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监护与重症治疗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28
/ 1

重症监护与重症治疗

丁倩茹,陈露露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奎屯医院,邮编833200

如何有效地对急危重病人进行有效的监护?如何给予急危重病人及时、高效的救治措施?以达到最大程度的降低其死亡率和后遗症率,一直是众多学者重点关注的问题。重症监护内容分为神志、呼吸、循环、氯合、体温及实验室检查和特殊检查,并强调了创伤救治原则在重症治疗中的作用和意义,希望能有助于提高ICU医护人员对重症医学的认识,进一步提高对重危病人的救治效率.

【关键词】护理风险护理管理对策

1、重症监护治疗具有早期可预见性

对于重症患者而言,他们的病情发展相对较快,而且病程呈现出多变性,以及较为明显的差异性,重症疾病的致死率也相对较高。但是,对患者进行重症监护治疗,就可实现对患者疾病的早起预测,进而更及时的制定相应预防方案,避免患者病情加重,以此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

比如,对于严重感染患者而言,当其出现血压降低问题时,则表示其已进入到了休克抑制期,这时在对患者进行治疗的话,不仅治疗效果不佳,而且预后也较为凶险。不过,如果能够在患者处于休克代偿期早期时就预见其病情的发展,那么就有极高的概率完成早期逆转休克发展,进而使得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控制。而对于这一治疗目标,只有重症监护治疗可实现,在对这类患者进行重症监护治疗时,相关医务人员会对患者进行常规血液动力学监测,以此实现对乳酸值及其清除率的密切监测,进而能够及时对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进行评估,以及预测出患者病情发展的早期指标,这样既为患者提供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案,以此提升治愈率。

2、重症监护治疗的监测手段具有适用性

在对患者进行重症监护治疗的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监护”,而选用恰当的监测手段正是获得准确监测结果的基本要求。

在对患者进行重症监护治疗的过程中,所使用的监测技术要更先进,其准确率也更高。比如,重症监护治疗时所选用的脉搏指示持续心输出量监测技术,要比其他技术更容易准确的呈现出患者血管外肺水含量,以及每博输出量变异度等容量指标,为后续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3、重症监护治疗的监测结果更具准确性

在第2点中已经提到,重症监护治疗过程中所使用的治疗手段、治疗仪器以及监测仪器等,都是最先进的,所以监测结果也更具准确性。

4、重症监护治疗具有动态性和连续性

对于进行重症监护治疗的患者而言,他们的器官功能可能已经处在储备功能耗竭或接近耗竭的状态中,这也就导致患者的病情变化十分迅速,其机体各项指标随时可能发生变化。基于此,对患者的生理功能进行连续、实时和动态的监测十分有必要,不仅能够实现对患者病理、生理变化的深入掌控,也能够为医生对患者进行后续针对性治疗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由此可见,重症监护治疗具有一定的动态性和连续性。

5、重症监护治疗具有可翻译性

这里所提到的重症监护治疗的可翻译性,主要是说在病理、生理基础上,重症监护治疗的监测结果是可以准确解读,更加直观。

6、测量结果对治疗反馈性

在对患者进行重症监护治疗的过程中,其目的之一就是对患者病情进行评价和指导治疗。在对患者进行重症监护治疗的过程中,可以对患者的监测结果进行准确获取,这时医生就可以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分析了,进而实现对患者疾病的指导性治疗目标。另外,在此过程中,相关医生还可以对患者所接收治疗的疗效或反应进行密切监测,这样就能够为后续治疗方案的确定提供依据。

7、重症监护治疗具有广覆盖性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重症监护治疗也发生了一定改变,已经由过去单一的器宫功能监测,逐渐发展为全身各系统的综合性监测,为后续治疗提供了更加全面的指导性建议。

结语:

ICU病房包含了医院的危急重症病人,护理工作任务很大,这就需要护理领导人执行“以人为本”准则,合理地安排病房护理人员,因材施教,合理利用奖惩制度的规则,调节护理人员的工作态度与积极性,工作中注意照顾人体谅人、尊重人、发展人,只有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加大工作质量。根据ICU常见风险事件原因分析,制定防范措施,不断地完善各项制度,健全护理风险管理机制,建立各种紧急预案等,最大限度地避免各项风险事件的发生。因此,有效的风险管理可以最大限度地防止风险的发生,维护患者的安全,为患者提供优质安全的护理服务。

参考文献

[1]余珍华,魏彩虹.ICU病房护理风险与对策.实用医技杂志,2007,14(12):1602-1603.

[2]黄秀华,陈韫琴,黄碧灵,等.ICU护理风险事件的原因分析与防范.淮海医药,2007,25(1):66-67.

[3]冯丽敏.综合ICU病房护理质量管理体会[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4,1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