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水利水电工程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技术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20
/ 2

探析水利水电工程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技术应用

李英

513722198907152906

摘要:水利工程项目的主要功能是蓄水防洪,其所涉及到的建设内容有水库修剪、堤坝修建、护坡修建等。伴随着水利建设行业的快速发展,水利水电工程的数量日益增多,人们对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生态化认识也日益提高。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利用生态恢复技术,减少建设项目带来的水生态破坏,是我们必须要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水利工程

引言

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力度不断加大,资源消耗日益严重,这对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为了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人们对生态环境的认识日益提高,生态环境问题也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水土流失是一种对生态影响很大的自然现象,一旦出现水土流失问题,就会改变当地的地质条件和水文环境,同时也会大大增加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发生概率。近几年来,我国水土流失问题频发,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因此,水利工程管理部门应高度重视水土流失问题,采取适当的生态修复技术,解决水利工程引起的水土流失问题,做好水土保持工作,促进水利工程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一、生态修复技术的应用价值

我国地域辽阔,河流湖泊众多,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数量也在逐年增多,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在给人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给生态环境带来了极大的影响。从社会效益的角度来看,水利水电工程可以为人们提供更稳定的水资源和电力资源供应,有效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但是,从生态环境的角度来看,水利水电工程在建设和使用过程中,都会对周边的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从而制约了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但是,通过合理的生态修复技术,可以帮助水利水电工程管理人员解决生态问题,减少工程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冲击,在充分发挥水利水电工程的重要作用的同时,还可以促进生态环境的和谐稳定发展,因此,生态修复技术有着巨大的应用价值。

二、水利水电工程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技术分析

(一)生态退化修复技术

通过对大量水土流失问题的研究和分析,我们知道,绝大多数水土流失问题的产生原因都是由于自然生态的退化。要想有效地防止水土流失问题的发生,首先必须要对自然生态展开积极的治理,在生态治理的过程中,要将区域内的生态状况充分地结合起来,选择最科学、最有效的生态退化治理方案,避免或减缓自然生态的退化。在治理盐碱地生态退化的过程中,可利用秸秆治理的方法,减少土壤侵蚀。同时,要在治理区域周围设置围栏,并在附近土壤中种植对土壤有有效加固作用的植物,进一步提高生态退化的修复效果,防止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出现水土流失。

(二)稀缺植被的生态修复技术

目前,我国有相当大一部分的林区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水土流失问题,对林区生态造成了极大的破坏,要想完全解决这一问题,有关部门必须要加大对生态保护的力度,制定和实施退耕还林政策,停止民众的乱砍滥伐,增加绿化覆盖面积,进一步提升水土保持效果,预防水土流失问题的发生。此外,在农业生产中,要尽量采用生态肥料,尽量减少化肥的用量。与此同时,要加强对广大民众的宣传教育,让他们明白保护植被对于生态发展的重要意义,让每个人都有更强烈的生态保护意识,防止因为植被受到破坏而导致的水土流失。

(三)水资源保护利用技术

在进行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过程中,首先要对护岸和河道展开治理,在治理护岸的时候,因为河岸周围的居民数量较多,所以一定要把防洪作为首要任务,着重提高护岸的防洪能力,为周围居民的人身安全提供有效的保障。在治理河流的过程中,因为河流中存在着大量的杂物,如杂草、废石、秸秆等,它们会极大地影响到河流中的水资源的流动,因此,必须使用适当的清理方法来清除河流中的杂物,以保证河道的畅通。

三、水利水电工程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技术具体应用策略

(一)保护表面种植层土壤

在开展水利水电工程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作前,必须要对土壤资源价值的重要性有充分的认识,并对土壤资源价值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只有如此,才能为后续的生态修复工作创造有利的环境,才能有效地保障生态修复的效果。在过去的水利水电工程中,施工单位一般采用“三通一平”的施工方法,这种施工方法对周围的土壤环境产生了很大的危害,大量的垃圾被掩埋在土壤里,对土壤生态环境的协调、稳定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因此,在进行生态修复工作的同时,有关人员要注意对土壤的清理和保护,将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埋下的杂物挖掘出来,并运送到专门处理这些杂物的地点,之后再对土壤进行施肥,通过施肥来提高土壤的肥力,为植物的生长创造有利的环境,从而达到对周围水土环境的保护,防止水土流失问题的发生,促进周围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

(二)制定适合的水土修复计划

在水土生态修复工程中,一套完善的水土修复方案至关重要,它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将直接影响到水土修复的效果,所以,有关人员一定要重视水土修复方案的制定,并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出最适合的水土修复方案。在制定规划时,首先要对水利水电工程附近的水土流失情况有充分的了解,然后找出导致水土流失问题产生的具体原因,最后根据这些原因找到适合的水土修复方式,制定出最完善的修复方案。同时,尽量选择植被修复方式,根据当地水土流失状况,选择适合的植被,并将其移栽到需要修复的地区,形成多层次人工生态系统,提高水土保持效果,降低水土流失问题发生的几率。此外,为了进一步提高水土生态修复效果,还应该加强对先进生物科学技术的应用,通过运用更先进的生物科学技术,来增强土壤的自我修复能力。

(三)构建水土保持监测管理体系

要想做好水土保持,避免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给水土环境带来过大的冲击,有关部门就必须要建立健全的水土保持监测和管理体系。首先,要设立专门的网格化监测站,监测可能发生的水土流失问题,并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导致水土流失的各种因素。此外,要想进一步提升水土保持监测和管理的效果,有关工作人员除了要依托于监测管理体系之外,还需要与地方政府颁布的有关政策和法规相结合,尽量提升水利水电工程的水土生态修复效果,避免出现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

结语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数量越来越多,规模也越来越大,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方便的同时,也给生态环境造成了非常严重的破坏,特别是水土生态,许多水利水电工程在建设过程中都发生了较为严重的水土流失现象。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就必须采取先进的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技术,以解决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引起的水土流失问题,最大限度地避免水土环境被破坏。

参考文献

[1]连燕.水利工程中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技术的常见类型及具体实施[J].工程技术研究,2022,7(14):89-91.

[2]王录仁.水利水电工程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中生态修复技术应用[J].农村实用技术,2021,(07):135-136.

[3]王盼.生态修复在水利水电工程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中的应用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9,(35):278-279.

[4]王利霞.探究生态修复在水利水电工程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中的应用[J].绿色环保建材,2019,(08):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