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老年抑郁患者心理焦虑伴失眠的同理心理护理干预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21
/ 2

浅析老年抑郁患者心理焦虑伴失眠的同理心理护理干预效果

熊琳

成都市第四人民医院;610000

摘要目的 针对老年抑郁、交流和失眠患者,分析同理心护理干预的主要应用和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在2021年2月到2023年2月期间收治的患者73例进行研究,使用采用前后对照的方式,统计患者的生命质量量表(WHOQOL-BREF)、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以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从而得到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在实施同理心护理干预治疗之后,患者HAMD评分和PSQI评分显著降低,同时WHOQOL-BREF量表内患者的心理、生理、社会关系、独立性评分显著提升,和治疗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针对老年抑郁患者和失眠患者,实施同理心护理干预能够减少患者的心理焦虑,改善患者睡眠质量。

【关键词】老年抑郁患者;心理焦虑;失眠;同理心理护理;干预效果

中国自2000年进入老龄化社会以来,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速度逐渐加快,目前正进入老龄化进程的快车道。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中国老年61-75岁人群抑郁症患病率为6.63%,抑郁症状患病率37.35%;75岁以上人群抑郁症患病率为9.65%,抑郁症状患病率高达40.04%。有研究表明,在药物治疗过程中进行心理干预和疏导是有效的治疗方式。本研究主要是选择我院在2021年2月到2023年2月期间收治的患者73例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在2021年2月到2023年2月期间收治的患者73例进行研究,包含男性患者36例和女性患者37例,患者平均年龄是(68.96±5.97)岁,其平均病程为(8.01±4.29)年。将干预前设置为对照组,干预之后设置为观察组,采用两组对比分析的方式。本研究通过了我院的伦理委员会审批,同时患者和家属均知晓本次研究,同意参与到研究中。

1.2 纳入标准

患者都被临床确诊为老年精神抑郁,符合其诊断标准;患者都有着失眠或者是嗜睡特点、食欲增加同时情绪低落,无法提起兴趣、注意力下降等,一些患者产生自杀想法。

1.3 排除标准

本研究排除疼痛、急慢性外伤以及感染患者,排除近期服药进行干预但是症状没有改善的患者。

1.4 方法

(1)分析病因

调查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基于患者性格、生理、社会等因素,分析和疾病之间的相关性,同时使用面对面交谈、调查问卷的方式,对患者抑郁症产生的原因进行调查,找到病因正确诊断,设置药物治疗的具体方案。

(2)一般饮食治疗

要指导患者以低糖低脂饮食为主,比如日常中可以食用黄瓜、白菜、木耳、芹菜等等蔬菜,睡前可以用少量牛奶,禁止患者饮用兴奋性的饮料,选择的太极拳、瑜伽为主要锻炼方式。多指导患者开展冥想、深呼吸等等,促进患者心灵平静,缓解他们焦虑的情绪。

(3)中西医结合治疗

按照患者的病因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方式,比如采用针灸患者的风池、百会、印堂穴、三阴交穴、神门、足三里、双侧肺俞、内关、脾俞等,起到安定心神的作用,针灸以七天为一个疗程,共开展四个疗程。

西医治疗主要是治疗患者基础病,按照患者的病情特点,给患者服用抗抑郁药物,针对有睡眠障碍的患者,可以在睡前服用右佐匹克隆片。

(4)临床护理

在日常中,除了常规护理之外,包含用药监督、病情监测、健康教育、生活护理等等,也要同时同理心护理护理,加强和患者的沟通,做好情志干预,加强行为干预和认知干预等等。

1.5 观察指标

使用生命质量量表(WHOQOL-BREF)、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使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价患者的睡眠情况。

1.6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中,数据统计和分析主要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9.0进行,计量数据表示为均数±标准差,使用t进行检验,计数资料表示为百分比/率(%),使用χ2进行检验,当P<0.05时,代表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PSQI和HAMD对比分析

对比治疗前后的PSQI和HAMD评分,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PSQI和HAMD评分对比分析

时间

PSQI评分

HMD评分

治疗前

18.14±2.91

38.36±4.89

治疗后

10.48±2.03*

20.27±0.86

2.2 两组患者生命质量对比分析

对比治疗前后的WHOQOL-BREF量表,其中,观察组患者的心理、生理、社会关系、独立性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参考表2。

表2 治疗前后WHOQOL-BREF对比分析

时间

心理

生理

社会关系

独立性

治疗前

42.07±8.82

39.34±6.71

43.47±9.09

33.65±4.67

治疗后

81.47±10.22

82.18±9.79

79.60±8.57

76.32±7.59

2.3 两组患者抑郁、心理弹性及自我护理能力得分对比分析

在观察组中,患者的个人能力、抑郁水平降低等等各项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参考表3。

表3 治疗前后老年人抑郁、心理弹性及自我护理能力得分对比分析

时间

抑郁

心理弹性

个人能力

积极认知

技能

目标

自我护理能力

环境

治疗前

3.84±0.37

73.52±5.98

52.86±6.02

21.13±1.71

28.33±5.92

26.64±1.97

61.33±6.73

8.24±0.69

治疗后

2.91±0.3l

79.216.14

55.33±6.1l

24.92±1.95

34.21±3.10

30.90±4.02

73.62±6.02

9.11±0.54

3 讨论

共情能力就是能够主动倾听患者的情绪,掌握患者焦虑的精神障碍原因,真正能够为患者着想,能够感受到患者的情绪变化,并且能够有效地表示自己对问题的理解,提出解决方法,从而能够控制患者的情绪,引导患者向好的方向发展。在临床中,这种能力也主要体现在对老年忧郁症患者心情变化的掌握上,也就是共情能力,这是人的特征,是与生俱来的。在临床上需要采用有效的护理措施,充分贯彻同理心护理,减轻老年抑郁患者的紧张焦虑情绪,降低不良情绪对患者疾病的影响,引导患者向良性发展方向发展,实现药物治疗无法取得的效果。

在本研究中表明,在护理人员实施同理心护理干预之后,大部分患者的抑郁情况得到了显著的好转。比如患者的PSQI和HAMD评分显著下降,同时WHOQOL-BREF量表内的心理、生理、社会关系、独立性评分显著提升,在SASE、(RS)-14量表内,患者的各个维度评分也显著提高。研究表明,老年医院患者同理心护理能够有效减降低患者的抑郁程度和症状表现。这表明同理心护理干预能够给患者带来更强有力的心理支持和保障,正确分析导致患者焦虑、恐惧情绪产生的原因,让患者主动解决这些心理问题,提高患者自我防御能力,让患者更好的协调和处理心理问题,主动面对困难,减少患者的失败感和挫败感,调动患者治疗的积极性,显著提高治疗的效果,这也是仅仅依靠药物治疗无法实现的。

综上所述,针对老年抑郁患者和失眠患者,实施同理心护理干预能够减少患者的心理焦虑,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在临床中值得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张会荣,刘素燕,吕雪原.心理护理应用于老年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效果评价[J].心理月刊,2023,18(01):118-120.

[2]何淑萍,梁统婵,施红英.老年脑卒中后失能患者抑郁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心理护理的应用效果[J].中国医药科学,2022,12(24):96-99.

[3]敖玉,王刚,曲健.认知性心理护理模式在老年抑郁症患者中的影响分析[J].心理月刊,2022,17(08):4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