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财务监管问题及制度创新策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17
/ 2

国有企业财务监管问题及制度创新策略研究

刘伍

身份证号码:510902198608032392

摘要:财务监管具体包括对财务工作的监督和管理,作为管理和会计工作的核心“参谋”,而相应的监督体系又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可以为投资决策提供参考,在这一背景下,针对国有企业的财务监管问题进行研究,并从制度的角度出发提出相应的创新优化策略极具必要。本文阐述了国有企业和财务监管的概念,并分析了相关理论,总结了财务监管中存在的问题,最后从多个角度提出了监管创新策略。

关键词:国有企业;财务监管;制度创新;

一、国有企业创新财务监管制度的必要性

第一,要防止产业中出现的资金外流和贪污现象。国企的贪污行为将对我国人民群众的基本财产权利造成极大的伤害,从而对我国的整体健康发展产生重大的不利影响。因此,国企必须完善财务监管制度,提高其管理的科学性、人情味。要保障财政监督工作做好,防止出现管理上的漏洞,减少腐败的可能性。会计工作中,会计人员要与上司正确地进行交流,并清楚自己的职责及受教育程度的界限,防止有任何的舞弊现象发生。合理地对国企的财政进行有效的管理,可以有效地防止国企的贪污行为,防止国企的资金外流。第二,要严格按照有关的国家法规、法规和规章办事。财务监管是指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实行国家的各项制度和方针,并指定一位实际的负责人来制订,并对公司的各个运营和管理进行相应的监督。比如,针对会计核算开展监督管理,并推动管理会计体系建设,以此提高信息的真实性和正确性,为公司经营管理提供科学的参考。运用系统来监管经济行为,可以使有关工作得以正常进行,并使公司的经济效益获得最大限度的发挥。系统的科学化运用可以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提出有价值的建议。在这种新的经济运行方式下,国企必须保持发展的视野,坚持与时俱进,对现行的财务监管体制进行改革。第三,保障国有财产的价值。在我国,要想达到资产的保值和升值目的,必须建立健全的财务监管制度。在进行宏观调控时要针对不同的经营状况,制定相应的对策以达到提高国有财产价值的目的,有力保障国有资产安全,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二、国有企业财务监管现状和制度创新策略

(一)国有企业财务监管现状

1. 缺乏内部财务监督

内控是指组织和内部人对组织实施的一种监督行为,在这种行为中,必须遵循权责分明、相互分离、相互制约的基本准则,必须明确检查范围、检查时限和检查程序,不得擅自进行检查,而为了保障工作的客观性,必须做好内部数据的审核工作。但是,部分国有公司存在着内部监管缺失的问题,致使其财务数据出现了扭曲,使有关会计部门的整体工作能力下降,从而逐步地制约着我国的发展。

2. 管理模式相对落后

国有企业实行“统一领导、独立经营”的财务经营方式,可以成为解决国有企业与政府财务关系的根本原则。但是,在现实的监督中,一些国有企业并没有重视这种模式的改革,而是采用了“滞后”的方式,这就造成了国有企业在融资上没有了利益的压力,无法加快资金的流通。一些国有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并未脱离对政府财务的依赖,从而产生了资金供给上的各种问题,造成了国有企业之间的利益分配,容易产生“此减彼增”的局面,这对增强企业的财务实力是不利的。

3. 财务统筹意识较弱

在集权型和分散型国有企业中,财政一体化已被普遍运用,但是一些国有企业对其财务管理体制不够完善,缺乏对其实施的监管。在整个行业运行的时候,很可能会被外界的各种因素所左右,导致内部审计和其他方面的工作都会被限制,从而滋生腐败,长期下去,不仅会对企业的发展不利,而且还会给企业带来负面的后果。在国有企业资本运营中,一些财务管理工作存在着一定的松懈,从而削弱了对企业的风险管理。

(二)国有企业财务监管制度的创新策略

1. 加强内部监管力度

要实现体制改革,就必须增加内控机制,保障“生命之线”的安全运行和健康发展。要主动地组织和执行内部审核制度,并根据财务总监的签字和有关的法规,采取独立的职能,加强对财务管理的权威,并使所提供的文件更加客观,从而从根本上改善财务报告的准确性,不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扰或考虑到某些群体的权益,进而从根本上改善工作的品质。同时,也要进行不定时的内部审核,主动与其他相关单位进行交流,建立起监督的合力,如金额过大、资金不合理变动、人员变动等,都要上报给内部审计机关,为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提供可靠的基础。在日常的内部审计中,需要由财务人员在特定的时期内,向财务部门提交纸质报表、凭证、账簿等,并与网上的数据进行比对,并根据需要进行现场清查,保障账目一致,避免发生“内账”。除了经常的内部审计之外,还可以对财务工作进行检查,了解财务的习性和记录方法,减少财务数据的畸变率,以便为管理层提供科学的参考资料。此外,国有企业应当针对财务监管活动做好动员宣传工作,在这一过程中,企业领导需要发挥关键的带头作用,对财务监管形成正确认识,在企业领导的带动下,各级管理人员、财务人员和基层职工积极参与,协同推进企业财务监管的有序落实,提升国有企业财务监管水平,为国有企业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2. 强化企业财务监管能力

企业的财务监管能力直接影响到国有企业财务监管效果,而从现阶段的情况来看,部分企业的财务监管能力不足,未能对财务工作和企业的经济活动形成有效监管,而且还会严重地制约着国企的正常运营。因此,必须改革监管体系,切实加强财政管理的力量,改革现有的体制,提高改进监督的质量。分析新时代的经济体制,根据新的发展路径,运用完善的现代管制体系,分析资产和资本结构的特点,并主动查找可能存在的问题,并参考以前的审计记录,找到合适的切入点,进行准确的监控,从而推动企业的财政实力稳步提高。在今后的工作中,财务部要注重对收益的会计处理,积极探索有效的资金流动管理方式,以推动公司的可持续发展 。

3. 健全财务制度体系

完善财务制度必须明确各种管理上的变动,明确“放管服”和政府投资的管理体制,减轻企业的经营压力,树立勇于担当、开创新局的观念,从多个方面探讨完善的体制。要切实实施对重要资本的控制,从危机的视角分析减少经济亏损的对策,保障安全有序的管理,明晰下属子公司的资金控制,增加对资金的监管,保障资金转移和逃避债务的行为,减少危机的发生。要明确担保公司的资质,并对其进行严格审查,增加对资产抵押的控制,建立严谨、有序的终身问责机制,避免出现权责不清、责任推诿的情况,从而确保相关责任切实落实到位,以责任督促工作人员积极参与财务监管。同时,根据完善的权责机制和终身问责机制,国有企业可以对造成的经济损害的主体进行严肃追责,对有关的经济活动进行调查,对有关凭证、账目、报表等进行专门的审核,并依据以往的损失情况,对系统进行改进,防止对公司的内部会计工作造成不利的影响,同时要严格按照国家的规定进行核销,保障账实一致,反映实际亏损,达到收支平衡。

结语

总之,国企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财务监督体系是我国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自身的发展状况、经济效益息息相关,直接影响到新的项目能否顺利实施。因此,在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下,必须改革和完善现行的财务监管制度,提高其弹性,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珊珊.通过会计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实现国有企业财务精细化管理[J].中国商人,2023(01):70–71.

[2] 武扬.关于加强气象部门企业内部控制及其财务监管制度的探讨[J].财会学习,2022(36):161–163.

[3] 彭芸.国有相对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财务管理体系研究[J].投资与合作,2022(08):58–60.

[4] 杨瑞茜.深化财务监管服务地方国企高质量发展[J].发展,2022(07):7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