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管理措施在妇科实施的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28
/ 2

中医护理管理措施在妇科实施的效果

邹琴琴,丁惠

石嘴山市第二人民医院 宁夏 石嘴山 753000

摘要: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管理措施在妇科实施的应用效果。方法:将 2022年 1— 7月于医院就诊的66例患者设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例。对照组实施西医护理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中医护理管理措施。比较两组护理人员的评价、护理依从性、生活质量、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人员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遵医 用药、合理饮食、自我管理、合理运动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两组生活质量均较护理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在妇科实施中医护理管理措施可明显提升妇科护理服务质量,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满意度。

关键词: 中医护理;管理措施;妇科实施;效果

引言

妇科疾病除了积极治疗外,还有明显的复杂、易重复的特点,早期防治前后的健康管理尤为重要,这不符合中医健康管理理念,因此有学者提出可以将中医健康管理内容纳入妇科诊疗项目,以提高妇科患者的整体管理质量。查阅国内文献,也有研究认为,将中医健康管理理念和护理技术融入妇科临床管理,可以有效提高妇科临床患者的诊疗质量和预后。但也有部分学者持反对意见,其认为妇科病本身存在特殊性,而中医健康管理理念在妇科疾病中的实际效能和针对性尚不明确,目前国内中医健康管理工作模式也尚不成熟,缺乏科学规范的管理标准,部分管理项目是否适用于妇科临床也有待研究 。这些因素也是限制中医健康管理在妇科临床应用并推广的重要阻碍 。对此探讨中医健康管理在妇科中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22年1 — 7月于医院就诊的 66例患者设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3例。所有患者均为妇科疾病而入院诊治,排除心理疾病或恶性肿瘤疾病等。观察组患者年龄在 18 ~50岁;疾病类型:卵巢囊肿10例,宫外孕 10 例,子宫肌瘤10 例,其他3例;文化状况:初中及以下 12例,高中或中专 13例,大专及以上8 例。对照组患者年龄在 20~ 50岁;疾病类型:卵巢囊肿11例,宫外孕11例,子宫肌瘤7例,其他8 例。文化状况:初中及以下14例,高中或中专15例,大专及以上4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进行西药治疗。如伤口护理、药物护理、心理管理等。入院时,患者加强疾病宣教,使用图片和宣传表格详细解释疾病知识以及现代临床先进治疗方法,同时告知患者该病治疗成功;为外科医生加强术前管理,充分做好手术准备等。通过详细回答患者和家庭提出的问题,加强对他们的心理援助;对情绪不稳定者要积极给予指导,确保其拥有良好心态。加强术后管理,如严密观察患者伤口状况,确保伤口处保持干净,严格遵医 用药,预防并发 的发生。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中医护理管理措施。具体如下。(1 )中医情志护理。患者入院后及时主动与其交流,动态掌握患者心理状况,并针对性进行心理护理,如以 示疗法来解疑答惑,缓解其不良情绪,促进其积极配合。给患者介绍病房环境,让其快速了解和熟悉,降低其恐惧感。引导患者练习“六字诀”,改善其心理状态。开展健康讲座,讲述手术等知识以及患者疾病症状等,告知相关注意事项,指导患者正确咳嗽等。指导患者掌握深呼吸等方法,教会患者八段锦等,并让其每日练习。( 2)饮食调护。根据患者中医辨证结果实施饮食调护,形肢畏寒者可指导其食用血肉有情食品;气滞血瘀者可食用海带和木耳及山楂等活血化瘀食物。指导患者多食用低盐、低脂及高蛋白类食物,同时多食用富含维生素的蔬菜和水果,比如洋葱、芹菜和番茄等。如为热壅络 证者可多食用绿豆和玉米等凉性类食物;气虚血瘀证可炖煮木耳和田七汤;自汗和乏力者可炖煮瘦肉和黑鱼汤,同时还可加入黄芪和党参;脾胃虚弱者可指导患者食用山药和薏苡仁。(3)中医护理技术的应用。针灸按摩:术后患者可以选择足底按摩,同时也可以按摩穴位,如天柱和天阴,每次按摩15min,每次按摩一天两次;同时帮助病人定期起床。耳穴贴压:选择用于患者心脏副镜、神门、肝肾等穴位,每天感觉前可进行按压,每次控制在20min左右;同时让病人洗个热水澡,揉搓病人的心脏100次,以提高睡眠质量。中药湿敷:先对中药进行加热,然后将药包放入病人身体的特定部位,温度适宜防止烫伤。

2结果

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讨论

健康管理是医院临床病人管理的核心和中心。受近年来社会经济水平的发展以及公众健康意识的提高,人们对自身健康问题的关注程度明显提高,尤其是在疾病发生后,人们的康复愿望更加强烈,给临床诊疗和康复管理带来了很大的挑战,不过这也给以预防和健康管理为主的中医康复管理理念的加速传播带来的新的契机,中医护理和健康管理被越来越多人熟知和认可,实际开展效果也得到广大医务人员的推崇。与其他临床科室相比,妇产科收治患者更具特殊性,患者疾病类型复杂、易迁延、易复发,患者自身主动性和积极性可能直接影响诊疗效果和后续康复质量,针对此类患者实施常规西医护理和康复管理,往往达不到理想效果,需要寻求更加高质量的护理管理和康复管理模式。中医健康管理模式是近年来临床常用的患者管理模式,在许多科室管理不同患者中均发挥出良好效果。

本次研究发现,中医护理管理在妇科的实施效果显着。对于患者来说,患病住院以及手术治疗会导致不同程度的焦虑和抑郁症状,并会引起更多的原因,如不熟悉的环境或对治疗方案缺乏信心,因此,通过中医的情感护理,动态掌握患者的心理状态,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稳定患者情绪,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最大限度地降低不良护理事件的发生加速患者术后康复,提高其生活质量,最终获得患者对护理服务的认可。本次研究中实施穴位按摩、中医六字诀及穴位埋籽等,最大程度缓解患者不良情绪,提升其睡眠质量,让其以最佳精神状态来配合治疗,促进医护工作的开展,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效果。中医饮食调护可根据患者个体体质来针对性干预,既可提升患者免疫功能,又可促进患者康复。手术的实施难免会带来疼痛感,而实施中医护理,如穴位按摩、耳穴贴压等可通过活血化瘀等功效来缓解患者疼痛感,提升其术后康复 炼依从性,降低术后不良事件的发生,促进其康复。中医护理历来十分重视整体观和辨证观,强调“三分治,七分养”,坚持防重于治的原则,在实际护理中强调人是一个以脏腑和经络等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重视人与环境的联系,通过望闻问切等动态掌握患者病情绪,从而通过实施针对性干预来提高护理效果。在整体观念的指导下实施中医情志护理和饮食调护等,既可起到稳定患者情绪和提高免疫功能等作用,又可通过中药治病作用来加速患者康复,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其生活质量和满意度。 

综上所述,在妇科实施中医护理管理措施具有较好的效果,能满足患者对护理服务的需求,同时能促进护理质量的持续提高,对提高医院医疗服务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卢菊芳.早期中医护理干预在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中的临床应用[J].光明中医,2021,36(10):1709-1712.

[2]许建芳,许萍萍.目标管理在妇科中医护理方案执行中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21,29(09):73-74.

[3]田敏.中医妇科管理中中医特色护理质量评价体系的建立与成效[J].中医药管理杂志,2020,28(19):7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