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刺配合推拿手法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21
/ 2

排刺配合推拿手法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效果观察

范雨心

上海市徐汇区徐家汇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  上海  200030

【摘要】目的:探讨排刺配合推拿手法在下肢静脉曲张临床治疗中的应用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5月~2022年4月期间收治的86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排刺配合推拿手法治疗)和对照组(常规治疗)各43例,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评价临床疗效,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95.35%>76.74%)高于对照组(P<0.05)。对比中医证候积分,观察组治疗后的疼痛积分[(0.74±0.11)分<(1.35±0.26)分]、肿胀积分[(0.92±0.15)分<(1.34±0.28)分]、皮下瘀斑积分[(1.04±0.20)分<(1.29±0.19)分]低于对照组(P<0.05)。评估静脉临床严重程度,观察组治疗后的静脉临床严重程度(VCSS)[(3.91±0.95)分<(5.13±1.12)分]低于对照组(P<0.05)。评价生活质量,观察组治疗后的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77.61±5.64)分>(70.45±5.19)分]高于对照组(P<0.05)。对比炎性因子指标,观察组治疗后的C反应蛋白(CRP)水平[(6.22±1.01)mg/L<(10.45±1.55)mg/L]、肿瘤坏子因子-α(TNF-α)水平[(6.22±1.01)ng/L<(10.45±1.55)ng/L]、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6.22±1.01)ng/L<(10.45±1.55)ng/L]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治疗中,排刺配合推拿手法具有良好的应用疗效。

【关键词】排刺配合推拿手法;下肢静脉曲张;治疗效果

下肢静脉曲张是一种外周血管性疾病,多种因素引起的静脉内压升高,会导致下肢浅表静脉扩张,出现血液瘀滞的情况[1]。长时间处于静脉高压的情况下,病情持续进展,则会引起水肿、皮肤改变,伴随有肿胀、疼痛,瘙痒症状,形成皮下瘀斑,存在血栓形成的风险,疾病的危害性显著升高,应及早进行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发生,往往与患者的职业特点、生活习惯有关。在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治疗中,通过调整生活习惯,防止病情的持续加重。在此基础上,患者穿着医用弹力袜,配合以下肢锻炼,可用于促进血液回流,进而缓解患者的下肢肿胀、疼痛症状,但是作用效果有限,难以根治疾病。中医治疗方法下肢静脉曲张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主要侧重于调节气血运行,行疏通经络、活血化瘀之法,排刺、推拿是常用的治疗手段,具有良好的应用疗效[2]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86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观察组43例,对照组43例)。观察组:男/女=21/22,年龄34~69岁,平均年龄(53.43±4.02)岁。对照组:男/女=19/24,年龄36~68岁,平均年龄(53.05±4.19)岁。

1.2方法

1.2.1观察组(排刺配合推拿手法治疗)

①排刺:评估静脉曲张的严重程度,确定其部位、大小,并进行标记。消毒后,在曲张的静脉血管部位,沿着血管走向,间隔1cm刺1针(3~5针),形成排桩。刺破曲张静脉后,观察出血情况,血色由黑色变为红色时,进行止血、包扎。

②推拿:在曲张的静脉血管部位,沿着血液回流走向进行推按(由下至上)。行刮、揉捏、拍打手法,作用于小腿肌肉(由下至上)。取下肢的太溪、三阴交等穴位,用适当的力度进行按压。

1.2.2对照组(常规治疗)

将患肢抬高15~20°左右,同时穿医用弹力袜。根据下肢静脉曲张严重程度的评估结果,选择合适的压力等级。

两组均治疗30d(10d为1疗程)。

2结果

2.1两组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的临床疗效

治疗有效率:观察组95.35%(41/43),对照组76.74%(33/43),观察组>对照组(χ2=6.198,P<0.05)。

2.2两组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

    观察组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疼痛(2.01±0.43)分,肿胀(2.29±0.30)分,皮下瘀斑(1.97±0.39)分。对照组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疼痛(2.08±0.39)分,肿胀(2.32±0.27)分,皮下瘀斑(2.01±0.32)分。组间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

    观察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疼痛(0.74±0.11)分,肿胀(0.92±0.15)分,皮下瘀斑(1.04±0.20)分。对照组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疼痛(1.35±0.26)分,肿胀(1.34±0.28)分,皮下瘀斑(1.29±0.19)分。观察组<对照组(P<0.05)。

2.3两组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的静脉临床严重程度

观察组VCSS评分:(8.41±1.22)分(治疗前),(3.91±0.95)分(治疗后)。对照组VCSS评分:(8.53±1.07)分(治疗前),(5.13±1.12)分(治疗后)。

2.4两组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的生活质量

观察组SF-36评分:(51.43±6.95)分(治疗前),(77.61±5.64)分(治疗后)。对照组SF-36评分:(52.05±6.13)分(治疗前),(70.45±5.19)分(治疗后)。

2.5两组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的炎性因子指标

     观察组治疗前炎性因子指标:CRP(19.91±3.74)mg/L,TNF-α(2.65±0.67)ng/mL,IL-6(49.43±5.71)ng/L。对照组治疗前炎性因子指标:CRP(19.56±3.29)mg/L,TNF-α(2.59±0.71)ng/mL,IL-6(49.51±6.04)ng/L。组间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

     观察组治疗后炎性因子指标:CRP(6.22±1.01)mg/L,TNF-α(1.26±0.33)ng/mL,IL-6(14.27±3.08)ng/L。对照组治疗前炎性因子指标:CRP(10.45±1.55)mg/L,TNF-α(1.71±0.54)ng/mL,IL-6(19.18±2.06)ng/L。观察组<对照组(P<0.05)。

3讨论

下肢静脉曲张的发生、发展的过程中,由于静脉内压的升高,进而引起毛细血管、浅静脉扩张,出现下肢静脉凸起、水肿、皮肤变化,严重则会出现皮肤溃、坏死。受到下肢静脉曲张的影响,患者在站立、行走时,下肢会产生酸胀、疼痛感。静脉血栓的形成,则会增加疾病的危险程度,容易诱发严重的并发症。为了防止下肢静脉曲张的持续加重以及降低各类并发症的发生风险,需要及时采取治疗措施。在下肢静脉曲张的常规治疗中,需要通过改善下肢血液循环的方式,减轻疼痛、肿胀症状,缓解静脉曲张。该过程中,应该改变生活习惯,避免长时间保持相同的姿势。将患肢抬高,同时穿着医用弹力袜,对下肢施加外力,促进血液回流。

通过抬高患肢、穿医用弹力袜等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静脉曲张,减轻临床症状,但是总体疗效并不理想,并存在复发风险。为了有效根治疾病,可以应用中医治疗方法。在下肢静脉曲张的中医治疗中,将该疾病视为下肢脉络瘀阻引起“筋瘤”。“筋瘤”的形成,与筋脉薄弱、湿热风毒侵袭有关,患者出现气血运行不畅,表现为气虚血瘀。中医治疗的开展,应该侧重于调节气血、平衡阴阳,排刺、推拿是常用的中医治疗方法。下肢静脉曲张的排刺治疗,通过刺破静脉曲张血管、排血的方式,有效疏通经络气血。下肢静脉曲张的推拿治疗,能够理顺筋肉,进而解除粘连。同时具有活血化瘀、通络导滞的功效,有效改善气血运行,进而消除下肢静脉的血液淤滞。排刺配合推拿手法进行治疗,可以充分发挥两种中医治疗方法的优势,进而提高下肢静脉曲张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在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治疗中,排刺配合推拿手法是良好的治疗选择,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疾病对于患者日常生活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刘艳红. 留置一次性无菌针刺络放血结合温针灸疗法治疗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观察[J]. 疾病监测与控制,2022,16(02):143-146.

[2]卢慧敏,柳国斌,樊炜静,李文惠. 针刺放血联合血府逐瘀汤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效果[J]. 世界中医药,2022,17(06):853-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