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直播对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16
/ 2

网络直播对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洪影,奚子梅

北方民族大学 宁夏银川 750030

摘 要:网络直播的发展对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网络直播乱象、泛娱乐主义网络思潮的泛滥等一系列对传统意识形态教育的冲击现象值得我们进行深刻的研究。意识形态教育是教育的灵魂所在,高校作为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的主阵地,也要担当起意识形态教育的主体责任,创新教育方式方法,提高意识形态教育的实效性。学生也应当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具备良好的媒介素养。

关键词:网络直播 ;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

一、网络直播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网络直播的现状

1、网络直播是电商制造商业价值的重要手段

网络直播的参与群体规模庞大,为商品的出售提供了广泛的客源,这样使得商家、平台、主播、网民形成一个生产、销售、消费的资本联动。网络主播的盈利方式主要是通过打赏服务、广告业务、流量变现、线上和线下结合进行商业营销。

2、网络直播满足大量用户需求

网络直播之所以能够吸引大量的网络用户得益于网络直播类型的多元化发展能够满足不同群体在各方面的需求。“大部分直播平台受众观看直播是出于娱乐消遣的目的,是发泄和排解自身情绪的一种娱乐方式,其情绪层次更加单纯”,[1]在各大火热的网络直播平台中直播内容主要以秀场直播、游戏直播、泛娱乐直播、专业直播为主。

3、网络直播大众化发展

一方面“人人可直播,处处能直播”大力度地提高了网民参与网络直播的积极性。网络直播的群体多元化促使了主播对直播内容的多样化创作,增强了网络直播参与双方的体验感。

另一方面,平民化的形式是网络直播地位稳固的主要原因。多媒体技术的使用是精英阶层的专利,而网络直播是全民参与的自媒体形式,让大众的表达欲和话语权得到实现和保护。

(二)网络直播存在的问题

网络直播的大众化发展促使了互联网经济的繁荣,网络直播空间成为一个极大的消费市场。资本争相注入,主播为了提高直播热度,签约更多商业广告,甚至违背公序良俗,导致网络直播内容杂乱、模仿抄袭现象层出不穷、直播内容低俗化。

二、大学生参与网络直播的调查及分析

(一)大学生参与网络直播是普遍现象

在本次抽样调查的对象当中94人都有参与网络直播的行为,其中偶尔观看网络直播的人数有76人占样本总数的72.38%,经常参加的人数有13人占样本总数的12.38%,总是观看的人数有5人占样本总数的4.76%。

(二)大学生对网络直播参与依赖性强

一部分大学生不能够控制好参与网络直播的频率和时间,甚至对网络直播具有一定的依赖性,这种依赖性体现在行为习惯的依赖和心理情绪的依赖并且在参与的过程中形成了不良的思想观念。在参与网络直播目的调查中显示,本问卷题目填写人数共94人,有77人的网络直播参与目的是休闲娱乐,占样本总数的81.91%选择购物为目的的人数有49人,占样本总数的52.13%并且进行购物和休闲娱乐消遣的调查对象会在空余时间无意识地拿起手机参与网络直播。

(三)大学生抵触网络直播低俗内容

在本次调研中,认为网络直播内容低俗化现象需要整治。选择提高主播个人的道德素养有92人占样本总数的87.62%。抵制低俗直播内容和弹幕内容的有84人,占样本总数的86%。

(四)大学生对官方媒体关注度高

关注专家解析和舆论评论的人数有79人占样本总数的75.24% ,关注爱国主义教育类直播的有76人占样本总数的72.38% ,关注国家政治类会议直播的有63人占样本总数的60%,关注央视网络直播的人数有70人占样本总数的66.67%。

三、网络直播对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带来的影响

(一)网络直播对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的正面影响

1、网络直播拓宽了意识形态教育渠道

“网络直播是互联网技术的产物,让主播和用户可以进行跨时空的交流互动”。[2]这种便利性在疫情期间得到非常突出的体现,教师与学生通过网络直播的方式进行课程学习和活动的拓展,同学们在学校隔离期间也能通过网络直播了解社会动态、进行生活日常的分享。

2、网络直播丰富了大学生生活

网络直播是一个具有开放性的展示平台。在调查问卷中显示,大部分学生参与网络直播会比较关注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在这个过程中,有助于大学生培养兴趣爱好,从而形成一个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在网络直播中参与的群体有着各种各样的身份,大家进行交流会站在不同的角度展开思想的碰撞,丰富学习生活。

(二)网络直播对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的负面影响

1、受杂乱和低俗的直播内容影响导致大学生理想信仰不坚定

在网络空间中网民有相对自由的发言权,多元化价值观进行交流碰撞对正处于价值观念成型期的大学生会有一定程度的影响。攀比性消费、求异性消费在直播带货中极其突出,导致大学生树立错误的消费观念,将物质的欲望满足视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甚至成为生活当中的一种追求。在这种影响下容易产生焦虑的情绪,部分学生无法接受甚至走上自杀的道路。

2、弱化了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的导向作用

在传统的意识形态教育中,大学生已有良好的意识形态教育基础,但是网络直播传递的信息具有信息化和附着性的特点,部分主播会以自己的第一视角去分享个人的成长生活和对事物的看法,但某些观点不免是片面的、未经科学考验的。在商业化和娱乐化的信息面前部分大学生难辩真伪,从而弱化了大学生意识形态的导向作用。

四、利用网络直播强化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的对策

(一)夯实大学生新媒体媒体媒介素养教育

“媒介素养是指使用和解读媒体信息所需要的知识技巧和能力”[3]在面对杂乱的网络信息时大学生应“采用唯物的、辩证的、具有真理性和科学性的态度去看待和分析社会现象。[4]包括一切媒介所传播的信息。

设置专门讲述媒介的运营机制及技术原理的课程。揭示其商业化的本质,正确引导学生合理利用、看待新媒体媒介,掌握正确的信息获取渠道、科学分析信息内容、理性评价信息影响、谨慎传播信息行为。

(二)营造良好的网络直播环境

1、规范网络直播的内容

提高主播创作的门槛,对内容要求更加严格,在保证多元化价值观的情况下,也要保证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内容的主体地位。对新主播相关作品的创作和发布进行专业培训,如果创作内容不合格,可直接撤销主播身份,让网络主播职业成为一个相对有门槛的工作岗位。

2、完善网络直播的使用反馈功能

让用户的体验感得到实时的提升,主播和用户互动过程在后台也应该进行实时监控。根据用户体验的反馈去完善直播功能和直播内容。把监管部门、主播与参与用户三者统一起来。

(三)发挥大学生主观能动性让意识形态教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大学生作为参与网络直播且受过高等教育的群体,结合所学的专业知识将主流意识形态教育融入直播内容,通过网络直播向网民进行主流意识形态的宣传,让自己得到锻炼的同时,巩固意识形态教育在网络直播中的指导地位。

“以创新的方式将所学知识融入到网络直播中是对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的理论拓展、实践拓展”。[5]高校设置必修通识课程让学生完成直播账号经营。完成这项任务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具备专业的学科知识、社交能力、多媒体信息技术,才能够完成一个完整的直播帐号的经营。这种实践方式有助于大学生的全能型发展。

参考文献

[1]倪琼.从传播心理学分析网络视频直播--以美拍APP 生活类直播为例[J].新闻传播2016.(22)99-101

[2]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8

[3]斯坦利·巴兰 ,丹尼斯·戴维斯著,曹书乐译. 大众传播理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367             

[4]王海霞. 习近平意识形态教育理论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9

[5]黄兰兰. 高校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基本范畴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