明确的事权界定和权利主体,这可以避免权责不清、责任不明的情况发生,进而提高政策措施的实施效果。

3.2明确部门的职能分工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政府管理体系的变革已经成为必须推动的任务。在国土空间规划中,需要明确各机关的职责,强化协调,以实现更加高效的管理和规划。国土空间规划机关需要推进制度的变化,厘清职责,高效协调。这意味着需要建立更为完善的管理体系,使得各个部门能够更好地协作,协调各自的职责,以实现更加高效的国土空间规划。同时,国土空间规划机关还需要形成国际合作平台,以解决问题,克服矛盾。这样的平台可以让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相互交流,分享经验,共同解决问题,促进国际合作。促进空间结构规划与管理工作更为合理有序也是国土空间规划的重要目标。这意味着需要建立更为完善的管理体系,使得各个部门能够更好地协作,协调各自的职责,以实现更加高效的国土空间规划。同时,还需要加强对空间结构的规划和管理,以确保城市和农村的发展更加合理有序。

3.3优化规划环评体系

为适应国土空间规划分级分类制度,规划环评应根据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完善并丰富自身体系架构。在实践中,为了对一个地区、一个流域、一个省或者几个省的规划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相关学者提出了战略环评这一概念。为推进生态环境参与空间管制,区域空间生态环境评价(即“三线一单”)于2018年应运而生。目前,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亦逐步成熟。战略环评、区域空间生态环境评价以及现阶段的规划环评均是针对国土空间规划进行生态环境评价。因此,笔者认为可以将规划环评从广义角度理解,即针对国土空间规划的生态环境评价,将战略环评、区域空间生态环境评价和现阶段的规划环评概念进行整合并重新定义。在此基础上,对应国土空间规划体系进行规划环评体系构建。跨省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进行战略环评,省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进行区域空间生态环境评价,县及乡镇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编制环境影响篇章或说明,各级别详细规划编制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

3.4国土空间规划“三区三线”划定中的应用

环境工程地理信息在国土空间规划“三区三线”划定中的应用能够进一步准确“三条控制线”的边界划分,根据高精度的虚拟环境,可供更加完善的虚拟做图,形成多样性方案,通过综合比选,冲突检测、方案协调等算法检验功能,以实现“三区三线”的智能划界,进一步提升国土空间规划的科学性。按照环境工程地理信息测绘所得鸟瞰图,可以从俯瞰视角明确温榆河地处三区交界之处的地理环境特征与生态环境,其边界边缘化特征明显,现状基础设施欠缺,绿色斑块破碎、生态环境脆弱。应用环境地理信息,在其具体规划和建设中探索出解决生态问题的规划策略:坚持修复生态、提升生物多样性为重要准则,构建以“以人为本,以生态为源”的生态景观格局。

3.5强化对专项规划的指导约束作用

沿海、自然保护、特殊规划、跨行政区及流域国土空间规划等,由本级或上级自然资源部门牵头,并经同级人民政府审批;关于空间使用的特殊专项规划,由相关的不同的主管部门负责。针对以上各项规划,要坚持“统一领导,统筹规划,突出重点”的方针。相关专项规划的编制可以是全国性的、省级的、县级的,不同区域的规划,应充分考虑所在区域的具体条件,从而提高编制的准确性。

结论

在国土空间规划与环境优化的过程中,需要相关部门更加注重生态文明的建设,这将使土地规划和利用更加完整和谐。生态环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并且与现代化企业的生产运营直接相关,如果在开发中将其破坏,则需要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才能得到恢复,甚至有可能是不可逆的。对存在的影响环境的问题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进行恢复。因此,国土空间规划中,要综合考虑环境因素,只有在空间规划计划和建设中有效地利用相关的治理系统,才不会出现无法解决的生态问题,促进人与自然,以及自然与经济得以可持续发展,共创更加友好的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朱鹤,张圆刚,林明水,等.国土空间优化背景下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特征、认识与关键问题[J].经济地理,2021,41(3):1-15.

[2]杨忍,刘芮彤.农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衔接与融合[J].现代城市研究,2021(3):23-32.

[3]徐永臣,牟秀娟,刘晓东,等.新时代国土空间规划中陆海统筹的重点内容和实现路径[J].海洋开发与管理,2021,38(4):75-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