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了解胃食管反流病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19
/ 2

一文了解胃食管反流病 

余斌斌

成都市第六人民医院    四川省成都市   610051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食结构及生活方式发生了改变,饮食方式日益接近西方化,高脂肪高热量的饮食摄入量日益增加,超重人数也在不断增加,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病率逐渐增高且呈年轻化趋势。胃食管反流病是一种慢性疾病,可以长期存在并且容易复发,许多人深受困扰。本文简单阐述一下胃食管反流病的相关知识。

1.什么是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

由于食道下端括约肌松弛或者其他各种原因,是指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反酸、烧心等症状。反流也可引起口腔、咽喉、气道等食管邻近的组织损害,出现食管外表现,如哮喘、慢性咳嗽、特发性肺纤维化、声嘶、咽喉炎和牙蚀症等,根据是否导致食管黏膜糜烂、溃疡,胃食管反流病分为反流性食管炎(RE)及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NERD)。

2.症状

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症状可分为典型症状、非典型症状和消化道外症状。

2.1典型症状

反流和烧心是GERD最常见的典型症状,患者在餐后、躯体前屈、夜间卧床休息或腹压增高时,出现有反酸、烧心、食管反流的症状,反流是指胃内容物在无恶心和不用力的情况下涌入咽部或口腔的感觉,含酸味或仅为酸水时称反酸。烧心是指胸骨后或剑突下烧灼感,常由胸骨下段向上延伸。

2.2非典型症状

非典型症状会有胸痛、上腹痛、上腹部烧灼感、嗳气,胸痛由反流物刺激食管引起,发生在胸骨后。严重时可为剧烈刺痛,酷似心绞痛,可伴有或不伴有烧心和反流。上腹痛、上腹部烧灼感、嗳气等见于部分患者,可能是由于消化道功能紊乱所致,症状呈间歇性,进食固体或液体食物均可发生。

2.3消化道外症状

由反流物刺激或损伤食管以外的咽部、声带和气管的组织或器官引起的如咽喉炎、慢性咳嗽、慢性声带炎、哮喘、慢性气管炎等症状,胃液反流和吸入呼吸道引起的吸入性肺炎、肺间质纤维化等症状,甚至可引起部分口腔疾病如口腔溃疡、牙龈炎、牙周炎、牙蚀症等症状。

胃食管反流病的某些症状与食管和食管邻近器官的疾病很难鉴别,很容易造成误诊,所以人体出现以上症状,应积极去医院进行相应检查,排除器质性疾病。

3.发病机制

胃食管反流的发生取决于抗反流防线与反流物攻击能力之间的平衡。反流发生时,胃酸、胃蛋白酶、胆汁等反流物可直接刺激食管黏膜造成损伤,抗反流防御机制减弱可导致胃食管反流事件增多,而食管清除能力下降使反流物接触食管黏膜的时间延长,易导致损伤。

3.1抗反流屏障结构和功能异常:

1)贲门切除术后、食管裂孔疝、腹内压增高(妊娠、肥胖、腹水等)可导致食管下括约肌(lower esophagus sphincter, LES)结构受损。

2)某些激素(如缩胆囊素、胰高血糖素、血管活性肠肽等)、食物(如高脂肪、巧克力等)、药物(如钙通道阻滞剂、地西泮等)可引起LES压力下降。

3)食管裂孔疝时,部分胃经过膈肌的食管裂孔进入胸腔,易导致反流发生。

3.2食管清除反流物功能降低:

食管清除功能包括推进性蠕动、唾液的中和、食团的重力。其中推进性蠕动最为重要,近半数GERD患者合并有食管中部失蠕动、食管远端运动功能障碍。

3.3食管黏膜屏障作用减弱:

长期吸烟、饮酒及刺激性食物等可使食管黏膜抵御反流物的损害能力下降。

4.病发人群

4.1中老年男性:随年龄的增长,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病率也会增加,经调查,40-60岁是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病高峰年龄,并且男性患者发病率比女性患者发病率高。

4.2肥胖人群:肥胖是引起胃食管反流病发病的中度危险因素,体重越大越容易反流、烧心等症状。

4.3吸烟喝酒:吸烟喝酒是胃食管反流病的危险因素。

4.4心理因素:心理压力过大的人群容易引起胃食管反流病。

5.并发症

5.1上消化道出血:食管黏膜糜烂及溃疡可以导致呕血和或黑便。

5.2食管狭窄:食管炎反复发作致使纤维组织增生,最终导致瘢痕狭窄。

5.3 Barrett食管:是指食管下段的复层鳞状上皮被化生的单层柱状上皮所替代,可伴有或不伴有肠化生,伴有肠上皮化生者属于食管腺癌的癌前病变。

6.诊断

  以下几个方面可以帮助临床医生判断患者是否存在胃食管反流病。

6.1根据胃食管反流病临床症状判断:有典型性的烧心、反流症状和食管外症状的患者,临床上可考虑胃食管反流病的诊断。

6.2内镜检查:内镜检查对评估GERD的严重程度及排除由于其他原因导致反流的疾病具有重要价值。建议有条件的医院对初诊的患者先行内镜检查,以了解是否有食管炎及其严重程度,同时结合病理活检结果排除肿瘤等疾病。

6.3质子泵抑制剂(proton pump inhibitor,PPI)试验:对于合并典型反流症状拟诊GERD或疑有反流相关食管外症状的患者,尤其是上消化道内镜检查阴性时,可采用PPI诊断性治疗。

6.4食管钡剂造影食管钡餐检查可显示有无食管病变及胃食管反流,对诊断有补充作用,有助于鉴别诊断,但敏感性较低,不被推荐为GERD的诊断方法。

6.5食管压力测定:食管压力测定能检测与反流相关的食管动力异常,能检测下食管括约肌压力、食管蠕动能力。

6.6食管反流监测:食管反流监测是GERD的有效检查方法,包括食管pH监测、食管阻抗pH监测和无线胶囊监测,对未使用PPI的患者可选择该项检查以明确食管存在酸反流并指导治疗。    

7.治疗方法

7.1生活方式干预

(1)减轻体重:尽量将BMI控制在<25 kg="">

(2)改变睡眠习惯:抬高床头15°-20°,睡前2小时不再进食。

(3)戒烟、限制饮酒。

(4)避免降低LES压力的食物,如浓茶、咖啡、可乐、巧克力等。

(5)避免降低LES压力和影响胃排空的药物,如硝酸甘油、抗胆碱能药物、茶碱、钙通道阻滞剂等。

(6)减少引起腹压增高因素:肥胖、便秘、避免穿紧身衣、长时间弯腰劳作等

7.2药物治疗

(1)PPI:奥美拉唑、艾司奥美拉唑、兰索拉唑、泮托拉唑和雷贝拉唑等,具有不可逆抑制H+-K+-ATP酶的作用,抑酸起效迅速,作用持久,是GERD治疗的首选药物。短期或长期应用PPI不良反应均相对较少,适用于症状重、有严重食管炎的患者,推荐疗程一般为8周。

(2)H2受体拮抗剂,常用药物有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和罗沙替丁等,通过抑制胃黏膜壁细胞H2受体,能减少50%~70%24小时基础胃酸分泌,该类药物易受饮食影响,抑酸持续时间短,且患者容易快速耐受,适合于轻、中症患者。

(3)促胃动力药,莫沙必利为新型5-HT4受体激动剂,直接作用于肠肌间神经丛,促进乙酰胆碱释放,增强胃及十二指肠运动,生物利用度高,不良反应少。

(4)黏膜保护剂,主要包括铝碳酸镁、硫糖铝和三钾二枸橼酸铋等,此类药物能快速中和胃酸、在受损黏膜表面形成保护膜以隔绝有害物质的侵袭,从而有利于受损黏膜的愈合。

7.3手术治疗

如内镜下胃底折叠术、抗反流手术等方法可以治疗胃食管反流病。

8.预防

胃食管反流病是慢性反复性疾病,所以人们应需要通过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以防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生,已患此病的患者也能改善病情。睡觉时将床头抬高15°-20°,避免睡前2小时进食及餐后卧床,避免紧束胸腹部使得压力过大,建议减肥,并保持大便通畅,减少腹压增高。避免凉食、辛辣、酸性饮食等,避免进食高脂肪食物,戒烟少酒,避免服用可能加重反流症状的药物,如钙通道阻滞剂、茶碱类等药物。

结语

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心态平和,避免焦虑和抑郁,消除诱发反流的因素,再配合治疗,会大幅度改善和缓解胃食管反流病的症状。我们应普及胃食管反流病的相关知识做好预防和应对方法,一旦出现症状及时治疗,医护人员会分析患者的病因,根据患者病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干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