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教学提升审美素养的路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21
/ 2

小学音乐教学提升审美素养的路径

李小兰

南安市厚德小学

摘要:小学音乐教学中对学生审美素养的培养,主要是让学生了解音乐美的表现形式,从而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培养学生的审美心理、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促进其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小学音乐教师在培养学生审美素养时,要做到因材施教,张扬个性。基于此,对小学音乐教学提升审美素养的路径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音乐;审美素养;路径

引言

基于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引领,在小学音乐教育工作中,教师除了要向学生传递音乐理论知识、音乐学科技能,还要展现音乐作品中的艺术魅力,引导学生感悟音乐之美,以此丰富学生的音乐知识结构、体系,提升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鉴赏能力、感知能力,为之后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奠定扎实、稳固的基础。

一、在核心素养视域下开展小学音乐教学的意义

核心素养与学生的学习能力及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有着密切联系。实践发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有利于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使其课堂参与度大大提升;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的音乐素质及综合素质得到提高。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二、小学音乐教育现状

要想提高音乐课程活动质量,需要为学生创设多元化、趣味化的音乐教学活动,而音乐教育设施是开展教学活动的重要基础,但是在小学音乐课程活动中,存在音乐教育设施需要完善的现状,导致教师只能通过演唱示范、知识讲解的形式展示音乐作品,缺乏多媒体、手风琴、钢琴、音响等教育设施,不利于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无法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潜能,音乐教学活动质量有待提升。另外,部分音乐教师的音乐素养有待提升,只是机械化来讲解音乐理论知识,没有结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来设定音乐教育方案,导致部分学生无法跟上音乐教学进度。

三、小学音乐教学提升审美素养的路径

(一)利用信息技术,加强学生的音乐感知水平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步和普及,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也越来越离不开各种电子智能产品,比如电脑、手机、平板等。对于小学生来说,使用此类电子设备与智能产品也成为一种普遍现象,能够使学生的学习更加便捷,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学生的学习效率更高。当前的小学生早已对音乐方面的内容和知识不再陌生,学生在日常生活过程中也会通过网络平台了解到更多音乐作品,并对自己感兴趣的作品进行反复播放和演唱。对于小学音乐教学开展的过程,信息技术与小学音乐教学进行有效融合,也是必经之路。传统的教学方式、灌输式的教育模式已经不能够满足当前学生的学习需求,也难以良好应对当前的教育发展形势,很难调动起学生的感官体验,一定要将信息技术与小学音乐教学进行充分融合,让学生的情感共鸣得到充分启发。小学音乐教师应该重视信息技术与自身教学进行融合的重要性,并及时进行有关工作的开展,否则会使学生学习音乐的主动性、积极性受到影响。教师通过信息技术的使用,对自身的教育理念进行创新和改善,对自身的教学方式进行改良,使其更加丰富多样和具有信息化的特点,让更多的活力和趣味性灌输到音乐教学的过程中。

(二)鼓励创编,深入体验音乐

生活是一切艺术的源泉,为了让学生真正地享受音乐,帮助其减轻学唱的负担,教师可将音乐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围绕学生的认知经验与生活经验创设生活化情境,将学生的学习情绪带入到情境中,深入体验音乐,使音乐学习效果得到显著提升。以《劳动最光荣》教学为例,本节课是木琴独奏曲欣赏课,为了让学生真切感受到歌曲活泼轻快的情绪,体会到劳动的欢乐与光荣,教师首先要依次为学生展示公鸡、喜鹊、蜜蜂的图片,通过对它们本领的描述自然导出歌词。为了让学生产生共情,教师可引导学生结合真实生活回顾“日常生活中经常做哪些劳动呢”“掌握几种劳动技巧”。此外,在学生熟悉歌曲节奏、歌词之后,教师可鼓励学生,对各种劳动的肢体动作进行创编,使之可以与音乐融为一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可采用简单的手持道具,总而言之就是要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充分参与课堂,借助课堂机会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

(三)运用生活素材,引导学生感知音乐作品中的生活之美

在小学音乐教育活动中,教师不要把教学内容局限在音乐教材中,而是要运用、拓展生活素材,引导学生感知音乐作品中的生活之美,提升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审美能力、感知能力,培育学生良好的音乐学科核心素养。其一,教师要在学生欣赏音乐作品期间,培育学生热爱音乐、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情操,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善于挖掘生活中蕴含的音乐美,打造生态音乐课堂,让学生更为自主、积极地融入音乐课堂实践活动中。比如,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踏雪寻梅》《冬天的故事》等音乐歌曲,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雪橇运动的图片、视频,让学生去感知驾乘雪橇的快乐,以此来启发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大胆想象,从中陶冶学生的情操、情感,促使学生身心全面化、健康发展。其二,教师要坚持理论知识联系实际生活,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音乐教学情境,让学生感知到音乐知识存在于现实生活中,借助生活场景让学生感知音乐,让音乐教育引领生活、回归生活,比如,在欣赏《春天来了》音乐作品期间,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去观察春天、感受春天,学生通过欣赏天空中自由翱翔的鸟儿、绿色的草地、茂盛的鲜花等,感知到大自然的美好,之后再让学生融入情感去演唱《春天来了》,用心感知音乐来源于大自然、现实生活,提升学生的音乐学科综合素养。

(四)创设情境,激发想象感受美

教师在培养学生音乐审美素养时,应启发学生自我感知,说出自己对于音乐、歌曲的感受,让学生能初步鉴赏音乐美。教学中,教师恰当地引导,让学生品味旋律、节奏等所营造的美学意境,理解其中的情感,体会韵味美和真挚美,升级审美趣味。如在教学《乡间的小路》时,教师不设范围和标准,让学生先对照乐谱唱出歌词和旋律,初步自我感知后,教师再引导学生对于乡间、田野、自然风光进行想象。有的学生想象自己在暮归老牛的陪伴下哼着小曲走在乡间小路上;有的学生想象自己拿着狗尾巴草蹦蹦跳跳地走在开满野花的田地间;有的学生联想到描写乡间美景的诗词:“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学生想象着一幅幅乡间美景,如诗如画,令人沉醉,很容易就感受到歌曲活泼欢快的节奏以及歌曲的意蕴美。

结束语

综上所述,伴随“双减”政策的提出,为小学音乐教育改革提供了良好机遇,但是挑战也随之来临。对此,小学音乐教育需要牢牢把握住音乐教师的本质以及课程特点,以“为学生带去快乐”作为核心,积极采取多元、创新的教学方式,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促使学生在兴趣的驱动下,积极主动地投入到音乐学习中,将音乐理论内化于心,掌握歌曲演唱技巧,进而实现高效学习、快乐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马星蕾.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审美教育与情感教育——以钢琴教学为例[J].智力,2020(27):35-36.

[2]谢枫.让天籁之音溢满课堂——浅谈小学音乐审美素养教学[J].名师在线,2020(16):9-10.

[3]杨静.小学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J].小学时代,2020(13):89-90.

[4]过燕清.从韵味美走向意境美——小学音乐教学的审美构建与反思[J].北方音乐,2020(08):136-137.

[5]周丽芝.培养学生音乐艺术审美素养的策略研究[J].文理导航(上旬),2020(04):9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