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检验生化指标在病毒性肝病患者诊断中的应用准确性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28
/ 3

临床检验生化指标在病毒性肝病患者诊断中的应用准确性评价

侯昕 ,付邦军,吕倩玉 ,谭秀芳

聊城市东昌府人民医院  252000

摘要:目的:观探病毒性肝病患者的临床诊断中应用临床检验生化指标所体现的实际价值。 方法:从我院2021年3月~2023年3月收治的病毒性肝病患者中择取8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分入观察组,另外取同时段80例未罹患病毒性肝病的患者作为对照组,两个组别均接受血液采集操作,所得血液标本均经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并针对常规生化指标、新生化指标以及肝功能指标阳性率展开比较。 结果:观察组的白蛋白(ALB)、球蛋白(GLB)、总蛋白(TP)水平、白蛋白与球蛋白的比值(A/G)、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腺苷脱氨酶(ADA)水平均比对照组低,总胆红素(TBIL)水平比对照组高,ALT、TBIL阳性率比对照组高(P<0.05)。 结论:在临床检验中应用生化检验可明确观测到病毒性肝病患者的肝功能指标阳性率的改变,同时还伴有相关生化指标的异常提示,可为此病的临床早期诊断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提高疾病的诊断准确性。

关键词:临床检验;生化指标;病毒性肝病;诊断准确性

前言:病毒性肝病属于肝脏病变形态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类型,主要由肝炎病毒感染引发,并且具备传染性质。经临床深入探究发现,病毒性肝病的发生与进展过程中可有相对明显的血液生化指标变动,这是因为肝炎病毒入侵体内后可对肝细胞造成一定损伤(虽然在临床上未有特异性症状表现),前期损伤程度相对较轻,但已开始有细胞质内蛋白、酶类物质逐渐渗透进血液的迹象,而随着肝细胞受损程度的不断增加,上述渗透速度会逐渐加快,并且其细胞核内的蛋白水平也会呈相应升高表现,因此可以总结出,病毒性肝病患者体内肝细胞损伤程度的变化可致使其代谢产物相对应发生改变,故及时采血检测相关生化指标时可适时纳入部分敏感物质,以提高临床的早期诊断准确性[1]。本次研究针对已确诊罹患病毒性肝病的80例患者,在对其临床资料予以回顾性分析过程中观探部分生化指标在临床确诊此病中的实际应用价值,具体结果已阐述如下。

1 资料方法

1.1资料

本次研究选入罹患病毒性肝病的患者合计80例,主要针对其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80个病例均介于2021年3月~2023年3月间入组参与研究,并归为一组,以“观察组”命名之,其中,男性患者占比56.25%(45/80),女性患者占比43.75%(35/80);年龄范围经统计介于22-74岁间,均值为(48.36±5.14)岁;体质量指数区间经统计为18-25kg/m2,均值为(21.29±3.51)kg/m2;学历:初中及以下:高中与中专:大专及以上=21:31:28。与此同时,另外择取80例未罹患病毒性肝病的患者作为对照组,研究时间与观察组一致,其男性患者占比52.50%(42/80),女性患者占比47.50%(38/80);年龄范围经统计介于22-76岁间,均值为(48.40±5.18)岁;体质量指数区间经统计为17-26kg/m2,均值为(21.31±3.54)kg/m2;学历:初中及以下:高中与中专:大专及以上=23:32:25。两组相关研究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均无差异(P>0.05)。纳入标准:①经肝功能检测、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测、肝穿活组织检查、超声、CT等综合检查对观察组疾病证实;②所有病例既往均无精神、认知或情感表达方面的疾病;③所有病例均自愿接受并配合有关临床检验;④所有病例的基线资料均未有缺漏情况;⑤所有病例均知情,同时已经相关文书确定参与研究的意愿。剔除标准:①合并其他重要脏器的严重器质性损伤或功能障碍;②合并恶性肿瘤;③合并血液系统、免疫系统疾病;④妊娠期、哺乳期女性;⑤临床检验配合度极低;⑥中途脱落研究。

1.2 方法

嘱咐两组病例检测前一晚10点后禁饮禁食,第2日清晨,于空腹状态下接受血液采集工作。由经专业血液采集培训的护理人员实施操作,以肘部为血液采集部位,每个病例采集5ml静脉血液,均置于真空负压非抗凝生化管内保存,并在室温下静置半小时,随后统一进行离心处理(离心率为3000r/min,合计离心5min),完成后取上层血清并放置在-70℃至-80℃环境内备用。所有血液标本均统一经由雅培c16000生化全自动分析仪(注册证号:国食药监械(进)字2014第2402117号,生产公司:美国雅培公司)及其配套试剂进行相关生化指标的检测,包括常规生化指标【白蛋白(ALB)、球蛋白(GLB)、总蛋白(TP)、白蛋白与球蛋白的比值(A/G)、总胆红素(TBIL)】以及新生化指标【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腺苷脱氨酶(ADA)】两大类。

1.3 观察指标

1.3.1 常规生化指标

针对两个组别的ALB、GLB、TP、A/G、TBIL水平进行检测,并针对观测结果展开比较。

1.3.2 新生化指标

分别观测两个组别所呈现的ALT、AST、ADA数值,并对结果予以比较。

1.3.3 肝功能指标阳性率

主要对两个组别的ALT、TBIL阳性率展开比较。

1.4 统计学

将自研究中调取的资料经SPSS25.0 for windows软件中展开规范统计,两个组别间计量通过(x±s)予以表述,施以T检验,计数通过(%)予以表述,施以卡方检验获取结果,P<0.05提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个组别的常规生化指标水平比较

表1可见,经对两个组别展开常规生化指标的观测,观察组的ALB、GLB、TP水平及A/G值明显低于对照组,TBIL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两个组别的常规生化指标观测结果比较(x±s)

组名

例数

ALB(g/L)

GLB(g/L)

TP(g/L)

A/G

TBIL(μmol/L)

对照组

n=80

42.12±4.08

30.58±2.74

72.31±7.14

0.72±0.11

14.02±2.03

观察组

n=80

32.16±2.89

24.42±2.35

56.33±5.62

0.51±0.08

25.61±5.87

T

-

17.818

15.263

15.730

13.810

16.690

P

-

0.001

0.001

0.001

0.001

0.001

2.2 两个组别的新生化指标水平比较

表2可见,经对两个组别的新生化指标展开观测,观察组的ALT、AST、ADA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两个组别的新生化指标观测结果比较(x±s,U/L)

组名

例数

ALT

AST

ADA

对照组

n=80

34.42±3.14

35.08±3.32

23.24±2.78

观察组

n=80

90.62±8.89

80.45±7.29

53.02±5.62

T

-

53.315

50.659

42.482

P

-

0.001

0.001

0.001

2.3 两个组别的肝功能指标阳性率比较

表3可见,经观测,观察组的ALT、TBIL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3:两个组别的ALT、TBIL阳性率比较[n(%)]

组名

例数

ALT阳性率

TBIL阳性率

对照组

n=80

5(6.25)

10(12.50)

观察组

n=80

65(81.25)

73(91.25)

卡方

-

91.429

99.365

P

-

0.001

0.001

3 讨论

经临床考据病毒性肝病的病原学分型发现,其致病的病毒有多种分型,已知的有甲、乙、丙、丁、戊五类,除乙型肝炎病毒归属于DNA病毒外,其余分型均为RNA病毒,此种情况,无形中增加了病毒性肝病的诊断难度,此外,由于此病早期症状的隐匿性较高,多数患者未有明显的自觉症状,待其感觉明显的上腹部不适、恶心、乏力、食欲减退、肝区疼痛等症状时,其肝细胞损伤程度已相对严重,致使临床治疗难度有所上升,更重要的是,上述临床表现并不具备特异性,其他肝脏疾病也可以表现出相似症状,因此很容易造成漏诊、误诊情况,并致使患者的疾病早期确诊时间往后延迟,从而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故此,想要尽早辨别并确诊病毒性肝病,现今临床的基本举措为优先分辨其临床表现以作初步病情判断,之后再结合有关临床检验生化指标予以确定[2-3]

从病理学角度进行探究发现,在肝炎病毒入侵体内即刻算起,患者的肝细胞已开始有细微程度的病变,但此时与健康人群相比,其生化指标变化程度并不会十分明显,但随着病毒对于肝脏渗透程度的增加,其肝细胞变性情况会愈加明显,此时基本能比较清晰地表现出细胞浆内蛋白、酶类渗透至血液的情况,若及时对上述敏感指标予以观测,则有助临床及时确诊并判断该病的进展程度,由此制定出针对性的干预方案。从本次研究结果来看,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ALB、GLB、TP水平以及A/G值呈现更低数值情况,而TBIL则表现为更高水平状态,说明常规的生化指标可对鉴别病毒性肝病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以ALB为例,它主要经由肝脏合成,因此其水平波动可以提示肝脏的病变情况,一旦肝细胞经受比较明显的损伤,则其合成ALB等蛋白质的能力也会相应减弱,自然血清中含有此类物质的浓度也会相应地下降,因此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可见明显的ALB、GLB、TP以及A/G值下降情况[4]。TBIL是直接胆红素与间接胆红素的总和,同时也是反映肝功能的重要参考指标之一,其代谢主要经由肝脏完成,故在肝细胞发生损伤时,血液中未结合胆红素的摄取、结合以及排泄等进程也会相对应受到阻碍,进而致使胆红素在血液中持续积蓄并体现出明显的水平升高情况[5]

已知病毒性肝病的致病源有多种分型的肝炎病毒,但不同类型的病毒在传染性能体现上存有一定差异,因此受不同类型的肝炎病毒感染所发生的肝细胞、肝组织病变情况也会相对应存在差异。通常情况下,患者初期感染病毒后主要以肝细胞变性作为疾病的特点,但随着病程的逐步延长,可逐渐增加肝组织的纤维化变化,即肝细胞内核会逐渐受病毒侵害而出现溶解情况,并由此致使大量蛋白流失,因此,不同时期的血清内物质含量会有不同的表现,故可结合血清酶学相关检测指标帮助临床准确判断疾病

[6]。本次研究所用新生化指标有ALT、AST、ADA三种,它们在表2中均呈现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情况,且表3也提示ALT阳性率远高于对照组,提示上述指标也能为病毒性肝病的确诊提供参考价值。ALT属于肝细胞合成的一种生物酶,在肝功能受损时会大量流入血液中(相关数据提示,肝细胞受损1%时,ALT水平上升幅度超1倍),故可明显测得其水平变化;AST可于多个脏器中存在,但最多聚集在心肌与肝脏的线粒体及细胞质内,因此,一旦肝细胞发生损伤,其线粒体则会相对应受损并由此释放出AST,因此可在血液中明显测得此物质;ADA在肝脏出现明显损伤甚至是整个肝胆系统发生障碍是,ADA可出现相对应的水平变化,故也常用作诊断肝脏病变的敏感指标之一。

总而言之,临床检验生化指标在协助诊断病毒性肝病方面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可比较直观地反映肝脏受损程度,并协助医师尽早确诊疾病以及制定相关干预方案。

参考文献:

[1] 张小蓓. 生化检验指标在病毒性肝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 婚育与健康,2022,28(10):130-131.

[2] 许园园. 临床检验生化指标在病毒性肝病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与分析[J]. 中国实用医药,2021,16(3):24-26.

[3] KIM HYUN‐SEOK, YANG JU DONG, EL‐SERAG HASHEM B., et al. Awareness of chronic viral hepatitis in the United States: An update from the National Health and Nutrition Examination Survey[J]. Journal of viral hepatitis.,2019,26(5):596-602.

[4] 刘克亮,曾文祥. 临床检验生化指标在病毒性肝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1,32(19):3094-3095.

[5] 张宇红. 研究临床检验生化指标在病毒性肝病患者诊断中的价值[J]. 中国实用医药,2021,16(19):79-82.

[6] 余艺军,陈建明,黄虚. 病毒性肝病诊断中临床检验生化指标的运用及意义研究[J]. 中国社区医师,2021,37(1):107-108.