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时代开放大学思政教育教学路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17
/ 2

“融媒体”时代开放大学思政教育教学路径研究

陈思羽

丽水开放大学  浙江省丽水市  321400

摘要:当前,智能手机、iPad 等的不断普及,新媒体蓬勃发展,对开放大学思政教育造成冲击。本文对新媒体与基层开放大学思政教育的融合现状进行探究,发现问题,探索行之有效的解决措施,旨在促进开放大学思政教育和新媒体深度结合,全面提升开放大学的思政教育教学水平和质量。

关键词:新媒体;思政教育;融合;困境;优化路径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常用的媒介交流手段。从新媒体与开放大学的思政教育融合情况来看,新媒体能够在充分遵循其普通规律的基础上积极发挥引导者的作用。但是从实际操作的情况来看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比如,新媒体的反馈机制比较欠缺、新媒体的竞争意识缺乏、新媒体的队伍构建不完善、新媒体的开发程度不够等。因此,在立足于开放大学教育教学的实践基础上,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优势,把新媒体融人到基层开放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中,拓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途径,在汲取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寻找到相应的创新路径,实现新媒体与开放大学思政教育的有效融合,提升我校学生的思政教育的水平和质量,是当前做好开放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应思考的问题。

一、思想政治教育与新媒体融合面临的困境

(一)教师的教学理念“落后”

首先,新媒体的平等和互动性挑战了思想政治教师的课堂权威。多数开放大学思政教师还未意识到当前的教学关系已经升级转型,不再是由思政教师“一对多”的完全输出式,新媒体下的课堂更加倾向于将课堂变成表达思想的“圆桌会”。新型平等的师生关系出现,让仍旧使用传统思政教学模式的教师难以适应。如何破解教师角色转换中的不适,填补与学生之间的代沟,做到既如“春雨”般滋润学生,又似“惊雷”样坚决传达正确的思想观念,成为实践中的难题。其次,教师的课堂教学手段并未与时俱进。开放大学思政教师并未形成新时代下的“新理念”,课堂教学仍然循规蹈矩,缺乏新意,教学设计仍然老套乏味,课堂教学手段陈旧[1]。“老旧”的课堂教学手段与当下灵活多变的大环境格格不入,传统刻板教学方式不再被学生所接受,甚至被学生“厌弃”。在传统书本式、说教式思政课堂教学下,教学效果“事倍功半”,甚至产生相反的结果,长此以往不利于开放大学健康正确思政风气的形成。最后,思政教学内容与形式“曲高和寡”。这是很多开放大学思政工作者在教学与日常工作中容易犯的错误。学生对晦涩难懂的课堂望而却步,教学内容缺少亲和性、感染力,难以贴近学生,课堂氛围沉闷。实践中,开放大学思政教学常常出现教师与学生、思想与行动不同步,师生课堂难以融为一体的现象。

(二)开放大学新媒体平台建设“落后”

新媒体大背景之下,一方面是自媒体的诞生冲击了主流媒体发言的平台,另一方面是目前开放大学新媒体平台建设的不足也影响了思政教育工作的推进。首先,缺少全面系统的构架会使平台缺乏力量。如今开放大学思政新媒体平台还没有打好“地基”,由于缺少合理全面的系统规划,没有统筹规划下整体的新媒体平台布局,无法进行训练有素的“团队作战”,孤立的平台“摇摇欲坠”。[2]其次,过度重视平台的媒体特性而忽略本质问题。以微信公众平台为主的广大新媒体平台,其日常产出的内容大多以娱乐性质为主。一些优质的思政内容不能成体系的产出,往往混杂在大量无关的娱乐内容之中,教学与宣传收益被削弱,与原本的利用新媒体进行开放大学思政教育的初衷相违背,开放大学新媒体平台建设就此“落后”。[3]

(三)学生思想引导“落后”

新媒体变革旧媒体模式,集中式媒体通信渠道逐渐被基于节点的零散通信所取代,海量信息流所孕育的多元思想冲击主流思想。网络时代,舆论效应经常使一些思想薄弱缺乏独立思考能力的青年学子受到影响。当下,民众成为“媒体人”越来越容易,甚至一些不法之徒利用网络隐匿性之便,在网络上制造虚假舆论,煽动骚乱。大量低级、注水、无用的信息出现,其中夹杂携带着错误价值观念的内容。开放大学思政教育工作者如果不能正确引领学生思想,此类信息带来的舆论风波,将使开放大学主流思想观念的地位难以稳固。如何让学生思想不走“岔路”成了开放大学思政的难题。

三、思政教育与新媒体融合优化路径

(一)转变教师观念,创新教育教学模式

开放大学教育工作者应该正确认识网络资源,克服排斥心理、能力恐慌心理,以自身实际情况为出发点,从思想上认同新媒体,主动对新媒体、网络知识、技术进行学习,全面了解和掌握相应的知识,从而在实际教育工作中积极进行融合实践,实现开放大学思政教学水平的提升。[4]在教学方法层面,应该积极创新,领悟信息教育教学领域出现的新教学思想、方法,借助网络平台,借助新媒体开展多元化的思政教育。比如通过微课等教学形式,增强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提升教学效果。

(二)加强培育新平台,丰富新媒体平台资源

在构建思政教育平台的进程中应该充分认识到平台服务的对象,紧紧把握学生这一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广泛征求学生的建议。同时,开放大学还应该重视对网络新媒体平台的丰富,加大研发网络特色板块的力度,将形象化、丰富化、先进性的教育资源提供给学生,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其能过自发开展思政学习。

(三)提升学生媒介素养,增强新媒体使用效能

开放大学必须重视校园文化建设,牢牢把握思政教育阵地,开展形象生动的思政教育活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进一步增强教育的感染力,不断增强学生的自律意识,让新媒体观念深入人心。[5]开展校园网络文化活动,借助班级、社团等对新媒体进行广泛宣传,让学生、老师了解到正确使用新媒体的方式和原则,这提升学生抵御不良信息的能力有很大的帮助,让其在运用新媒体资源的过程中具备科学、合理、合法思想。

(四)增强思维意识,推动“新媒体+”

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新媒体的实际情况,在数字化、信息化等技术的帮助下,促进教育模式的有效融合。还需要合理融合科学技术,优化传统思政教学的内容,让其更加立体,实现教育内容展示的多样化。[6]同时,我们已经置身于“互联网+”时代,在此背景下,开放大学思政老师的教学行为应该依托互联网的特性,体现互联网思维。在思政教育教学中主动使用新媒体,通过互联网在学生群体中的普及性,有效发挥新媒体的优势,确保教育载体能得到优化,教育内容能得到丰富,教育形式能得到进一步创新。

结语

开放大学思政教育对当代大学生正确“三观”的形成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开放大学思政老师应该充分认识到新媒体在思政教育中的优势,充分了解二者融合存在的不足,通过行之有效的措施,全面优化二者的融合,从而通过新媒体更好地开展开放大学思政教育工作,切实提高开放大学思政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参考文献:

[1] 邹远亮 . 管窥新媒体条件下体育与高校学生的思 想政治教育工作融合[J]. 亚太教育,2016(12): 247-248.

[2]庄金勇,范玉琴. 基于社会热点问题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性思考[J]. 西安航空学院学报,2015,33( 6) : 26 - 28,54.

[3]孙伟,胡颖. 借助媒体融合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对策思考[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 11) : 134 - 137.

[4]孙伟.借助媒体融合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时效性的对策 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11).

[5]黄燕.媒体融合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路向[J].学生 思想工作研究,2017(06).

[6]张鹏.媒体融合背景下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研 究[J].传媒,2017(10)

作者简介;陈思羽,女、1986.2、汉族、浙江丽水人、本科、教师、研究方向:法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