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外语课程思政实践探索——以“基础德语”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19
/ 2

高校外语课程思政实践探索——以“基础德语”为例

祝明明,车丽宏

河北外国语学院

摘要:培育新时代外语人才,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需要外语教师在专业课程中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即教师不仅要教授专业语言知识,更需要发挥专业课程引导价值观的育人功能。相较于思政课程,这种隐形课程中价值引领作用也不容忽视。本文则从微观角度出发,具体探究基础德语教学设计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有机融合。基于教学理念的革新,探索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模式此外,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与重组,力图使学生对语言知识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核心要义的学习掌握达到系统性、时事性的交叉融合。

关键词:课程思政、基础德语、教学设计

一、明确思想目标,革新教学理念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南》中对基础德语作为专业核心课的描述,其教学目标从基本语言技能、初步跨文化能力、基本思辨培养三个维度目标对相关教学内容做出了详细的指导。因此,学生在基本语言技能训练时,涉及各种生活、学习、工作等情景模拟时,可以将课程思政元素纳入其中。既坚持正确的政治引导,适时展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发展的详细实例,又能够将其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并融入课堂之中,加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中的中国情怀与社会责任感。在新文科背景下培养了解当代国情与文化发展的复合型外语人才以及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与接班人。与此同时,教师应当与时俱进地学习相关理论知识,转换教学理念,探索将课程思政与专业课程融洽结合的教学模式以适应时代与社会发展要求。

二、聚焦文化因素,丰富教学内容

学生在基础德语课程之中不仅涉及了语用方面的交际能力,而且也为跨文化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按照Byram(1997)的定义,跨文化能力是一种与不同文化的人有效交往的能力。跨文化能力涉及人们对于其他人的行为和价值观的看法,以及非价值判断的态度与他人交往的能力。[1]那么在基础德语课堂教学中,应当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批判性的文化意识。明确自己文化标准,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去看待、分析并解决问题,使学生意识到多元文化并存的同时,也能够坚持中华文化的主体地位。面临当下的社会发展,可以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中涉及到诸如政治制度、历史、地理等客观文化的内容与涉及世界观、价值观等主观文化内容与德国的国情文化进行串联与对比,将文化教学与语言教学内容相结合,潜移默化地将课程思政元素融入到基础德语课堂之中。

以成语典故为例,在体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著作《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当中,经常会出现根据特定语境而引用的典故或是成语。如“夫孝,德之本也”[2]这句出自儒家《孝经》的名言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结合则意在强调中国人传统的孝老爱亲与构建当今老龄化社会下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的和谐稳定社会。因此,在学习基础德语课程阶段,对标涉及家庭生活的单元主题或话题时,便可将此类主观文化内容作背景导入或与德国家庭观念生活进行对比。让学生既可以学到这类名言的德语表达,也可以将其作为文化差异的话题,去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文化意识。此外,从价值观培育方面来看,更需向学生传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思想内容。对于这种隐性的文化因素,则需教师由表及里、层层递进进行传授。如涉及其基本内容时,教师需从具体例子入手,从文化行为探究深层蕴含的文化观念。以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敬业为例,在涉及工作或者办公等相关主题时,除了可以进行上述文化差异的比较,也可探讨我国在“感动中国”以及共和国勋章中受过嘉奖的模范劳动者们,以他们的先进事迹去诠释公民的行为准则,拓宽学生的背景知识,同时切入中国的生活与社会环境,在两者与课堂教学内容之间寻找恰当地衔接点,进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语言教育向着更深层次的文化观念方面拓进。

与此同时,在倡导跨学科学习的新文科背景下,德语语言文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对构建具备中国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具有积极意义。同时兼顾对学生的知识传授与价值塑造,而且对教师的专业素养和相关学科知识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无疑有益于教学的改革与发展。

三、注重产出导向 关注教学反馈

不论是学生的学,还是教师的教都是一个连续性、目的性的行为,需要有相应的评价与反馈体系,才能更好地改进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在此,过程评价(Zwischenevaluation)与自我评价(Selbstevaluation)对于学生,尤其是初学者的学习主动性和自我认知都较为重要。从评估形式上看,可以以课本每单元中某小节的知识内容进行提问式反馈;也可通过自我评估的问卷形式查看知识产出的效果;亦或是涉及主题模块测试。[3]无论采取上述何种评估形式,结合思政元素融入课堂之后的教学内容,无论是在跨文化交际中阐述中德文化异同,还是在尝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表达中,任务的驱动能够主动意识到自身语言知识、表达能力以及思想内涵方面的不足之处,反过来激发学生有目标性的学习动力,从而达到评估效果。

以上述教学内容为例,学生已经在课堂中学习了“夫孝,德之本也”这句话的来源、含义以及与当下时代发展结合的新诠释。同时也初步了解德国家庭形式以及生活内容。以此为基础,在过程评价中教师可以采用提问方式考查学生对德语表达的掌握程度、也可以小组形式进行跨文化对话的交流,或是通过演讲方式鼓励学生表达对文化差异的看法观点。而在自我评价中,更侧重以学生为主体的知识反馈,学生根据自身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可以将学习效果分层次表现出来。如学生在上述教学内容中必须掌握的词汇、语法、相关表达,对比自己已经掌握的相关知识,进行查缺补漏式复习。另一层次即根据自身能力能够掌握的中德相关文化内容。通过这种层次区分,学生可以更明确自身学习重点难点,同时也能够增进文化知识。

通过带有产出导向的评价,既可以提升学生基本听、说、读、写能力,也能够创设一个中德文化交流环境,培养学生尊重文化差异同时,增强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理解认同。而教师不仅承担专业知识的传授,也是探索文化意义的引导者。

四、结束语

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积极探索课程思政与外语教学的有机联系,适当增加中华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在基础德语教学中的比重,不仅符合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要求,而且以此将思政元素与语言学习有机融合,为学生未来进一步讲好中国故事打下坚实的基础,也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必然要求。面对信息化时代的背景,教师除了在思想引领、教学内容与教学反馈中进行相关探索研究外,也需更新教学手段,学习线上线下多种教学形式。使课堂在内容与形式上都能够提升学生学习的动感力。这是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也是新时代教师发展的基本要求。

参考文献

[1]祖晓梅. 跨文化交际[M]. 北京: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2015.

[2]https://www.12371.cn/2021/04/07/VIDE1617789240288345.shtml.

[3](德)恩德等. 教学指南与教学设计[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22.

祝明明,硕士,河北外国语学院,助教,德语教师,德语语言文学历史与文化方向。

车丽宏,学士,河北外国语学院,未评级,德语教师,德语语言文学方向。

本文系2022年河北外国语学院教改课题《新文科背景下基础德语课堂思政教学研究》(课题号:HWJG2022018)课题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