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水环境污染现状分析及防治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16
/ 2

河道水环境污染现状分析及防治措施

王棚

重庆交通大学,重庆市,400074

摘要为了实现城市快速发展,强化生态保护力度,需要加大对城市河道水环境的生态修复效果,减少水环境污染问题,同时加大生态环境管理力度,合理划分河道环境管理责任,确保环境治理工作的有效落实。同时要对生物技术、化学技术、物理技术等进行优化应用,促进城市河道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主要分析河道水环境污染现状分析及防治措施

关键词城市河道;水环境生态;治理方法

引言

城市河道水环境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河道水环境质量直接关系到城市经济发展效果。但是在工业化发展背景下,城市河道水环境受到了严重污染和破坏,河道水质日益恶化,非常不利于城市生态环境的保护。因此,需要加大对河道水环境的生态治理力度,形成完善的生态保护系统,实现生态环境与城市发展的平衡性,对河道水环境进行有效治理和修复,为人们创建优质的生存环境。

1、河道整治内容和必要性

河道整治是环保事业中的重要内容,是一项涉及范围广、项目内容多、周期长的系统性工程,是依据现代环保理念、采取科学有效的技术手段和仪器设备,对河流生态环境以及周边环境中存在的污染问题进行整理,从而逐步缓解、改变直至重塑健康、平衡、稳定、可持续发展的河流生态环境。一般来说,河道整治包括环境监测、生态保护、水污染治理、生态修复等多项内容,而水污染治理在整个河道整治中处于关键性地位,其治理成效将直接关系到河道整治工作的质量。另外,环境监测、生态保护以及后期的生态修复也都与水污染治理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强化水污染治理、提高其工作成效是当下河流整治工作的关键,也是完成国家生态环保目标的重要手段。事实证明,只有全力推进河道整治以及水污染治理工作,才能实现对水资源最大程度的保护和利用,保障人们生活的健康稳定,实现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可持续发展。

2、影响城市河道水环境生态的主要因素

城市河道包含天然河流与人工运河,可以对城市生态环境进行有效调节,并为城市运转提供必要的水资源。但是在工业化水平逐渐提升的情况下,城市河道污染情况越来越严重,其原本功能逐渐丧失,危害城市饮用水安全,也不利于城市生态环境的治理与修复[1]。城市化发展速度加快,是引起城市河道水环境逐渐恶化的主要因素。一方面在城市建设过程中,河道走向受到一定影响,而且河道基础设施工程数量越来越多,严重降低了河道自身的水循环能力,而且难以对河道中的淤泥、生活垃圾等污染物进行有效性清除,致使河道底泥严重淤积,造成严重的内污染源;此外,工业化水平提升,工业生产规模拓展,导致工业用水增加,工业废水排放量越来越多,对城市水体环境造成严重污染,这种现象导致整体城市河道水环境形成严重的恶性循环,危害人们生产生活饮用水安全。城市河道水环境的持续性污染,导致水资源自净再生能力降低,河道中的污染物增多,导致水体黑臭,甚至厌氧菌落大量滋生,致使水面覆盖了大量的藻类植物,严重影响水生动植物的正常生长,大量鱼类因为缺氧而死亡,对水体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难以进行重组,而且城市河道水资源的持续性污染,也对地下水造成了一定污染和破坏,危害城市水源的安全,对城市居民的饮用水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3、城市河道水环境生态治理方法

3.1加大管理力度

当前阶段,河道监督和管理部门较多,但是彼此职责划分不清,甚至出现职能交叉现象,严重降低了河道管理能力,甚至出现河道治理责任推诿现象。基于此,需要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的职能作用,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对各个部门之间的关系进行有效协调,同时明确各个管理部门的责任范围,构建一体化的管理机制。同时需要结合实际情况,选择针对性的治理技术方法,因地制宜,同时对河道生态系统状态展开全方位调查与分析,并以此为依据形成可行性、合理性的规划方案,促进河道治理效果的全面提升。

3.2合理应用化学技术

在使用化学技术时,需要在河道内添加特定的化学试剂,以便对水体水质酸碱度进行调节,并与水体中的重金属元素产生化学反应,最终生成氢氧化物,并使其沉淀到河底淤泥中。可以将化学技术与人工清淤、水生植被种植工程协同应用,以便将沉淀到淤泥中的重金属元素进行人工清除。如果河道内藻类生长较为顽固,可以使用化学除藻剂实施全方位治理。当水体中营养物质过多,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从而造成藻类大量滋生,致使水体中溶解氧急剧消耗,导致水体中动植物因为缺氧而死亡。针对这种情况,可以利用化学除藻剂展开除藻工程,抑制藻类的生长,从而增加水体中溶解氧的浓度,缓解水体富营养化的现象。化学技术在水体污染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发展前景较为广阔,但是需要对化学试剂的应用量进行合理控制,避免投放过多引起二次污染。

3.3控制外源污染

暴雨过后的河道水质污染状况要明显超出普通生活污水污染状况,因此,工作人员要利用单点源控制方式全面开展河道水环境治理工作,并使用雨水原位自动膜滤设备。该设备应用超低压过滤膜,可以有效去除雨水中的污染物,确保水体得到有效净化,同时该设备可以进行反复过滤,有利于减少污染物的沉积量。工作人员还可以将芦苇等植物种在河道两岸,不仅可以巩固河岸的泥沙,发挥生态护坡的效果,还能够起到一定的阻隔作用,确保雨水中的泥沙或固体垃圾被隔在岸边,显著降低水体中的污染物含量。

3.4合理选择水污染现象修复技术

针对已经出现水资源污染问题的地区,需要政府部门根据实际状况以及当地的经济实力科学选择污染治理方法。目前发展十分成熟的水资源污染治理方法以物理沉淀法为主,城市污水可以通过格栅过滤掉大颗粒污染物质,再经过沉砂池、初淀池、生物处理及二次沉淀等环节之后,水体中各项元素的含量能够达到我国标准的要求,并且这些经过处理之后的中水可以在城市的绿化灌溉等方面发挥相应的作用。以目前国内技术的发展看来,用于水污染治理的主要修复技术如下。一是吸附法。这种污水处理方法是通过物理和化学方法对于污水中的各种杂质进行吸附,吸附作用产生的根源就是吸附物质与被吸附物质彼此之间存在分子间引力。同时,吸附物质和被吸附物质也可以通过化学反应产生全新物质沉淀,在池底达到吸附目标。吸附物质的作用和能力一般与其性质、数量、浓度和工作温度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二是电化学催化技术。该项污水处理技术一般是以阳极反应技术作为基础发挥作用,对于污水中的有机物进行降解处理,一般可以使用羟基、自由基实施有机物降解处理。以目前电化学催化技术的发展看来,一维、二维和三维电极体系是主要的组成部分,又以三维电极体系的应用最为普遍。三维电极体系因其在微电场电解方面有着明显的功能优势,已经得到了诸多地区的广泛应用。

结束语

综上所述,水环境的污染控制与治理工程,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单一工程,而是涵盖源头控制、过程治理、末端修复的系统污染治理工程,体现了“水安全、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管理”五位一体的水生态文明建设理念。

参考文献:

[1]马堂文.河道整治中的水污染治理方法[J].现代盐化工,2021,48(6):81-82.

[2]朱晓明.河道整治中的水污染治理方法探讨[J].环境与发展,2020,32(3):63-63,65.

[3]李杰,冯万新,李芳.试析城市河道水环境生态治理技术[J].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2022,3(7):101-103.

[4]易光汉.城市河道水环境生态治理与修复措施[J].珠江水运,2021(21):97-98.

[5]吴兴.关于城市河道水环境生态治理的策略探析[J].清洗世界,2021,37(7):11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