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建设技术在老旧小区改造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20
/ 2

海绵城市建设技术在老旧小区改造中的应用

王昊

银川市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宁夏 银川 750001

摘要:在城市更新过程中,旧住宅区的改造是城市更新的重点,而旧住宅区的海绵改造是海绵城市建设中从源头上减少排放、控制非点源污染的重要环节。本文针对老旧住宅的高密度问题、可利用空间小、绿化率低和排水系统老化等问题,分析在老旧小区改造中如何应用海绵城市建设技术以及改造后的效果。

关键词:海绵城市建设技术;老旧小区改造;应用

引言

老旧小区海绵改造要以解决老旧小区的实际问题和需求为导向,以年径流量总控制率指标为参考,最大限度地完善老旧小区基础设施,优化居住环境,实现社区内部水文循环。老旧小区作为城市水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多以相对分散的点的形式存在。虽然面积有限,但如果能与邻近的城市群和流域相结合,可以最大限度地将源雨水吸收到老居住区,减少外排,既能缓解下游流域排水压力,也能促进老旧小区内部生态水循环,为大区域的城市水文循环贡献力量。

1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老旧小区改造设计思路

老旧小区是一个比较笼统的概念,一般是指城市中旧城的旧貌。 由于老旧小区建设较早,大部分建筑在连续使用中或多或少存在问题。海绵城市属于雨水管理的范畴。是一种全新的思想,使城市具备海绵的性质,能够在降雨时吸收雨水,加以存储,并在有需要时,将存储的水释放出来进行利用,在解决城市雨洪问题的基础上,实现水资源高效利用的目标。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老旧小区改造,应对总体的设计思路加以明确,从而确保设计工作有序开展。为便于研究,文章依托某城市老旧小区中的一个小区改造工程,提出以渗水和滞水为主,与蓄水和用水相结合的总体设计思路,遵循分布分散的原则,对各类设施进行布设,将雨水就地消纳,以最低的影响和最小的成本,改善居民的居住环境,推动海绵城市建设。此项目为老旧小区内老旧住宅小区海绵城市改造工程,为最大限度地减轻改造过程对居民正常生活的影响,以小区内的建筑布局为作为主要依据,结合地形地貌,充分利用现有的沟渠和绿地等资源,对小区内现有的不透水路面优化改造,增加透水铺装、雨水花园等 ;调整小区内的道路高程及坡度,并布设埋地式收集池收集雨水,实现雨水资源的回收再利用。

2海绵城市建设技术在老旧小区改造中的应用

2.1设计目标

在旧城改造项目中,要将海绵城市的理念融入到整个设计过程中,以保证广大居民的正常生活为目标,以分区截流的方式进行,处理硬化区域内的雨水径流,减轻雨水对道路及广场的影响;合理运用LID(低影响开发)技术,在相应的位置布设各类工程措施,如透水路面、下凹式绿地、雨水花园等,进一步提升小区内绿地的雨水渗透能力,在补充地下水的同时,实现雨水回收再利用的目标;立足于生态环境保护,构建功能完善的雨水系统,使小区内的超标雨水与市政排水管网有效衔接,顺利排出。

2.2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策略

旧住宅区海绵改造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坚持居民参与,尊重民意。老住宅区的居民是改造的主体,他们最了解老住宅区的居住和生活环境,老住宅区的海绵改造直接关系到居民的切身利益。因此,在旧住宅区的海绵改造中,必须遵循包容性发展和渐进式更新、居民参与的原则,广泛发动居民参与,实施共同决策,改造旧社区,共同建设和分享成果。旧区改造是涉及城市、区、街道等多个主体的系统工程,以及城市更新、发展、财政等各部门,需要通过政府的宏观调控和协调,充分保障各主体的合法权益,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共同利益,全面平衡局部和共同利益、个人和集体利益以及短期和长期利益。城市旧区改造内容要全面,改造方案要科学合理。综合考虑老旧小区的现状、功能需求等因素,采用现场调查、调查、数据审查、现场测试、软件建模等方法。为了在重建之前进行深入详细的调查,找出武汉旧社区的基本数量,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现状调查数据库。经过全面研究,同时考虑到人民的意愿,共享优先事项,优先实施老区重建项目,居民有强烈的改造意愿。结合武汉老城区的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科学制定改造方案,合理确定改造内容和标准,提出了海绵改造的有针对性的策略。旧区改造既受地面和地下空间的制约,必须根据我国旧区的实际情况考虑排水管网现状和空间规划、场地垂直度及其与周边场地的关系、建筑排水格式、建筑物屋顶类型等问题,此外,还需要城市的共同推进和有机更新。利用各种技术方法加强雨水的渗透、净化、利用和排放,尽量减少城市建筑物对自然水循环的影响,以维持或恢复城市海绵的功能。在改造过程中以居民需求为出发点,充分激发居民热情,让居民参与商议、设计和管理,坚持“先民生再提升”的海绵化改造路径;同时要加强宣传,让居民对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有充分的认识,调动“红色物业”和社会各界力量的积极性,加强海绵设施的运维管理[1]

2.3排水系统优化改造

社区原有的排水系统为雨污混流,已不能满足使用要求,也符合《城市排水和污水处理条例》的规定。因此,要先对排水系统进行优化改造,具体做法如下:将原本的雨污混流分离开,形成独立的雨水和污水管网,随后新建一条雨水管道,管径根据降雨重现期为3a的降水量进行选择,并在小区内的相应位置增设排水沟渠,修筑生态化植草沟,与LID设施的节点相结合,使降雨径流顺利排入沟渠和管网内,避免产生积水。

2.4路面排水优化

小区地势低洼地区较多,降雨后容易发生积水,对居民的正常生活有一定影响。为了改变这种情况,采用微调的方法对垂直和水平坡度进行处理,使道路径流顺利进入下游。在一些纵坡过大的路段周围修筑截水沟或是搭设挡水围堰,在收集路面雨水的同时,减缓流速。降雨时,路面的雨水会先汇入绿地和绿化带内,经溢流系统进入雨水系统,由此使小区内的雨水外排量大幅度降低,市政管网的排水压力随之减轻。

2.5雨水回收再利用

为使屋面的雨水能够顺利进入布设在屋面的雨水罐和下凹式绿地内,决定采用布设集水井和断接落水管的方法,可以利用生态植草沟将雨水引入调蓄设施内。雨水回收再利用模块设置在汇水区域的末端,回收的雨水可用于小区内绿地的浇灌,由此能够节约大量的水资源[2]

2.6景观提升

根据场地现状,对被破坏的道路和活动空间进行改造,增加合理的活动空间。在改造之前,社区缺乏充满活力的儿童空间。改造后采用色彩缤纷的方形透水铺装,结合简单灵活的游戏设施。为孩子们提供游乐场所。同时对小区绿化进行提升,适地适树,选用适应本地环境条件、生长稳定、观赏价值高和环境效益好的植物种类;注重功能,海绵设施中的植物应结合净化目标,选用对污染源有效净化,且既耐水湿又耐旱的草本及花灌木植物种类,同时兼顾美观,提高景观效果。如下沉式绿地适用植物有小叶蚊母、海滨木槿、红叶石楠等,这些植物根系发达,净化能力强且耐短时水淹,并有一定抗旱能力;雨水花园适用植物以乡土草本地被植物为主,宜选用易维护、耐淹、耐旱的植物,如水杨梅、千屈菜、泽泻、美人蕉、菖蒲等[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老旧小区改造设计中,应用海绵城市理念时,应立足实际情况,合理引入低影响开发措施,提高改造工程的整体效果,使改造后的老旧小区达到海绵城市的要求。这不但有助于促进城市发展,而且能提高雨洪管理水平,避免城市内涝问题的发生。

参考文献:

[1]翟方茹.老旧小区改造项目管理模式创新研究[D].吉林建筑大学,2022

[2]王瑞.北京市老旧小区改造存在问题及应对策略[J].江西建材,2022(05):260-261.

[3]华沐阳.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中居民参与机理研究[D].东南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